挑嘴孔夫子,唯不撤薑食: 薑汁調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孔夫子這輩子最大的汙點,就是他連自己的妻子都留不住,卻大篇幅地夸夸其談修身齊家。諸子百家對他算客氣了,否則只要嗆他治家無方,侈言治國平天下,孔子大概會像一般的新聞名人一樣,遠大的抱負與恢弘的學說,全都斷送在婚姻關係私生活的緋聞裡。

許多人考究孔子出妻的一百種理由,也僅能從《禮記檀弓》一篇不准孩子哭老媽死的簡短文字得到線索,這輩子大概只生氣三次的孔夫子,每一次的發怒都是有理由的,因此檀弓的事件就被學者們詮釋為孔夫人應該是犯了七出,才會讓孔夫子這麼生氣。為了造神而不惜將所有責任推在女人頭上,是脈脈相承的人物評價方式,反正千百年來只有紅顏才是禍水,亡國的都是妖妃,替男人背負著所有罪名的,不差一個孔夫人。

開始接觸調酒,以及關於調酒的飲食美學與文化之後,我可以篤定地說,毀滅這段聖婚關係的兇手,絕對是孔夫子他自己。

站在孔夫人的立場想,離婚的起源,一定是孔夫子訂下的餐桌禮儀太繁複了,任是哪一個妙手廚娘嫁給他這種人,大概連一個月都堪不住。與其說是孔夫人被休,倒不如說是孔夫人拋棄了一個守在餐桌前,沒有什麼特別的廚藝值得後代稱讚,卻又常常對一桌飯菜東挑西撿,自詡為美食家的頑固老頭。

孔夫子的飲食標準被他的弟子記錄下來。大概是怕端錯酒食,又會惹孔夫子生氣吧。主糧要精純,肉要切得細緻,這個算是對食物的基本要求,不難辦到;怕食物中毒所以不吃變色變味的魚肉,理由也還正當充足;臭豆腐納豆藍黴起司不吃是個人習慣無法扭轉;地獄廚房辣妹圍裙煮壞了不吃也勉強說得過去。但是溫室栽培出夏天的蘿蔔他不吃;南半球在大冬天裡運上來的絲瓜苦瓜黃瓜他更不吃;老闆娘的雞排亂剪一氣、路邊明目張膽掛著招牌說「黑白切」,他是絕對不吃;日本最夯的藍色咖哩抹茶咖哩、減肥專用的無油無糖無鹽套餐,反正醬料不對或沒有醬料的,他都不吃。

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說穿了,他就是過太好,才有這麼多挑嘴的理由跟藉口。

挑食大王的挑嘴清單,成了一份備忘錄,作為儒家教育的最高典範。家長老師實在沒理由要求孩子吃這吃那;畢竟孔夫子的挑食已經挑到沒道理的地步了,哪裡還有立場去針對孩子呢!更何況在小孩子的眼中,其實大人才是最挑食的,因為大人都是自己買自己喜歡吃的,小孩子根本沒得選啊。

或也可以說,當人類社會文明達到一定水準時,才有挑食的本錢。因此有些食家、評論家,從上古文獻中找到飲食美學的源頭,包括當時的士大夫文化、諸侯國的崛起等等,將孔子的挑剔與禮樂制度牽扯上關係,認為他是以其身教重於言教的理念,用飲食清單循循善誘他的三千弟子。

反正網紅的屁都是香香的粉紅色煙雲;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SEAFOOD舉手投足比個耶,一定都有他的深意。身為春秋時代的國際名人,隨便說一兩句幹話,子張書諸紳

高中時代配合中華文化教材而吞吃論語後的隨想,多半就是這樣玩世不恭的,既定的孔夫子形象在腦中盤桓多年,就是個老古板。直到成為調酒師如我,重讀起這則吃吃喝喝的條目時,因為讀的書多了、看的人也多了,這才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整個孔夫子又活了回來。不食什麼不是重點,原來這則條目真正的精髓在那一長串「不食」的後兩句:「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

這老頭!拿他山東老鄉的海量來誇口,原來孔府宴只要喝不醉,喝多少都沒關係啊!而且菜市場買的雜牌酒他還不喝,若是從這點來看,那孔夫子還真的算是有點格調的了。

當我站進吧檯裡,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客人可以微醺、可以醉,但絕對不能讓客人醉到鬧脾氣、不省人事。同樣的,雜牌爛酒,我也是絕對不起用。重溫了孔老先生的語錄,赫然發現我們所見略同的時候,有點奇怪地,我也能稍稍理解他的挑食,可能源自於他敏銳纖細的味蕾,但他說不上來,畢竟不是真的廚藝科班出身,當時又沒有科學儀器檢驗他的味蕾,所以只好用迴避的方式,選擇不吃。

我就有許多挑嘴的常客,他們雖不及孔夫子那樣敏感,但對於一杯酒的顏色、味道、香氣,甚至呈現方式都有很多意見。我喜歡這樣的客人,因為每一杯酒都成為最大也是最良性的挑戰。我為了滿足他們對各種酒材、水果、香料的喜好,冰箱與櫥櫃經常擺放很多看起來完全跟調酒不相干的材料。

例如嫩薑。

有的酒客特別喜歡各種辛香料調製而成的酒,那年,法國出品的薑味香甜酒剛進來臺灣,我試著用它調了幾支酒,得到的反應都不錯。可是我轉念一想,在薑味香甜酒問世之前,難道沒人用薑調過酒嗎?

不是還有薑汁汽水嗎!莫斯科騾子、琴霸克,這些經典傳統調酒都要用到這種被香港人稱為「紅薑啤」,但其實不含酒精成分的薑汁汽水。

這個由外科醫師發明的配方,後來進入飲料工廠大量生產,早在十九世紀,就已經是北美家喻戶曉的常備飲料,黑白老電影也出現過幾回;對於習慣吃薑的臺灣人來說,純喝薑汁汽水會感到嘴裡有點澀澀辣辣的。不過汽水這種飲料就是這樣吧,不同國家文化,就有不同的喜好,日本人也認為臺灣發明的沙士像是可以喝的沙龍巴斯。

孔夫子在他一連串的食物清單中,滿滿的抱怨跟挑食,都是不吃;卻唯獨薑這個東西,他是絕對不會從餐桌上撤下去的。每一餐飯都要有薑,這老頭果真是山東人。

薑在臺灣食用與飲用的普及情況,也可算是世上少有的,我剛開始醒悟到可以用薑來調酒的時候,在市場挑錯薑,買到了粗硬乾扁的老薑,調出來的酒,不只熱辣,簡直到燒喉嚨的地步。

在辣椒從中美洲傳到世界各地之前,菜餚中的「辛辣」往往是來自於花椒、胡椒,以及蔥薑蒜這些辛香料植物,尤其是薑,它的用途廣泛,在西方可以揉進麵糰中做成麵包餅乾,捏成薑餅人;也可以混搭水果果醬增加風味。但相較於臺灣人用各種老薑嫩薑竹薑山薑之猛烈與粗殘,西方人對待薑,真的算是溫文儒雅了。


封面圖片來源:侯力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侯力元的沙龍
8會員
7內容數
<p>我的心願很簡單,就是讓所有人都能憑著酒精,一起飄來到同一個層次的天空,說些夢話也好,聊些心事也罷,在酒精面前認醉悔改。「以後我再也不會喝到ㄎㄧㄤ了,微醺就好。」</p>
侯力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12/22
<p>禁酒不僅是調酒師的恐怖故事,也是所有人的噩夢。酒的供應被斷絕但需求始終沒少,私酒商販因此崛起,酒的品質與價位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與性命。</p>
Thumbnail
2017/12/22
<p>禁酒不僅是調酒師的恐怖故事,也是所有人的噩夢。酒的供應被斷絕但需求始終沒少,私酒商販因此崛起,酒的品質與價位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與性命。</p>
Thumbnail
2017/08/30
<p>我教他品飲Cachaça,希望他暫且忽視自己正在壞掉的事實,也許一時半刻還無法好轉,但至少他已經學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期限。愛情必須有期限,就像奴工歲月也有期限,才能有希望。</p>
Thumbnail
2017/08/30
<p>我教他品飲Cachaça,希望他暫且忽視自己正在壞掉的事實,也許一時半刻還無法好轉,但至少他已經學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期限。愛情必須有期限,就像奴工歲月也有期限,才能有希望。</p>
Thumbnail
2017/06/09
<p>日本燒酌跟中國白酒韓國燒酒同是一個系統,只是當年元代未能攻下日本,也因為這樣,日本的蒸餾酒技術遲至十六世紀,相當於明代的時候,才從暹羅這條航路北傳琉球,進入九州島薩摩藩。</p>
Thumbnail
2017/06/09
<p>日本燒酌跟中國白酒韓國燒酒同是一個系統,只是當年元代未能攻下日本,也因為這樣,日本的蒸餾酒技術遲至十六世紀,相當於明代的時候,才從暹羅這條航路北傳琉球,進入九州島薩摩藩。</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第二)。  廋(sōu),隱藏。此為孔子考察諸侯大夫之語。  孔子當年帶著一幫學生,輾轉于列國之間想謀得一份差事。雖說諸侯多不待見他,但他老人家還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標準,一言不合,拔腿就
Thumbnai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第二)。  廋(sōu),隱藏。此為孔子考察諸侯大夫之語。  孔子當年帶著一幫學生,輾轉于列國之間想謀得一份差事。雖說諸侯多不待見他,但他老人家還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標準,一言不合,拔腿就
Thumbnail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Thumbnail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Thumbnail
錯解的「恕」可能淪為莊子的「以己養養鳥」;換作當代聖嚴法師的比喻,那等於硬把自己覺得舒適的鞋子送人穿,完全不管對方是否合腳。 以己意強加對方身上,無視對方真正的感受,若是無心,可能是出於智慧的匱乏;如果是有意,便是價值的霸凌。
Thumbnail
錯解的「恕」可能淪為莊子的「以己養養鳥」;換作當代聖嚴法師的比喻,那等於硬把自己覺得舒適的鞋子送人穿,完全不管對方是否合腳。 以己意強加對方身上,無視對方真正的感受,若是無心,可能是出於智慧的匱乏;如果是有意,便是價值的霸凌。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19 「配之儒德,各得其仁。」 《廿字真經》開篇即明白標舉廿字與儒家的聯繫。在進一步細論儒家德目之前,請容我為儒家的掌門人孔子說幾句公道話。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19 「配之儒德,各得其仁。」 《廿字真經》開篇即明白標舉廿字與儒家的聯繫。在進一步細論儒家德目之前,請容我為儒家的掌門人孔子說幾句公道話。
Thumbnail
首先問問大家: 食飯時是否對著手機或對著電視機? 食飯時會挺直腰杆嗎? 食飯時會把飯碗盡量吃得乾淨嗎? 《論語》有一段講飲講食的,但歷來的解釋,眾說紛紜,至今仍未能一致。有說孔子對飲食很有節度、很講究衛生原則。也有說孔子對飲食要求很高,食物不精細不食,切得不正都不食,真是食得奄尖,好過做神仙!當然,
Thumbnail
首先問問大家: 食飯時是否對著手機或對著電視機? 食飯時會挺直腰杆嗎? 食飯時會把飯碗盡量吃得乾淨嗎? 《論語》有一段講飲講食的,但歷來的解釋,眾說紛紜,至今仍未能一致。有說孔子對飲食很有節度、很講究衛生原則。也有說孔子對飲食要求很高,食物不精細不食,切得不正都不食,真是食得奄尖,好過做神仙!當然,
Thumbnail
這本《厭世讀論語》中,洋洋老師選了70則孔子的話語,放在70個生活情境,包含學校、家庭、生活、愛情,以及職場各個面向。希望藉由孔子的話語,給予人們一些思考方向,也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也有一些沒有正確答案,但是無妨,人生本來就必須要經過一些思考的歷程,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厭世讀論語》中,洋洋老師選了70則孔子的話語,放在70個生活情境,包含學校、家庭、生活、愛情,以及職場各個面向。希望藉由孔子的話語,給予人們一些思考方向,也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也有一些沒有正確答案,但是無妨,人生本來就必須要經過一些思考的歷程,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
Thumbnail
這一期我們書接上回,繼續來聊聊"宋明理學"。 上回我們說道: 就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理學家們~其實並不怎麼講理。 不就是打算教人要扶老奶奶過馬路,積積陰德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直接講就好了嘛,為什麼不直說? 非得要扯到日月星辰、菊花蓮花就對了? 這樣做真的對得起孔老夫子嗎?
Thumbnail
這一期我們書接上回,繼續來聊聊"宋明理學"。 上回我們說道: 就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理學家們~其實並不怎麼講理。 不就是打算教人要扶老奶奶過馬路,積積陰德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直接講就好了嘛,為什麼不直說? 非得要扯到日月星辰、菊花蓮花就對了? 這樣做真的對得起孔老夫子嗎?
Thumbnail
孔子身處於人民流離失所,年老時能吃上肉類是一個理想的時代。夫子本人大半生也在「造次顛沛」中度過,說不上舒適安逸。然而,他得享七十多長壽。在沒有疫苗,不用擔心「使乜驚吖」(其實好驚)時,他做了甚麼來養生?
Thumbnail
孔子身處於人民流離失所,年老時能吃上肉類是一個理想的時代。夫子本人大半生也在「造次顛沛」中度過,說不上舒適安逸。然而,他得享七十多長壽。在沒有疫苗,不用擔心「使乜驚吖」(其實好驚)時,他做了甚麼來養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