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從小人物身上挖掘出選舉的大訊息

文:周偉航(人渣文本)

 

在以「事件」為主體的大選新聞中,除了主要的候選人與發言人,大多數的「人」都隱沒在狂噪資訊的背後,成為一張張空白的臉孔。但「他們」其實存在著差異性,也可能從中挖掘出重大的訊息。問題是,該怎麼做?

 

有些小人物,諸如榕樹下的泡茶阿伯,他們的意見或許可以傳達出某種社會群體的普遍觀點,但通常不會是深入的選舉資訊。因此如何從這些「個案」抽取出能引發深度思索的資訊,需要一些關鍵技術。

 

但這種技術不是只有「政治人」才能參透。我們不妨就以實例來思考如何建構這種技術。

 

攝影 / 蕭嘉慶

 

有位大學生在偏僻的大學就讀,離校回家對他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需要騎機車轉高鐵再轉台鐵,花費千元以上的車資,耗掉五六個小時,才有辦法來回一趟。

 

面對本次的大選,他不像某些大學生有卡到期末考的問題,他的學校會在選前一天結束期末考。但多數同學不會考完就立刻回家,因為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他們會留下來玩或舉辦社團活動。他仔細思考了投票的效益與其他道德要素,他認為自己大概不會選擇回去投票。但他仍有點疑慮,於是與我討論他的困擾。

 

他說明,就成本效益來看,特別返鄉投票(再回學校參加同學活動)的機會成本太高,應該把時間和金錢做更有意義的運用,加上自己的一票影響實在不大,所以他判斷自己不需要去投。但他有點在意這決定有沒有道德問題,因為各方都在拼命鼓吹年輕人一定要排除萬難去投票。

 

根據我個人的選舉經驗,我判斷他一定有表面計算下的其他考量因素,因此追問他除了時間和錢之外,他還思考過哪些問題。他提到兩點。

 

第一點,是他的確不滿意國民黨,有點想因為這種不滿去投票。但他也覺得這種投票是「仇恨投票」,是因為憤怒或仇恨去做的,感覺不太好,有點「怪怪的」。人似乎不該以憤怒為動機去做某件事。

 

第二點,是他認為父母都會投票,也都會投他不喜歡的候選人。他覺得父母的政治想法太過愚蠢,完全相信國民黨對於經濟成長的宣傳。他無法改變父母的愚蠢,因此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投票來「至少抵消」其中的一票。不過,如果只是基於這種理由去投票,感覺也沒聰明到哪邊去。似乎應該有更具正面意義的做法。

 

攝影 / 張國耀

 

雖然是他來請教我,但我很感謝他,因為他展現了深刻的批判思考,雖然沒有得到結論,但也「提示了」我們這些政治從業者忽略的角度。

 

他的例子可以告訴「政治人」重要的訊息。雖然許多選民都表達「不去投票是因為成本效益」,但一些更深層、不可量化比較的理由,或許是更關鍵的投票動機。

 

這個案突顯了幾個衝突脈絡。第一是世代衝突,即使屬於同一個家族,世代間的矛盾於此超越了「族群」這個要素。這是在近兩三年的政治觀察中經常被提到的主題。

 

第二個被突顯的是青年普遍具備的反思能力,這是比較少被關注到的點。即便是「反國民黨」陣營,衝在最前的「進步青年」也有瞧不起「其他青年」的傾向。

 

這同學的想法突顯出每個人(不論老少)除了表層的利益計算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政治倫理考量。這些政治倫理考量通常會因當事人「害怕被嘲笑」,「找不到人討論」而被隱藏。但這些考量都值得尊重。

 

第三個衝突脈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政治人應該怎麼回應他的提問。尋常小民的論述意見可能無法幫助我們解決政治問題,但是他們提出的政治問題,則可以「刺激」我們思考當前的「解決方案」,是否能涵蓋這個問題的相關面向。

 

當前台灣的選舉,的確有被刻意營造的意識形態對抗成份(「反國民黨」作為一種信仰),也存在具體的經濟衝突(西進或南進),但更存在一些被忽略,卻可能是很普遍的衝突。例如這學生和家長的矛盾。

 

政治人應該重視與處理這種矛盾,某方陣營要是率先掌握這些隱藏議題,就有可能拿下相關的選票,或是讓對手得票降低。但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大意義,在於這能提升公民的政治倫理思考與判斷能力。

 

攝影 / 張國耀

 

於此再回到這學生的提問。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他的困境?

 

他的困境其實是政治操作的結果。藍(「只有國民黨能保衛中華民國與經濟利益」)綠(「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兩方都運用簡單過頭的意識形態宣傳,讓選舉變成信念的投票,他們都希望自身支持者儘量不批判、思考這種主張的穩固性。

 

但這位大學生的個人考量卻同時點破了這兩造。他看出父母投票理由的膚淺,也認為單純因「讓國民黨倒」這種信念去投票是不妥的。當政治人物想把投票的動機「簡單化」時,就會產生這種困境。

 

政治人物之所以把投票的理由簡單化,是為了易於操縱選情,但隨著社會多元化與媒體開放,在個人價值觀歧異的狀況下,這種把投票理由簡單化的操作,會引起越來越多選民的懷疑。

 

只有擴大這種懷疑,才能打破政治人物操弄選舉的「奸計」。 所以這大學生的困擾並不是真正的困境,而是戳穿政治人物瀰天大謊的破口之一。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

 

這篇文章是「2016總統大選報導募資計畫」特約稿,這是一個由讀者資助、支持的計畫,一起加入成為一份子吧

 

 

作為政治人或公民的責任,就是「公開」討論這類「內在」的掙扎,把某些人難於啟齒的「問題」轉變成為公眾探討的「議題」。找不到答案,不是這大學生的錯,而是知識份子和政治人的「努力不夠」。

 

台灣社會正要走入民主政治的常軌,才剛出發學習找答案,所以我們現在還無法在這同學的問題上產生共識。但我們可以找到對自己有意義的答案,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跳出政客替你預設的「框框」,仔細思考政治和自己真實人生的意義。

 

只要把對政治的思索回歸「對你有意義」的自我倫理價值核心,從自己的人格常態出發來下判斷,而非只陷於「別人要你覺得有意義」的事物之上,你就會知道專屬於你的「政治答案」,你也會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犧牲某些事物,來參與這次的投票。

 

延伸閱讀:

  • 周偉航特約稿:

          選舉選什麼?人渣文本周偉航:你最後選的會是「人格」

          操作失敗的「道德故事」:王如玄一扶

 


編輯:蔡宜蒨

封面照片攝影:蕭嘉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