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5/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瑞士迫切需要的母親節政治改革

西歐多數國家的家庭政策十分先進,有陪產假、育嬰假、低價托育等社會福利政策,有助於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再度回到職場,男性也可享受自己照顧孩子的樂趣。這樣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的政策落在鄰國之後,也是每年母親節必定被提出來討論做文章的國家弱點。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是許多瑞士家庭的模式,女性即便再回到職場,多數仍以兼職工作為主,顧全家庭一直是瑞士女性不可迴避的性別責任。

家庭與職場兩端的掙扎
與其他國家議題相比,瑞士投注在托育政策的國家資源極少,不管公家托育機構或是私人機構,費用都相當昂貴,並非每個家庭都會考慮,也被戲稱是富人才負擔得起的服務。放眼全瑞士,州與州之間雖有不同的補助,但0到12歲的孩子的托育工作仍是家庭的責任。特別是0到3歲的孩子,需要成人時時刻刻的陪伴,孩子越小,工作越多。托育政策不彰時,母親的角色更顯重要。這樣的家庭處境與國家發展的人力需求其實相互牴觸,今日女性受教育的機會與程度和男性無異,也渴望職場上的挑戰與磨練,卻受制於性別的約束無法伸展,也導致家庭收入短少,有一定比例的瑞士女性在現實與夢想間掙扎著。
照顧家庭是瑞士社會對女性的期待。 方常均攝。
瑞士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瑞士0到3歲在家自行托育的孩子佔28.3%,其餘的71.7%則是送托兒所(Krippe)、日托保母(Tagesmutter)或家庭保母(Nanny)這幾個選項。許多家庭是拼圖式的做法,兩天托兒所、兩天家庭保母、在家一天,拼起了五天的行程;或者在家三天,去托兒所兩天,也很常見。每個家庭的經濟資源與人力資源不同,拼出不同的樣貌,除了完全自己帶孩子的母親之外,大抵脫離不了拼圖式的組合作法。多數的家庭裡父親有全職的工作,母親則是在有托育服務的日子工作。

家庭托育中的祖母效應
夫妻雙方皆有工作的家庭,要避免托育費用過大的支出,在平日便將孩子托予祖父母照顧,也是瑞士有別於其他西歐國家的面貌。根據瑞士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字,瑞士的祖父母照顧孩子的時間每年高達一億六千萬個小時,以每小時20法郎的低價鐘點費來計算,是極高的商業產值。而事實是祖父母無酬的付出,省去了許多外包的人力成本。換句話說,若沒有祖父母投入托育,瑞士的社會就必須創造更多幼教與初等教育的職缺,來因應社會實際的需求。
祖父母說的是祖父和祖母兩個人,然而真正照顧孩子80%是祖母的工作,這無疑的也是女性角色的輪迴。祖母在瑞士社會裡有一個親切可愛,溫暖安全的慈愛形象,祖母會給孩子說故事、祖母會教孩子烤聖誕節小餅乾、祖母會帶著孩子在森林裡撿拾材料做勞作、祖母也會為孩子縫製玩具和衣裳。許多傳統的瑞士女性成功地教出了自己的孩子,為此而自豪,自然也非常樂意挪出時間照顧孫子們。這個類型的祖母有極高的動機,驅使著自己再一次為家庭投入心血,不僅是家庭血緣的驅動,也是自身心理的需求。
祖父母照顧孩子的現象在瑞士非常普遍,成了一個社會學研究的題目,也由於祖母投入的比率比祖父高得多,在瑞士德語區的學術界也產生了一些新詞,如祖母效應(Der Grosi-Effekt )或者祖母托兒所 (die Krippe Grosi)。瑞士巴塞爾大學與蘇黎世大學都有相關的研究項目,來探討社會變遷中,家庭世代間如何維繫親子關係,以及祖父母對孩童的影響。托育的現象在瑞士也有城鄉差別,公立托育機構與私人托育不足的瑞士鄉間,祖母所承擔的任務比起城市裡的更多。家人們都住同一個村莊裡,祖母能就近照料孫子,想當然就是最好的人手。與婆媳相比,母女間的關係是相對和諧,也因此照顧外孫的祖母也是相當常見。
一般來說,在瑞士社會給予願意照顧孫子的祖父母極高的肯定。尤其快樂的家庭教育出孩子健康的人格心智,從這點來看,祖父母無私的愛在步調快速的社會發展中,注入了凝聚家庭的力量。願意為年輕家庭提供托育幫助的祖父母為沒有育嬰假的瑞士,提供一個可信可靠的托育資源,補足了人力的缺口。孩子在進入義務教育之前,家庭教育裡形塑了人格特質與語言能力,這無形強化了家人間的情感與家庭觀的建立。家庭是社會安全的基石,祖父母對家庭的付出成就了一個瑞士文化。

瑞士政治光譜中的家庭觀
家庭政策在瑞士政治上的辯論,左右兩方各有看法。右派的保守政黨的政治論述中,不刻意強調祖母效應(Der Grosi-Effekt )的產值與時間等數字的多寡,而是著重在退休的老年人口為家庭付出所達到的穩固社會的成效,以及無可計量的人際情感和家庭價值。老年人口在家庭中無酬的勞動是社會的一大支柱,具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牢牢地緊緊地牽繫著家庭的人際網,進而鞏固整體社會的穩定。
右派的政治家則認為:強調數值與研究精算,有助於我們理解祖父母投入家庭托育,對整體社會實際的效應有多大。同時必須重視祖父母在家庭私領域的付出,不可將退休人口的實際社會勞動力視為理所當然。祖父母無償的托育模式補足的是國家長期政策性的缺失,瑞士家庭政策是一個國家必須正視的迫切問題。這同時也體現,母親為家庭長期的付出也是無償的,升格成了祖母也無法離開這個母職的社會期待。
祖母帶孩子也是瑞士社會常見的事。 方常均攝。

母愛形象之下的負影響
瑞士的性別平等法自1996年施行至今,在職場上女性仍然面臨同工不同酬的困境。此外,因生育子女的生理限制,許多雇主更傾向雇用男性。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托育的任務大量落在母親與祖母的肩上,女性再度落入以家庭為重心的生活模式,無益於女性專業人才回流勞動市場。缺乏家庭政策的支持,女性要如何再度進入職場考驗著每個家庭安排托育的能力。長期政策的疏忽,導致女性無可抗拒的宿命。
祖母慈愛形象緊密繫著家庭,長久下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波及不想照顧孫子的祖母。托育孩子所需要的愛心與技巧,彷佛每一個祖母都是天生自然,完全具備。祖父若是拒絕照顧孫子,按父親脈絡而下的社會常規,是一般情理之內可以接受的事實。而拒絕照顧孫子的祖母與一般的形象迥異,這個舉動極可能招致社會批評與壓力,在瑞士也戲稱這樣的女性為烏鴉祖母(Rabengrossmutter)。反社會而行,就必須付出代價,拒絕有時非常困難。然而年紀越大,人的體能與精神只會越走下坡,退休生活為自己著想是第一要務,祖父母不能照顧孫子也情有可原。在工商社會,女性角色與家庭議題儼然是國家政策的重點項目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