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理順文章和思路的兩個簡單技巧

今天跟某位文章作者聊了一下,談到有些人的文章雖然內容好,但卻有點「難讀」的原因;在討論中提到了一些文字內容的組織方式,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Photo By Jess Watters on Unsplash
許多人寫文章似乎都是順著「意識流」在寫,寫完之後也沒有再回頭看一下字句的結構,所以往往會發生兩個問題:
  1. 贅字多;例如「該公司開始從今年開始銷售保健產品」。
  2. 前後文邏輯沒接上;例如「他們剛研發出新的手機。手機市場今年持平」。
而這兩類問題最簡單的解法,除了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緒清楚、鋪陳句子時掌握結構之外,就是事後補救的技巧。
我建議的方式是,每寫完幾個段落之後,自己重新念一遍(最好要念出聲音,否則自己光用眼睛看自己的文字容易看漏),看看平常自己會不會這樣講話、自己覺得前後文邏輯有沒有接上。
自己念自己的文章、並且和說話時的構句方法對照,就很容易抓出贅字、以及邏輯上的不完整;不妨用前面兩個例子、以及下面連結文章中的範例試試看,就可以抓到意思了。
關於這方面的技巧,請參考我寫的這篇〈斷氣斷句法〉。
因為讀者在讀文章的時候,多半是順著「他們自己」的講話習慣來判斷文章是否流暢;雖然我們無法順應每個人的說話習慣,但至少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習慣(而不只是思考習慣)來驗證。
很多文章寫得好、但句子結構有問題的人,平常都不是那樣說話;如果請他們念自己的文章,往往都會唸到斷氣、或是發現兩句話接起來就是怪怪的。
這是我從前在帶新手編輯的時候常(在罵過之後)教的技巧,但對於寫作者應該也同樣適用。
如果要在寫作時就整理好前後文,還有一個方法(也算是工具)可以參考;簡單的說,就是善用「分號」這個東西。關於這一點,請參考我先前寫的這篇〈讓好雜誌「不好看」的兩個原因〉,對於分號的功能和用法有比較詳盡的說明。
我自己的寫作習慣是,隨時記得要用前面前面這篇文章說的分號結構來切分邏輯(一定要在幾句話內結束一個小邏輯)、然後再用「斷氣法」來整理標點位置。
這樣一來,至少文理會比較通順、讀者讀起來不會難懂、編輯編起來也不會那麼痛苦。


您有任何關於寫作、編輯、翻譯的問題想要討論嗎?歡迎在文章後面、或是到Facebook社團「F叔叔的寫作教室」留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