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YouTube、各式 APP 平台為首的新媒體世代,在形式、表現手法上具有更高彈性化取向(實況、開箱與實測等),雖然爭議性內容時有耳聞也常為人詬病,但頻道的爆紅勢必有其社會意涵及反映價值。而與傳統媒體相似的是,頻道經營就像做電視節目,營利導向或追求收視、點閱也是常見而自然的,也因此,一如過去因腥、羶、色聞名的八卦雜誌,自製影片取材的多樣性更是不斷鬆化、動搖「新奇嘗鮮」與「不擇手段」的道德界線,甚或有些 YouTuber 本身就是以話題、爭議性為名。不幸的是,「審查機制薄弱」恰也是傳播媒體一直以來的通病,現行 YouTube 更是採檢舉審查的被動管理。故,在頻道區隔化、同溫層氛圍的操作下,像小玉這一類主客群年齡偏低、模仿效應強且識讀能力未臻成熟者,也經常面臨社會、家長輿論的非議。 由上述脈絡不難推測,這次事件大幅湧現的網民罵浪,除了是剛好逮到機會破除同溫層酸言酸語外,也有許多針對拍片取材-道德自律的批評,認為小玉非但一再為了點閱率遊走於道德、法律邊緣,直至這次聲明都仍未反省屢次越界帶來的不良示範。筆者雖然支持小玉「過度的道德綁架、自我審查將壓縮創作者的自由度」,但恪守基本的道德界線也是創作該一貫秉持的操守;這和散播快樂、愛心行善或博取收視營利都是互不衝突的。是以,我支持 YouTuber 應有充分的創作自由,要重視公益、牟利或只是單純表現自我,也是個人選擇,無須有道德或價值的高下評斷,但示範作用的自覺仍不可或缺;同時,在指責媒體產製內容的責任之餘,莫忘的一點是:舉凡任何管道在應用上都有其正、反效應,終極關鍵還是閱聽主體如你、我的素養培植,這與我們上篇的結論不謀而合:You are what you eat. 當然,是也不能輕易排除陰謀論、劇本的操作可能,畢竟在網海世界,點閱率、訂閱數是最直接而顯見的收益保證。而無論真相究竟是假炒作或真出包,兩者雖皆有應檢討之處,但看著這支聲明影片衝破 250 萬的點閱數字,不可諱言輿論的海瀾已成功被激起,就話題熱度來說,你不得不承認小玉還真是個「行銷大師」! *考量法律問題,在此不提供影片備份連結
*同樣討論 媒體 主題的還有
You Are What You Eat!給我一份媒體油炸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