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美國利益」的外交棋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人罵美國管中南美國家跟台灣斷交,自己卻又不跟台灣建交;我相信很多只是直覺的評語,並沒有經過太多思考。但其實這一切都在美國的算計之中。

「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學了一些老美的思考方式之後,我覺得要分析老美怎麼下棋,只要記得一句話就好:美國政府的所有布局,都必須「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基本上,這跟美國企業(理論上)的最高原則「必須符合股東的最大利益」、以及背後的道理是差不多的。我商品可以有奇怪的訂價策略、可以給(或不給)某人賣、可以在(或不在)某個國家製造,不管你怎麼猜,就是要符合上述的這個原則。
所以回頭來看,美國要求某些國家不要跟台灣斷交(=調控邦交國數量來維持台灣地位穩定、避免過早獨立節外生枝、增加牽制中國的籌碼……),跟「美國本身要不要跟台灣建交」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只要想想這個動作是否「符合美國利益」就行了。
如果美國現在就跟台灣建交,以現在的外交情勢等於跟中國斷交;除非美國有辦法強力介入、逼中國鬆手來解決這個狀況,否則暫時是無解的。

美國的亞洲局勢「宏觀調控」

而目前美國不管跟中國關係多差(其實也還沒那麼差,只是互使手腕而已),都不能冒著與中國斷交(以現階段的情勢,如果跟中國斷交就等於是宣戰前兆了;但這裡的「宣戰」並不一定是武力戰爭)的危險,馬上跟台灣復交。
基本上,美國在東亞(和西亞)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戰略目的,就是把中國的東邊(太平洋入口)和西邊(原本的一帶一路)鎖上,盡可能限縮、甚至削弱中國的競爭潛力和影響力。
如果這一點成立的話,再回頭來看近兩年美國的布局,包括陸續處理中東、北韓、日本、南海、以及目前對台灣的作為(介入邦交事務、軍售、加強官方層級交流等等),其實這盤棋局就不難懂了。
當然棋局永遠可能會有誤判、手滑、或是解不開的珍瓏,所以局勢能不能如美國所願還很難說;但從中東到台灣,每個政府也都不是傻瓜,也都盡可能在「符合美國最大利益」的前提之下,爭取到自己的實質利益與穩定。
總之,當我們在思考「美國為什麼管那麼多,自己又不跟台灣建交」的時候,如果從美國的角度、從利益和區域戰略的角度來看,答案就會比較明顯了。

參考閱讀

之前寫的一篇相關文章:
關於美國對台軍售:
關於美國對北韓事務的操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4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了這篇介紹「天國降臨:救贖」遊戲的文章之後,記起從前曾經想過的一個虛擬世界遊戲設計概念;在3D、VR、線上支付等技術都已經存在的今天,這個概念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實現?
某家國內機車廠牌用了「Luxury of Discovery」這個標語,乍看之下令人看不太懂;於是我做了點分析和考證,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誇張語);順便來談一下Luxgen這個自稱豪華的品牌。
今天稍早才在吐納商業評論貼出〈Facebook的DNA缺陷,讓它註定無法對抗假新聞〉一文,剛才又看到華盛頓郵報貼出這篇文章……
現在Shareware這個字應該已經變成死語了吧。
對於這件事情,我有點感慨、卻又無感。無感的是,這件事情就像「股市攻上萬點」一樣,最大的價值是「發生過了」,但沒有太大的意義;有感的是,Apple的成長歷史跟我的超過半輩子有著密切關係。
看了這篇介紹「天國降臨:救贖」遊戲的文章之後,記起從前曾經想過的一個虛擬世界遊戲設計概念;在3D、VR、線上支付等技術都已經存在的今天,這個概念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實現?
某家國內機車廠牌用了「Luxury of Discovery」這個標語,乍看之下令人看不太懂;於是我做了點分析和考證,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誇張語);順便來談一下Luxgen這個自稱豪華的品牌。
今天稍早才在吐納商業評論貼出〈Facebook的DNA缺陷,讓它註定無法對抗假新聞〉一文,剛才又看到華盛頓郵報貼出這篇文章……
現在Shareware這個字應該已經變成死語了吧。
對於這件事情,我有點感慨、卻又無感。無感的是,這件事情就像「股市攻上萬點」一樣,最大的價值是「發生過了」,但沒有太大的意義;有感的是,Apple的成長歷史跟我的超過半輩子有著密切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