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結合:美國藝術家與禪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
從四十年代晚期至五十年代,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繪畫風格及手法,令人聯想到日本書道及水墨繪,在行動繪畫的畫家作品中,特別是他們所呈現直接的、生理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書寫的動作等元素,都會引人想到它與書道的可能關係。同時在色域繪畫與墨繪中引人冥想的空靈空間,也同樣引發觀者去做比較。
五十年代美國人的確對禪及禪藝術感到興趣,在那個年代的藝術,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會明顯地提到像傑克森.波羅克(Jackson Pollock)及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等藝術家。不過其他藝術家顯然更重視對日本的興趣,在本書文中將會提到十二位與禪有關聯的不同類型藝術家,然而其中有三位會被特別強調。他們明顯地關心禪,並以不同的風格創作,同時他們也在五十年代的藝術世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以禪為重心的重要開拓者當推馬克.托貝(Mark Tobey),他曾在日本禪院停留了一個月時間,於一九三五年返國,他的作品可以稱之為「書法動作藝術」。
馬克.托貝(Mark Tobey),〈儀式空間NO.1〉,1957,74.3×95.1cm,西雅圖藝術博物館。
藝術家兼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除了其他工作之外,也專心投入「生活藝術」,他不僅關心禪,還與許多人討論禪。在本章中的第三位藝術家艾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也佔有重要的份量,他對遠東哲學的興趣影響到他的視覺作品,這些作品可以當成「空靈空間藝術」的範例。
法蘭滋.克萊茵(Franz Kline)也被概略地討論到,如與其他三位畫家相比,他與禪關聯較少。但是就某種意義言,他更接近十九世紀的日本風格主義,況且如果我們在觀賞五十年代與禪有關聯的作品時,必然要從十九世紀的脈絡中,討論到當時流行的日本興趣。
一八五六年住在紐約的藝術家約翰.拉法吉(John La Farge, 1835-1910),開始收藏日本藝術,他自己的繪畫自一八六四年之後,其創作靈感來自日本木刻版畫、日本墨繪、金箔屏風及瓷器。大約在十九世紀末,已有好幾位美國藝術家受法國的日本風所影響,而畫起「日本風格」作品,當時在美國可以找到拉法吉的作品以及日本的版畫。
那時在波士頓也有一些學者發展出一種對日本的熱愛。哲學家恩斯特.費諾羅沙(Ernest Fenollosa, 1853-1908),他在日本搜集了許多藝術品,這些作品成為十九世紀後期及二十世紀對禪畫感興趣的美國藝術家的探討焦點。
當費諾羅沙於一八九○年返回美國時,日本天皇還指示他把日本文化帶到美國去讓人們認識,同時指出在他停留日本期間,日本人極重視他們的傳統文化。此要求正符合費諾羅沙自己的目標:結合東方與西方,他所選擇的策略即「藝術教育」,所進行的是籌組日本藝術展覽,並讓美國大眾認識此種美學形式,他相信可以將之普及化。
他的「藝術教育」理念,後來被亞瑟.維斯萊道(Arthur Wesley Dow, 1857-1922),轉變為實際的運用方法,並將之於一八九九年出版成書,稱其為《構成──藝術教育新制精選系列練習》(Composition, A series of Exercises Selected From a New System of Art Education),其中的插圖說明,除了日本木刻畫外,尚包括雪舟的作品。得感謝維斯萊道的這本書,在一九三一年之前即出版了十三版,使許多美國人熟習了日本繪畫的原理。
試圖以此法來改進美國繪畫,曾獲致相當顯著的成果。奇桑(L. W. Chisolm)在他為費諾羅沙所寫傳記中,對一九○○年前後,日本藝術教育如何深遠影響美國教育曾有所描述:「日本藝術的影響可以在公立學校兒童素描展覽中開始見到」,及「在許多教育者的心靈中,日本藝術代表自無色的鉛筆素描中解放出來」。費諾羅沙與維斯萊道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那是很難說得清楚,小學教育素描教學的改良,其結果如何很難探究,但是每一位藝術家在小學所接受的素描課,卻可以稱之為一種「無意識的傳承」。
有好幾位藝術家直接對費諾羅沙及維斯萊道的作品做出了反應。曾經引導馬克.托貝後期興趣的喬吉歐.歐吉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在一九一四年即跟隨維斯萊道學習過,一九○三年維斯萊道被任命為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美術系主任。歐吉芙讀過費諾羅沙的巨作《中國與日本藝術的新紀元》(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並希望從維斯萊道習得有關他的看法,她大約在那段時間開始實驗日本的墨繪技法。她在一九一六年製作了〈藍線〉,這是一系列只包含一些點或線的水彩畫中的其中一幅,她如此描寫它:「在我以藍色水彩作此畫之前,我可能已用黑水彩畫了五或六幅作品,效果似乎不錯」。費諾羅沙喜愛表現性的日本線條,可能啟發了她去製作這類作品。
約在一九一六年,歐吉芙結識了亞夫瑞德.史提格里茲(Alfred Stieglitz)與他的藝術圈朋友,他們當時正經營一家前衛的291畫廊,還出版《攝影作品》及《291》雜誌。
這批藝術家在認識歐吉芙之前,也曾對遠東感興趣過,不過他們主要還是對日本木刻作品有興趣,可說是延續十九世紀末已有的興趣。史提格里茲顯然對簡單、抽象、空靈空間及垂直的圖式等日本美學深感著迷,在他的幾個朋友像馬克斯.維伯(Max Weber),亞瑟.道夫(Arthur Dove)及約翰.馬林(John Marin)等人的作品中,均可見此種日本影響。在史提格里茲自己的作品中也可發現一些類似的表現,維伯一如歐吉芙,進一步不僅是費諾羅沙著作的仰慕者,還成為維斯萊道的學生之一。

海倫.威斯格茲(Helen Westgeest)

藝術史學者,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講師,教授當代視覺藝術、攝影和藝術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搞笑藝人身分出道,開始演出電影和電視劇時的我無論去到哪個片場,都覺得「搞笑」是理所當然的事;事實上,也常被別人請託:「竹中先生,可以請你搞笑一下嗎?」其實別人這麼說,讓我倍感壓力。好比我在森崎東導演執導的電影《拍攝地》現場時也是,總是心想著⋯⋯要怎麼搞笑比較好呢?
威爾.格羅曼將康丁斯基的心靈強調、身體與精神的界線不分,拿來與禪的心靈做聯想。他更進一步將康丁斯基的人類認同的觀念、宇宙及心靈的天國,與禪宗相比。格羅曼認為東方人民天生的「知覺冥想」,與康丁斯基的世界相當符合,而在西方人先天所具有的思想過程中,卻不一定適合。
如果你已經年過三十,就不會再被稱為炙手可熱的「青年」編劇,或是剛念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編劇課程的天才「小子」。你不會是週末在百視達打工,卻寫出催淚待售劇本的驚奇女孩。 早早成功總是更美好,這個概念想起來很棒,然而事實上,大多數的電影編劇都不是在年輕時就成名──這裡指的是在三十歲之前。
藝評的價值,在於從其陳述的腔調中,吐出某種有別於世間情的觀點。這個具主體性的觀點,圍繞著陳述的客體,既不附屬於教條也不會支援任何一方。它不作為橋墩,它比較像橫跨的枕木。它是一環接一環的接榫架構,可凌空可跨越。它或許傳遞某種思想,但應不是可以依循的某種教條。
當藝術與美學、哲學、玄學、社會倫理學有了關聯,藝術領域不再能獨立於邏輯之外了。今日藝評,已從詩人、文學家、品味者、觀察者的角色,跨越到使用美學、哲學、藝術史、社會學科材料的判斷角色。藝評不再只是一種感知的鑑賞工作,藝評工作更開始要求,要具有從抽象思維邁向邏輯判斷的訓練。
在製片或電影公司掏錢買下劇本之前,一定要有人先讀過這個本子。如果你運氣好一點,也許不用太多人讀過,這個本子就會被經紀人相中或被製片買下來。重點是:要寫出一個讀起來很有趣的劇本,讓人想一頁頁看下去。不要沉迷於冗長囉嗦、讓人不耐煩的動作指示/演出說明,要確定你的劇本在第一頁就能發揮吸睛功力,抓住讀者心。
以搞笑藝人身分出道,開始演出電影和電視劇時的我無論去到哪個片場,都覺得「搞笑」是理所當然的事;事實上,也常被別人請託:「竹中先生,可以請你搞笑一下嗎?」其實別人這麼說,讓我倍感壓力。好比我在森崎東導演執導的電影《拍攝地》現場時也是,總是心想著⋯⋯要怎麼搞笑比較好呢?
威爾.格羅曼將康丁斯基的心靈強調、身體與精神的界線不分,拿來與禪的心靈做聯想。他更進一步將康丁斯基的人類認同的觀念、宇宙及心靈的天國,與禪宗相比。格羅曼認為東方人民天生的「知覺冥想」,與康丁斯基的世界相當符合,而在西方人先天所具有的思想過程中,卻不一定適合。
如果你已經年過三十,就不會再被稱為炙手可熱的「青年」編劇,或是剛念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編劇課程的天才「小子」。你不會是週末在百視達打工,卻寫出催淚待售劇本的驚奇女孩。 早早成功總是更美好,這個概念想起來很棒,然而事實上,大多數的電影編劇都不是在年輕時就成名──這裡指的是在三十歲之前。
藝評的價值,在於從其陳述的腔調中,吐出某種有別於世間情的觀點。這個具主體性的觀點,圍繞著陳述的客體,既不附屬於教條也不會支援任何一方。它不作為橋墩,它比較像橫跨的枕木。它是一環接一環的接榫架構,可凌空可跨越。它或許傳遞某種思想,但應不是可以依循的某種教條。
當藝術與美學、哲學、玄學、社會倫理學有了關聯,藝術領域不再能獨立於邏輯之外了。今日藝評,已從詩人、文學家、品味者、觀察者的角色,跨越到使用美學、哲學、藝術史、社會學科材料的判斷角色。藝評不再只是一種感知的鑑賞工作,藝評工作更開始要求,要具有從抽象思維邁向邏輯判斷的訓練。
在製片或電影公司掏錢買下劇本之前,一定要有人先讀過這個本子。如果你運氣好一點,也許不用太多人讀過,這個本子就會被經紀人相中或被製片買下來。重點是:要寫出一個讀起來很有趣的劇本,讓人想一頁頁看下去。不要沉迷於冗長囉嗦、讓人不耐煩的動作指示/演出說明,要確定你的劇本在第一頁就能發揮吸睛功力,抓住讀者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日本以神道和佛教為主要宗教,是一個深具靈性的國家,遠離東京等人口稠密城市的喧囂,白雪皚皚的山頂和染井吉野櫻的靜謐畫面為超凡脫俗的冥想提供了田園詩般的場景,在此人們聽到了鳥鳴、涓涓溪流和綿綿細雨,而吉村弘便將這些特徵都融入了他的環境音樂作品中。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
Thumbnail
  在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的:「歷史就是思想史」之下,藝術史便是「藝術思想」的歷史,建築史則是「建築思想」的歷史。那麼,何謂藝術的思想?本文試圖從西洋藝術史19世紀寫實主義至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中,探討藝術理論發展的限制與可能,並藉此
Thumbnail
沈志中老師說,拉岡是當代精神分析的實踐者與思想家,他的理論使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廣泛的影響當代的文學、哲學與藝術,但拉岡並沒有重新發明精神分析。  佛洛伊德以十九世紀生物學解釋臨床上的發現,而拉岡就是讓佛洛伊德的發現能以符合二十世紀的語言學和邏輯學的概念被解釋,可以說拉岡是為了精神分析的百年建築重新
出於知識青年的普遍心理需要,每個人年輕時期都會想做一次左派,即便它只是一個神話的幻影,他們也會為此熱血沸騰戮力而為。進一步說,在尚未抓住這個神話之前,一種以文會友相互激盪思想的需求就會更強烈而迫切。接下來,就得尋找文藝沙龍空間,創辦同仁雜誌以發表作品來磨練自己的技藝了。   1908(明治41)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日本以神道和佛教為主要宗教,是一個深具靈性的國家,遠離東京等人口稠密城市的喧囂,白雪皚皚的山頂和染井吉野櫻的靜謐畫面為超凡脫俗的冥想提供了田園詩般的場景,在此人們聽到了鳥鳴、涓涓溪流和綿綿細雨,而吉村弘便將這些特徵都融入了他的環境音樂作品中。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
Thumbnail
  在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的:「歷史就是思想史」之下,藝術史便是「藝術思想」的歷史,建築史則是「建築思想」的歷史。那麼,何謂藝術的思想?本文試圖從西洋藝術史19世紀寫實主義至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中,探討藝術理論發展的限制與可能,並藉此
Thumbnail
沈志中老師說,拉岡是當代精神分析的實踐者與思想家,他的理論使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廣泛的影響當代的文學、哲學與藝術,但拉岡並沒有重新發明精神分析。  佛洛伊德以十九世紀生物學解釋臨床上的發現,而拉岡就是讓佛洛伊德的發現能以符合二十世紀的語言學和邏輯學的概念被解釋,可以說拉岡是為了精神分析的百年建築重新
出於知識青年的普遍心理需要,每個人年輕時期都會想做一次左派,即便它只是一個神話的幻影,他們也會為此熱血沸騰戮力而為。進一步說,在尚未抓住這個神話之前,一種以文會友相互激盪思想的需求就會更強烈而迫切。接下來,就得尋找文藝沙龍空間,創辦同仁雜誌以發表作品來磨練自己的技藝了。   1908(明治41)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