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美國人的確對禪及禪藝術感到興趣,在那個年代的藝術,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會明顯地提到像傑克森.波羅克(Jackson Pollock)及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等藝術家。不過其他藝術家顯然更重視對日本的興趣,在本書文中將會提到十二位與禪有關聯的不同類型藝術家,然而其中有三位會被特別強調。他們明顯地關心禪,並以不同的風格創作,同時他們也在五十年代的藝術世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以禪為重心的重要開拓者當推馬克.托貝(Mark Tobey),他曾在日本禪院停留了一個月時間,於一九三五年返國,他的作品可以稱之為「書法動作藝術」。
一八五六年住在紐約的藝術家約翰.拉法吉(John La Farge, 1835-1910),開始收藏日本藝術,他自己的繪畫自一八六四年之後,其創作靈感來自日本木刻版畫、日本墨繪、金箔屏風及瓷器。大約在十九世紀末,已有好幾位美國藝術家受法國的日本風所影響,而畫起「日本風格」作品,當時在美國可以找到拉法吉的作品以及日本的版畫。
他的「藝術教育」理念,後來被亞瑟.維斯萊道(Arthur Wesley Dow, 1857-1922),轉變為實際的運用方法,並將之於一八九九年出版成書,稱其為《構成──藝術教育新制精選系列練習》(Composition, A series of Exercises Selected From a New System of Art Education),其中的插圖說明,除了日本木刻畫外,尚包括雪舟的作品。得感謝維斯萊道的這本書,在一九三一年之前即出版了十三版,使許多美國人熟習了日本繪畫的原理。
試圖以此法來改進美國繪畫,曾獲致相當顯著的成果。奇桑(L. W. Chisolm)在他為費諾羅沙所寫傳記中,對一九○○年前後,日本藝術教育如何深遠影響美國教育曾有所描述:「日本藝術的影響可以在公立學校兒童素描展覽中開始見到」,及「在許多教育者的心靈中,日本藝術代表自無色的鉛筆素描中解放出來」。費諾羅沙與維斯萊道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那是很難說得清楚,小學教育素描教學的改良,其結果如何很難探究,但是每一位藝術家在小學所接受的素描課,卻可以稱之為一種「無意識的傳承」。
有好幾位藝術家直接對費諾羅沙及維斯萊道的作品做出了反應。曾經引導馬克.托貝後期興趣的喬吉歐.歐吉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在一九一四年即跟隨維斯萊道學習過,一九○三年維斯萊道被任命為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美術系主任。歐吉芙讀過費諾羅沙的巨作《中國與日本藝術的新紀元》(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並希望從維斯萊道習得有關他的看法,她大約在那段時間開始實驗日本的墨繪技法。她在一九一六年製作了〈藍線〉,這是一系列只包含一些點或線的水彩畫中的其中一幅,她如此描寫它:「在我以藍色水彩作此畫之前,我可能已用黑水彩畫了五或六幅作品,效果似乎不錯」。費諾羅沙喜愛表現性的日本線條,可能啟發了她去製作這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