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裡的光-最美好的負能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喜歡正向陽光的東西,整個社會文化也總是崇尚著美好上進的形象,我們喜歡那些鼓勵人心的話語、成功了不起的故事。但有些東西我們不習慣去談論,那些傷心脆弱充滿憤怒的故事,這些脆弱敏感的部分,被評為不適應。 我們傾向拒絕。

  在野生動物的世界裡,受了傷代表處於脆弱的狀態,這時候動物的直覺反應是躲藏起來,別讓人發現受傷的自己。而人類其實像是動物一樣,習慣隱藏脆弱的地方,我們也將內心受傷的部分埋藏,久而久之我們會忘記這件事情,就會養出自己心內的野獸,一個會吞噬我們的野獸。
  將負面情緒豢養成了一隻無法受控的動物,然後再更害怕負面情緒。
  在大腦的核心之處,存有著最古老的一個機制,主管著基本情緒。基本情緒是人類相當原始的反應,當大腦偵測到外在刺激,便會反射而生,協助個體可以在環境中生存下來。
  基本情緒至少有四種:生氣、悲傷、害怕以及喜悅,這些簡單的情緒足以幫助我們表露內在感受,以達溝通的目的。但外在複雜的情境,我們不僅僅有這四種情緒,還會隨著經驗的累積,內在產生更多次級的情緒,包括了害羞、嫉妒、焦慮以及內疚等等。但這些感受的目的與基本情緒都一樣,那就是協助個體生存
  喜怒哀愁各種情緒,是保護我們安然生存的原因。但社會規範卻高抬了快樂的重要性,同時貶低了其他所謂的負向情緒,當我們恐懼這件事情,我們便會忘記美個情緒都對我們有多麼地有用,遠離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是否害怕憤怒的自己?於是告訴自己懂得笑就不會有恨了。
我們是否討厭害怕的自己?於是告訴自己懦弱是可恥的。
我們是否厭惡自己難過悲傷?於是要求自己節哀順變。

  這些話語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上,卻對我們一點幫助都沒有,甚至會讓我們更為痛苦。因為我們的每個情緒,無論正向負向,都是因著外在環境而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無論任何情境,我們都要求自己只能有快樂的反應,那就是違反人性。
  於此,我們來討論一些最常被這個社會規範鼓勵壓抑的負向情緒:
(一)憤怒:
  憤怒是一種能量很強的負向情緒,也是一種最容易被道德規範壓抑的情緒。當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心裡、身體或實際上的界線被侵犯的時候,我們便會感受到此種情緒,這在生理上會使我們肌肉緊繃、血壓上升以及心跳加速,使我們隨時準備好進入戰鬥;在心理上則讓我們能夠清楚覺察到界線被侵犯,提醒自己需要起身來保護自己。當我們能夠好好保護自己的界線,這種情緒自然會因危機解除而消散。他看似能夠毀天滅地,但若能讓他好好表達,他其實懂事的不可思議。
(二)恐懼:
  恐懼,是我們面對危險時,為了生存而感受到躲避需求的負向情緒。人們在感受到恐懼時,腎上腺素會大量分泌,肌肉緊繃、血壓也會上升,這些讓體能足以提升,以利因應危機;大腦同時分泌多巴胺,使得我們在心理上精神高度集中,以利做出明快以求生存的策略。所以,別恐懼我們的恐懼,他只是在試著提醒我門外在有著會威脅到我們的危險。
(三)悲傷:
  悲傷,則有著跟前兩項負向情緒截然不同的能量,他的能量彷彿讓世界停擺。當我們遭受痛苦時,我們便會感受此種情緒,生理上的反應為胃部空虛、胸部緊迫、 喉嚨發緊、肌肉軟弱無力,這些都讓我們傾向於休養生息、積蓄能量;在心理層面,悲傷是個求救信號,幫助我們與人連結,同時也提醒著需要慢下腳步,好好來照顧自己。我曾經有個很喜歡的治療師針對說過一句話:
悲傷時,每一滴眼淚都有意義,淚水是美麗的療癒瀑布。
  人們給予情緒好與壞的評價,但對我而言,我認為情緒僅有正向負向情緒,但並無所謂好壞。每個情緒都有他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也許那些負向的情緒對你來說像是生命中的陰影,但有陰影才會有光明,陰影裡更蘊含著重要的力量。因為有憤怒,我們才懂得保護自己;因為有恐懼,我們才知道要逃避危險;因為有悲傷,我們才能好好地回身照顧自己。
  每當我在思索情緒之時,常常會想到與我的治療師曾談論一部卡通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
  霍爾年輕時以自己的心與火魔交易,獲得了強大的魔力,但失去了心。霍爾得以遊走在各個關係之中不受傷,也成為了傳言中那個『會把女孩心臟吃掉的男人』,看似瀟灑的霍爾,對自己的厭惡,卻從未離開過,一但事情不順他意,他便受到極大的打擊,不是逃跑就是躲入自我厭惡的窠臼中。
  直到後來霍爾遇見了蘇菲,蘇菲讓他找回了自己的心,他擁抱了自己對於戰爭的害怕,從此他有感覺了,恐懼、不安、焦慮種種脆弱回到了他的生命之中,但也因此,霍爾更能夠勇敢,因為這些脆弱驅使他能夠去實踐行動。當蘇菲破除了魔法,讓霍爾的心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體裡面。
  霍爾說:身體重得像石頭一樣。
  蘇菲回說:啊..心臟那麼重啊?
  霍爾自此才對生活真的有了選擇權和創造的能力,他接納了憤怒,所以能與他為非作歹的恩師斬斷關係;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重要人事物的害怕,所以才讓他有能量選擇與喜歡的人在一起。他能夠自由地選擇他想要的關係,而不僅僅是過往的逃跑與躲避,唯有接受並且經驗這些所謂的負面情緒,霍爾才能夠真實存活於這世界上。
  負向情緒,絕對不是失控的野獸,他非常地忠心,為我們而效命,他的暴走通常來自於我們的壓抑。與其壓抑,不如好好擁抱我們生命中的每個感覺,因為每個感覺都沒有對錯。
  美好的負能量,與那些光明面的情緒一樣,都是我們最好的夥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說:「這個社會的本質不適合我們。」 孩子說:「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   11月24日,請為性平教育投下一票。   我們不要讓孩子躲起來,不要再說出這些話,好不好? 希望我們打造一個從跳舞到存活的方式都可以讓人做自己的世界。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你對於那個孩子還有多少的印象呢?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情傷心、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感到快樂,能坦然地愛與相信這世界的良善,你還記得這個孩子嗎?    
  閉上眼睛的世界,看似一片黑暗沉寂,但在入睡之後,大腦卻開始騷動,為我們編織一晚又一晚絢爛的世界和情節,我們稱之為”夢”。好夢、壞夢、各種夢境,我們想懂卻不能懂,卻又忍不住想要知道那些荒謬怪誕的情節
孩子說:「這個社會的本質不適合我們。」 孩子說:「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   11月24日,請為性平教育投下一票。   我們不要讓孩子躲起來,不要再說出這些話,好不好? 希望我們打造一個從跳舞到存活的方式都可以讓人做自己的世界。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你對於那個孩子還有多少的印象呢?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情傷心、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感到快樂,能坦然地愛與相信這世界的良善,你還記得這個孩子嗎?    
  閉上眼睛的世界,看似一片黑暗沉寂,但在入睡之後,大腦卻開始騷動,為我們編織一晚又一晚絢爛的世界和情節,我們稱之為”夢”。好夢、壞夢、各種夢境,我們想懂卻不能懂,卻又忍不住想要知道那些荒謬怪誕的情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反應,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它們就會反覆出現,提醒我們看見並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所謂「負面」情緒,其實是洞察心靈的珍貴鑰匙。不要給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是將它們視為無形心靈的訊息。每一個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在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太極有陰、陽,日子有白天、黑夜,同樣的道理,情緒也有分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而情緒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具有重要的功能,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並提供了應對挑戰和困難的方式 但是,通常當我們一聽到”負面”兩個字,就會立刻出現不好的感覺,甚至想要將相關事物完全消滅,事實上,有負面情緒是正
自然的情緒都對應着潛意識傳遞給意識的重要訊息,真實和自然的情緒才是正能量,被人為扭曲的情緒才是負能量。所謂的正面情緒不一定導致正面行為,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不一定導致負面行為。一個人愈是需要經常遠離它們,這個人的精神力量便愈是脆弱,如果這個人連自身的那些負能量都慣性遠離的話,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精神貧窮。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反應,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它們就會反覆出現,提醒我們看見並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所謂「負面」情緒,其實是洞察心靈的珍貴鑰匙。不要給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是將它們視為無形心靈的訊息。每一個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在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太極有陰、陽,日子有白天、黑夜,同樣的道理,情緒也有分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而情緒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具有重要的功能,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並提供了應對挑戰和困難的方式 但是,通常當我們一聽到”負面”兩個字,就會立刻出現不好的感覺,甚至想要將相關事物完全消滅,事實上,有負面情緒是正
自然的情緒都對應着潛意識傳遞給意識的重要訊息,真實和自然的情緒才是正能量,被人為扭曲的情緒才是負能量。所謂的正面情緒不一定導致正面行為,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不一定導致負面行為。一個人愈是需要經常遠離它們,這個人的精神力量便愈是脆弱,如果這個人連自身的那些負能量都慣性遠離的話,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精神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