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自學不教與不能教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他明確的讓小孩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該怎麼學就怎麼學,至於爸媽的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一家人分工合作,減少很多親子教與學的衝突
    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的確,身為自學生的老師,爸媽自覺有很大的責任,必須親自完成許多教學的工作,才不會耽誤了小孩的終身大事。於是很多爸媽會很積極地參加親職進修班、家長成長課程、讀書會⋯做為自學家長的在職訓練。
    我們也是這樣ㄧ路走來,這要非常感謝各個教育團體給予家長許多協助和鼓勵,我們才能在短期內快速的成長。但在參與這許多的父母成長課程後,我們同時也深深地感覺到,雖然社會對教育的定義逐漸多元開放,許多教養的理論還是很需要經過個別的整理內化之後,才能快速上手,真正適用於親子互動的現場。
    比方說,我們家就不曾想要將品格和道德做為一個主題,來做為教學課程。原因在於,我們認為華人社會總是要強調孝順和慈愛,當成ㄧ個非常重要的倫理議題。在西方社會則認為,親情是發乎自然天性,禮儀是合乎平等心而行諸於外的行為,並不特別需要強調,這樣的作法正好呼應了道家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至深至微的道理是沒有辦法用語言文字加以定義,更不是用道德規範來教學,而是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可以強加干預,應該做的倒是去除環境的不平等、人為的介入,也就是「自由、平等、博愛」,這些給予每個人公平選擇、成長空間的人道精神。
    所以與其說花費時間在教學上,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氣力在革除自己從小習慣比較、習慣被動的思維,檢視爸媽在權力位置轉換後,是否還記得自己童年時無從選擇、渴望自由的那種心情。
    我們不應該默許政府以國家公器劫掠特定人的土地、話語、自治權,再以管理、經濟強者的身分去「救贖」這些受害者,或是假推動公益事業為名,以消費弱勢族群、消費無私奉獻的合作團隊為實,來成就某些個「公益領袖」、「志工菁英」的風氣,這種教育更是一整個欺世盜名的荒謬。
    真正的平等要像許多公益平台(例如均ㄧ教育平台)一樣,從致力於教育資源分配的平等出發,協助學生站在公平的機會上受教。或是像臉書也突破了媒體的壟斷,讓個人有快捷便利的自媒體,為弱勢發聲。
    這是個翻轉話語權、主控權的資訊時代,同樣的,爸媽也不應該認為自己可以為孩子做好所有的選擇,替孩子負全部的責任。獨立自主,本來就是要從小能夠真正的為自己做一些決定,直到完全可以自我負責。
    那自學是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教、也不能教?
    當然不是。看似不教,其實是因為有所教、有所不教。
    我們只有被自學生要求幫忙時,才會開始評估是否應該幫忙,這樣才不會被孩子們依賴;不想當孩子的豬隊友,必須了解孩子卡住的點要如何突破,延續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及時幫對了忙,對孩子的學習才是有貢獻。
    爸媽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無所不在,也不因為存在而感到多餘。那麼孩子就能向綠葉一樣自行光合作用,自在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