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有實際募資經驗、也寫過數十件收購/股份轉換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的創業者兼會計師,常常有人問本文作者應該如何評估公司價值。於是在這裡提供兩種簡單的方法,協助非財務背景的創業者有些基本概念。
身為一個有實際募資經驗、也寫過數十件收購/股份轉換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的創業者兼會計師,常常有人問我應該要如何評估公司價值。
不過我先聲明,自己沒有待過創投、對於他們怎麼評估公司價值只知皮毛,對於無形資產鑑價也不瞭解;但希望透過以下介紹的評價基本概念,讓大家對於自己的身價有進一步的認識。
依照筆者自己的習慣,會先從舉個例子開始,這樣比講理論容易理解。以下就借用朋友「傘王」的名字舉例,但數字全部是捏造的,千萬不要信以為真。
作者註:請注意,本文介紹的評估方式可能不適用於新創公司、也不見得適用於雲端軟體之類的創新商業模式。
案例背景說明
故事開始,傘王做雨傘零售已經十年了,2017年實際及2018年預計的損益狀況如下:
為了方便說明,這是經過大幅簡化的數字;同時也假設每家店的營收一樣、而且年初就開店。
第一種思考方式:獲利 x 5–10倍(本益比)
現在,若有人想要買傘王整間公司、並且連人一起打包帶走,傘王該開價多少?
通常在這個時候,我會先建議請對方開價;如果是專業投資人,自然會派出團隊來實地查核,評估傘王到底值多少錢。但創業者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即使對方開了價,也不知道是否合理。
在這裡,我提供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考方式: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
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