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觀點」系列:請盡量不要用因果業報來論人論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人身心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光以醫學度角來看,可能的原因就能用掉一張A4大小的紙,甚至更多!可是一些佛教徒不知哪來的自信,憑著佛經上的支言片語,就認定:個別或是一些身心障礙人士,他們前輩子造了業,於是今世今世就承受某些果報。這種認知模式就好像一個醫學門外漢,憑著一本疾病手冊,就把一個正在激烈咳嗽的人當作肺癌患者,然後斷言對方過去吸煙、生活作息不正常……以至罹患癌症。

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神通。如果連某位身心障礙人士一小時前做的事情,我們都盲然無知了,怎麼知道人家前輩子做了哪些好事、壞事呢?何況一個人的因果業報,往往牽涉他人,那位身心障礙者跟照護他的親友,究竟是什麼關係?是冤親債主對欠債者的關係呢?是靈性較高者與靈性較低者一同轉世,兩人名為親友,實為師生關係,彼此的相處其實是一場教導/學習的過程?還是他們這輩子偶然相遇,才正要開展延續好幾個來世的複雜因果關係?

我們絕大多數人根本無從辨認!一張嘴就斷言人家的身心障礙是前世的業報,這是非常冒失又無禮(也是無理)的行為;雖然無意歧視,卻可能造成人家及其親友的不快及誤解。由「因」推斷「果」,比較容易,但由「果」倒推回「因」十分困難;一個「果」往往是眾多的「因」造成,哪幾個「因」是關鍵?這些「因」當中,哪兩三個決定了他/她現在的樣貌……現實中,99%的人是不可能在極短或極有限的相處時間內,就從別人當前的身心障礙及遭受的苦難,正確倒推對方前世、前前世……甚至幾世以前所種的惡因,即使是極端神準的通靈人,恐怕也沒有光看人家一眼,就了然於心的本事。

因果關係在西洋哲學領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不論是自然界還是人世的因果關係,從古至今,不乏專家學者耗費大量時間思考、論辯,提出各式各樣的因果論,早在兩三百年前,幾位哲學家提出的因果論,已經精細到遠遠超出21世紀初絕大多數台灣人所能思考的極限。在因果業報世界觀為主流的印度文化圈,哲人僧侶對此也思考頗多,我不知道是不是中華文化籠罩的地區,歷來文士、僧侶沒有深入思考、論辯萬事萬物的因果關係,人們對因果關係的思考普遍粗淺,甚至一蹋糊塗;於是從古至今,佛、道、一貫道、民間信仰等人士捏造、濫用、輕易套用因果業報、因果報應……解釋許多現象,或針對某人、某一群人作道德評判的準則,多數人似乎不會感到不安,或是認為「這是不對的!」,於是聽任他們……尤其是一些比較迷信的佛教徒、通靈人、神棍,以及所謂的「上師」、「活佛」夸夸其談,甚至搞出許多莫名其妙的事……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原因造成的?

總之,我們盡量不要斷言人家的身心障礙,或是當前不幸、痛苦的現象是什麼什麼的「報應」或「業報」,這樣就不會傷害別人的自尊,也比較不會為自己招來怨恨與誤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5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0/02/26
張開基「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上、下冊,宇河文化 書有兩冊。張開基認為佛教立基在「因果」、「業報輪迴」,但是「因果」渺茫難知,「業報輪迴」經自己長期研究,極有可能是人為機制,而不是自然律,因此他在此書批判佛教,說明佛教哪裡違背自然生態原則,哪裡難以自圓其說。  
Thumbnail
2020/02/26
張開基「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上、下冊,宇河文化 書有兩冊。張開基認為佛教立基在「因果」、「業報輪迴」,但是「因果」渺茫難知,「業報輪迴」經自己長期研究,極有可能是人為機制,而不是自然律,因此他在此書批判佛教,說明佛教哪裡違背自然生態原則,哪裡難以自圓其說。  
Thumbnail
2020/02/21
這篇文章僅提供給有心改革佛教、未來想撰寫宗教評論的人。虔誠的佛教徒,點閱前,請審慎考慮!至於反佛教、想看佛教出包的人……請至其他相關論壇、臉書社團,那裡比較能夠滿足您的情感需要與娛樂需求,這是一本語氣比較嚴肅的書。
Thumbnail
2020/02/21
這篇文章僅提供給有心改革佛教、未來想撰寫宗教評論的人。虔誠的佛教徒,點閱前,請審慎考慮!至於反佛教、想看佛教出包的人……請至其他相關論壇、臉書社團,那裡比較能夠滿足您的情感需要與娛樂需求,這是一本語氣比較嚴肅的書。
Thumbnail
2018/12/21
歐美、日本等國對印度佛教的歷史研究,不論考古還是文獻解讀,將逐漸讓一個東亞各國佛教徒千百年來習以為常的信念瓦解,那就是:東亞各國不少佛教徒會將大、小乘佛教的經典,當作是釋迦牟尼悟道以後所有言論的總和……
2018/12/21
歐美、日本等國對印度佛教的歷史研究,不論考古還是文獻解讀,將逐漸讓一個東亞各國佛教徒千百年來習以為常的信念瓦解,那就是:東亞各國不少佛教徒會將大、小乘佛教的經典,當作是釋迦牟尼悟道以後所有言論的總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前二世是修行人,累積了不少福報。前世因福報滿滿,為所欲為,不知因果的可怕,造作不少惡毒的事,所以本世遇到的至親友人,幾乎都是前世被我傷害過的人。世俗人眼裡的父母、兄長,理該對我疼愛有加,但他們前世都是被我傷害過的人。俗話說「仇人見面,份外眼紅」,雖然投胎轉世前都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前二世是修行人,累積了不少福報。前世因福報滿滿,為所欲為,不知因果的可怕,造作不少惡毒的事,所以本世遇到的至親友人,幾乎都是前世被我傷害過的人。世俗人眼裡的父母、兄長,理該對我疼愛有加,但他們前世都是被我傷害過的人。俗話說「仇人見面,份外眼紅」,雖然投胎轉世前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不信有前輩子欠債的事」,這是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時聽到的一句話。其實朋友的想法和很多人一樣,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怪罪周遭的人事物。遇到問題時,總覺得是別人的錯。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若不能「明因識果」,一味的執著於個人的立場和想法,往往原本的問題沒有解決,甚至又衍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不信有前輩子欠債的事」,這是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時聽到的一句話。其實朋友的想法和很多人一樣,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怪罪周遭的人事物。遇到問題時,總覺得是別人的錯。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若不能「明因識果」,一味的執著於個人的立場和想法,往往原本的問題沒有解決,甚至又衍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今日來了一對年長的夫妻,丈夫得了阿茲海默症,脾氣易怒,會對妻子惡言相向。佛菩薩開示:「妻子過去世曾經傷丈夫致死,故遭此報。」 妻子長年睡眠品質不好,從30歲之後,就十點入睡,凌晨兩點起床,飽受失眠之苦,經佛菩薩開示:「是外靈干擾,還有肉體因素。」 開示完之後師姐跟我分享,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今日來了一對年長的夫妻,丈夫得了阿茲海默症,脾氣易怒,會對妻子惡言相向。佛菩薩開示:「妻子過去世曾經傷丈夫致死,故遭此報。」 妻子長年睡眠品質不好,從30歲之後,就十點入睡,凌晨兩點起床,飽受失眠之苦,經佛菩薩開示:「是外靈干擾,還有肉體因素。」 開示完之後師姐跟我分享,他
Thumbnail
命運,這個用詞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消極面對生命的說法,然而在個人認知裡認知命運,也就是所謂的因果,是一個給予自己積極改變的機會和動力,是正向改革自己生命軌跡的機會,能夠讓人在所有選項裡面選擇最好的那一條路徑。然而人生歷程當中經常會有很多難解、痛苦、困惑的時候,感受到的煩悶苦痛就是還業的過程。 有些人
Thumbnail
命運,這個用詞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消極面對生命的說法,然而在個人認知裡認知命運,也就是所謂的因果,是一個給予自己積極改變的機會和動力,是正向改革自己生命軌跡的機會,能夠讓人在所有選項裡面選擇最好的那一條路徑。然而人生歷程當中經常會有很多難解、痛苦、困惑的時候,感受到的煩悶苦痛就是還業的過程。 有些人
Thumbnail
上一話談到人生的基礎劇本 是由累世的業力所造成的, 並且菩薩會透過給予機會, 來改編你的人生劇本。 一般人心裏可能會有疑問, 我是好人,我也做好事, 但是為什麼所有惡運都會發生在我身上? 小時候父母偏心、 考試考不好、談戀愛被劈腿、 老闆看我不順眼、 結婚後被小孩氣個半死, 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 我
Thumbnail
上一話談到人生的基礎劇本 是由累世的業力所造成的, 並且菩薩會透過給予機會, 來改編你的人生劇本。 一般人心裏可能會有疑問, 我是好人,我也做好事, 但是為什麼所有惡運都會發生在我身上? 小時候父母偏心、 考試考不好、談戀愛被劈腿、 老闆看我不順眼、 結婚後被小孩氣個半死, 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 我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媽媽最近跟我說,她市場的一位原住民友人命蠻苦的。以前這位友人嫁給她老公時,因為她老公長期喜歡賭博,那位原住民友人最終選擇跟老公離婚。過了幾年,跟她相依為命、感情最好的兒子卻生病過世。她的前夫也在多年後罹癌,她選擇回去照顧前夫,跟前夫和女兒住在一起。她的前夫後來好起來,不料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媽媽最近跟我說,她市場的一位原住民友人命蠻苦的。以前這位友人嫁給她老公時,因為她老公長期喜歡賭博,那位原住民友人最終選擇跟老公離婚。過了幾年,跟她相依為命、感情最好的兒子卻生病過世。她的前夫也在多年後罹癌,她選擇回去照顧前夫,跟前夫和女兒住在一起。她的前夫後來好起來,不料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造的業多,紀元轉換業力都會來討報,要有耐心和恆心一條一條解套。」 曾有師兄姐說過,會來到精舍的人,通常都是業障深重的人,起初自己還不這麼覺得,這輩子沒做什麼壞事,怎麼會業障深重呢?但隨著開示出來的業障越來越多,還有看了很多師兄姐的分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造的業多,紀元轉換業力都會來討報,要有耐心和恆心一條一條解套。」 曾有師兄姐說過,會來到精舍的人,通常都是業障深重的人,起初自己還不這麼覺得,這輩子沒做什麼壞事,怎麼會業障深重呢?但隨著開示出來的業障越來越多,還有看了很多師兄姐的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