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平凡中的不平凡:《懶得教,這麼辦》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盧駿逸要出新書了,哇,我大喜。

不過,在說駿逸之前,先說說我的書櫃好了。

身為文字工作者,我的書櫃基本上是長年瀕臨土石流的狀態,後來實踐了斷捨離哲學之後,我開始定期讓這些土石流適度洩洪,也就是說每隔一個月,我就會捐出、回收,或是轉賣一部分我用不上的書籍。

其中我最先丟掉的,就是育兒書,不管是百歲醫生還是親密育兒還是一百種讓你小孩變超人的嬰兒副食品,都在第一時間就斷捨離之列,唯一留下的只有潘蜜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的《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好笑了,對於各種當代教養神經質的嘲諷無懈可擊,我到現在也還會拿出來笑一下。

噢,還有,杜克曼那本書的書名,跟駿逸這本的長度有得拚,大概是寫讀書心得時會寫到翻白眼的長書名。

  • 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加上副標真的長到炸。

我想說的是,那些被我丟棄的書都有一個特點,都在闡述一個單純、淺薄的價值:「我把我的孩子教得好棒!」(而妳沒有,所以該死的最好馬上掏錢把這本書買回家。)

我的孩子蘑菇出生時,我非常害怕,因為我不知道怎麼面對這個人,她會喜歡我嗎?她會憎恨我嗎?我該如何當一個母親呢?因為我知道有些母親是不太適合當母親的,我好怕啊,所以我買了各種教派的育兒書。

那些信仰教條互相矛盾、採用不精確的數據、引述相悖的宗教看法,就是沒有好好地去談:照顧小孩的人和小孩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只有各種祈使句:「妳應該……」「妳最好……」「如果要成為成功的母親,妳得要做到……」這些指令書如洋芋片般容易下嚥,他們造成的不良影響如脂肪也難以從身上消除,後來我把他們全部丟進回收桶,對我浪費了那麼多金錢時間感到無限悔恨。

  • 宅編:所以駿逸上次寫說「其實我建議大家把教養書都燒掉。包括我即將要出的那本。」不過宅編是建議,讀者先把駿逸這本買回家看過再決定要不要燒啦。(?)

不過,駿逸的書,不是那種會被我丟進回收桶的書,因為這本書不是洋芋片。二〇一六年開始,駿逸在 SOSreader(也就是現在的 Vocus 方格子)上開始連載一系列文章,其中也包含了他與伴侶阿虎帶自己的小孩阿果成長的故事。駿逸的文字有種《銀河便車指南》的特質,我常常覺得他的專欄上面應該要有一個大大的LED招牌,上面寫著:「別慌!」

raw-image

文章裡面沒有任何祈使句型,駿逸的教育法看似什麼都不做,但是那個「不做」「不教」「不堅持」的背後,有著百轉千迴的自我省視,有各種不厭其煩的對話再對話。駿逸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將這些說起來其實非常枯燥的哲學思辨,詳細記錄下來。其中,他尤其注重親子間的權力分配,大人可以強迫小孩嗎?大人可以騙小孩嗎?說起來,人類社會的形成,原本就是一場精密複雜的權力分配啊。

所以,駿逸不把孩子當成幼稚的個體,而是把孩子視為社會的一分子,也就是「人」來思考。從一開始就把盧果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並且盡可能找到、趨近這個人的語言,摸索出一起相處、前進、成長的道路,這看似平凡、什麼也不做的「自學」,所花費的時間與心力,遠超過任何課程能夠給予的。

當然,這其中孕育出的親情,也是難以言喻的深厚。

  • 宅編:偷偷告訴大家其實這裡有很多試閱內容……

我們何其幸運,可以透過這本書,觀看大人與孩子的奇幻自學旅程,細讀這個大人在一路上的求生筆記中,記載著那些平凡相處的不平凡:小至要不要讓孩子咬拖鞋、大至一個家庭的金錢預算究竟該如何分配,都充滿智慧。讀駿逸的書讓我想起娥蘇拉.勒瑰恩的《地海系列》小說或是《綠野仙蹤》,也重溫了自己成長中的那些懵懂、無解的難題,我們都在找回自己失落的真名,都是需要腦袋的稻草人、尋求勇氣的獅子、渴望擁有一顆心的錫人,以及,想回家的桃樂絲。

那麼,翻開這本書吧,歡迎回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家欣的沙龍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潘家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1/19
好的,不知不覺我就這樣默默地超過了整個不購物計畫的期限,一年過去了,然後又過了72天。來說說執行的心得吧,當365天期限貼近時,我並沒有「好棒喔要解禁了我要大買特買」的感覺。我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買」,比較像是修正我之前的購物行為,換成是「非常必要才買」。
Thumbnail
2019/11/19
好的,不知不覺我就這樣默默地超過了整個不購物計畫的期限,一年過去了,然後又過了72天。來說說執行的心得吧,當365天期限貼近時,我並沒有「好棒喔要解禁了我要大買特買」的感覺。我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買」,比較像是修正我之前的購物行為,換成是「非常必要才買」。
Thumbnail
2019/08/20
蘑菇開始上幼兒園了,第一天表現極為驚人,一下車就說:「哇噢〜好多小朋友喔!」然後頭也不回地進教室玩。我心想,哇噢〜我出運啦!誰知道蘑菇竟然是這種灑脫到不行的天才兒童呢?不過,好景不常……
Thumbnail
2019/08/20
蘑菇開始上幼兒園了,第一天表現極為驚人,一下車就說:「哇噢〜好多小朋友喔!」然後頭也不回地進教室玩。我心想,哇噢〜我出運啦!誰知道蘑菇竟然是這種灑脫到不行的天才兒童呢?不過,好景不常……
Thumbnail
2019/06/25
笨蛋如我,發現了避免衝動購物的實用技巧,那就是「推遲兌現」。推遲購物行為兌現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好好過濾想法:「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過了半年都沒買我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吧?」
Thumbnail
2019/06/25
笨蛋如我,發現了避免衝動購物的實用技巧,那就是「推遲兌現」。推遲購物行為兌現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好好過濾想法:「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過了半年都沒買我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昨晚,我用盡洪荒之力 才勉強搞定甜甜的功課😭 當父母真的好難啊!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之前的教養經驗,完全無法複製 趁著今天孩子們讀整天 我繼續在書中尋找教養的解方 讀的書是#簡單父母經 會想讀這本書是因為 聽了XUAN 劉軒 的 Podcast 他在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EP210
Thumbnail
昨晚,我用盡洪荒之力 才勉強搞定甜甜的功課😭 當父母真的好難啊!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之前的教養經驗,完全無法複製 趁著今天孩子們讀整天 我繼續在書中尋找教養的解方 讀的書是#簡單父母經 會想讀這本書是因為 聽了XUAN 劉軒 的 Podcast 他在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EP210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2010年我去高雄旅行時,偶然在誠品書店看到一本叫做《樂當幸福不良媽媽》的書,被書名吸引了,坐下來看了大半本書,深感震撼。當時我還未當媽,其實沒必要買育兒書,於是將書放下,但想著想著,離開書店前還是乖乖付錢將書帶回家。 回家後靜下來看完《樂當幸福不良媽媽》,沒被作者反傳統的想法嚇倒,反而深受啟發,
Thumbnail
2010年我去高雄旅行時,偶然在誠品書店看到一本叫做《樂當幸福不良媽媽》的書,被書名吸引了,坐下來看了大半本書,深感震撼。當時我還未當媽,其實沒必要買育兒書,於是將書放下,但想著想著,離開書店前還是乖乖付錢將書帶回家。 回家後靜下來看完《樂當幸福不良媽媽》,沒被作者反傳統的想法嚇倒,反而深受啟發,
Thumbnail
從小妞(我女兒)一出生到現在5歲多,我其實沒有太倚賴教養書,我這裡所說的教養書比較偏向幾歲的孩子該會什麼?該怎樣怎樣的這種書籍. 或許是我本身比較反骨,也或許我覺得那類的書籍比較像是統計出來的常態行為,因為我想的是如果我的孩子跟一般孩子各時期發展狀態不同?所展現的天分不同?或是比較弱的技能比不上教
Thumbnail
從小妞(我女兒)一出生到現在5歲多,我其實沒有太倚賴教養書,我這裡所說的教養書比較偏向幾歲的孩子該會什麼?該怎樣怎樣的這種書籍. 或許是我本身比較反骨,也或許我覺得那類的書籍比較像是統計出來的常態行為,因為我想的是如果我的孩子跟一般孩子各時期發展狀態不同?所展現的天分不同?或是比較弱的技能比不上教
Thumbnail
知名親職作家番紅花所寫,提供許多分數以外觀點的親職書,我相信這本書能帶給父母不同的視野與提醒,故不在這裡寫上自己的感想,作家所言不一定適合自己家庭,只要擷取認同且適合的,客製化養育家中的孩子,每個孩子就能長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知名親職作家番紅花所寫,提供許多分數以外觀點的親職書,我相信這本書能帶給父母不同的視野與提醒,故不在這裡寫上自己的感想,作家所言不一定適合自己家庭,只要擷取認同且適合的,客製化養育家中的孩子,每個孩子就能長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接到駿逸新書的封面繪畫委託時,我正在截稿死線的死線的死線(無限循環)上。可是,是偶像盧駿逸欸!這可是台灣教養界的生理男性代表啊(黃姓醫師是網美不算)現在不接,萬一以後沒有第二本怎麼辦?所以,我接!
Thumbnail
接到駿逸新書的封面繪畫委託時,我正在截稿死線的死線的死線(無限循環)上。可是,是偶像盧駿逸欸!這可是台灣教養界的生理男性代表啊(黃姓醫師是網美不算)現在不接,萬一以後沒有第二本怎麼辦?所以,我接!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傳達給父母或照顧者們的,並不是我們多會教,反而是「像我們這麼誇張都沒什麼教,你們也許不用這麼焦慮。」像我們這樣,努力對抗教養焦慮,把教東教西的力氣省下來,用在惜惜小孩上,最後長出來的阿果,就是一個值得我們無條件去愛的人,而他也是那麼無條件地愛我們。也許你也可以試試。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傳達給父母或照顧者們的,並不是我們多會教,反而是「像我們這麼誇張都沒什麼教,你們也許不用這麼焦慮。」像我們這樣,努力對抗教養焦慮,把教東教西的力氣省下來,用在惜惜小孩上,最後長出來的阿果,就是一個值得我們無條件去愛的人,而他也是那麼無條件地愛我們。也許你也可以試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