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那一段:
我建議協力的教育者跟媽媽們不要再去追問理由,也不要再反駁孩子的理由跟決定,以免小孩排擠人排擠得越來越有道理、越來越理直氣壯。
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文中用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第一篇中的觀點:「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來建議教育者不要在與孩子的對話中去尋找理由,以及反駁孩子的理由,或者試圖用講道理來說服小孩,攻破小孩的防衛。
某部分來說,我認同「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的觀點。但真的在教育現場中,教育者去協助小孩的模式,即便是同樣的問句,也有可能是陪伴,建立連結和陪同梳理的過程,而不是為了千方百計的攻破小孩的防衛。前者可以引導孩子慢慢的情緒緩下來,理智回來,同時練習看到事情的全貌,理解衝突中,另一方的狀態。當然,後者也時常在教育現場出現,結果就是導致小孩逃避討論,也逃避面對自己的問題。
但我認為這兩者的區別,關鍵其實在於教育者高度的自我覺察,以及對孩子的了解。而不是單純依靠追問的語句,句式來去判斷。
在親子共學的教育現場裡,孩子多為學齡前的幼兒,衝突發生後,我們會與孩子核對。核對有很多層次,情緒的,事情的。小的孩子,因為對情緒的認知還在建構和發展,所以我們仍然會提供情緒的詞彙,描述,作為拓展的空間,同時一起找尋感受情緒,度過情緒的辦法。也會提供對事情的猜測,給出選項而非開放式問答,具體依據衝突的情景和孩子的能力,有的孩子有辦法講完整的事情,有的孩子是斷續的,當然事情可能會因為核對的方式而走向不同的面向,但只要孩子說出的話,我們都會相信是真的。事情的梳理會一併進行,情緒事情兩者並不會完全分隔。因為衝突之中,這兩者本就是攪在一起的。我們也會問理由,孩子也可能給出千百種理由,我們也會順著孩子給的理由去聊,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建立連結,陪他梳理。身為親職與教育者,也能猜測孩子給出的答案是真實的,還是在逃避,但我認為知道他在逃也沒什麼不好,順著理由去,並不一定會鞏固小孩排擠人,也不一定會造成小孩越來越理直氣壯。
這過程中的大人,遵循的原則是:相信孩子講的每一句話。
以我身邊的例子來說,的確小孩會有不想面對而搪塞理由,我們並不會覺得追問理由是一種鞏固,相反,本著相信孩子的態度,這些慢慢的將事情順下去,也能讓孩子的心情漸漸地平靜下來。等待她真的願意面對的時候,我們會再陪同一起。陪了2年多的孩子,如今四歲多,已經能互相講清楚自己的狀態,同時在大人核對給出的選項是錯誤的時候,也會直接的反駁。他們對自己的情緒非常清楚,同時情緒仍然在的時候,也能一併進行討論和梳理,這是我以前也不敢相信的,可是的確孩子們就是這個狀態。
回到強納森.海德特的觀點,作為一個傾向自由主義的人,他的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也並不是讓我們摒棄理性好邏輯,而是讓我們有自省,人幾乎都是先站了某個立場,才開始構思和為自己辯護。那麼就更加應該試著去理解其他人,尤其和自己不同立場的人是如何做決定的,並且更加珍惜理性與邏輯的可貴。絕對不是摒棄理性與邏輯。這也是為何,我認為不應該懼怕去與孩子核對和談話。
我認為與其請家長和教育者不要追問理由,以免形成壓迫,不如提供他們可以自我覺察和練習的途徑和方式,比如多紀錄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試著重新建構與人溝通的模式,練習我訊息,練習非暴力溝通,等等。這些資源網絡上也提供的很多。這也是我認為如今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非常需要的,不論我們是不是從事教育,人的自省,自知,破除自戀與盲目,都應該是我們去練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