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倒數23天-做人不容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陣子提離職後,因為我部門主管也有意離開的關係,老闆有詢問我意願,是否願意擔任新職務,雖然不是頂主管的位置,但某個程度上,就是接管我現在的部門,當時我們談了一些部門現況、公司運作方向和過去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的展望,我終究是拒絕了,但聽到了一些真心話。最近和部門主管常聊天,也會聊到一些現況、生涯規劃或是待人處事各方面的看法。
老闆和部門主管,是合夥人的關係,其實從言談間,常常可以感覺出他們價值觀的不同,還有談及彼此時,對對方都有一些輕鄙的意味,一個人覺得對方過時、陳舊,卻常因為接收一些訊息而沾沾自喜;而另一個人,覺得對方守舊、封閉,不願意學習新技能,這樣的人生階段,卻只能用同一種方式謀生,很可悲。
看著他們倆,我心裡就在想,到底怎麼樣,才算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或是才能適當建立品牌、公司形象?如果說,已經在那個年紀、已經爬到了那個位置,還是常常可以說出充滿主觀意識的話,那一個人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就事論事、不情緒化?
看著這般光景,我只能把這樣事件當作一個警惕,若要發布一個訊息,內部得先取得共識,把自己人的核心和力量集中,對外口徑才能一致,不只是指公司內對外,做決策的人之間沒有共識,執行的人也很難做事,也會分化組織內部,變成黨派;不管什麼時候,講話或是現在發文用詞都要小心,但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說出的一句話,會在別人心裡怎麼發酵,所以要對自己的意識形態有警覺,如果你是常常心裡是在抱怨的或是充滿批評的,然後只有在每次說話時告訴自己,我不能說哪種話,最後就很有可能,你只是把你心裡想的修飾了一下,但還是帶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而不自知。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能完完全全的說服自己,我是這麼想的,而不是口是心非。
當一個人,這輩子有好多的學分要修,有時遇到臨時的大考,或是交作業的時刻,即便過了,也不代表技能get,所以啊!常常思考、反省是很重要的,當人真的好類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7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shley 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2018年初及年尾各看了一場五月天的演唱會後,遠本就蠻喜歡五月天的我,更是對他們瘋狂著迷,原本只是會哼哼他們的歌,喜歡他們的詞句中,讓人有共鳴,現在我會想知道他們背後的故事,20年來經歷過了什麼事
網路的資訊已經不能用只用日趨發達來形容了,各種自媒體或者是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媒體,每天的訊息量,如果印出來,大概會把這個地球淹沒,所以只要手上有手機,你隨時都可以看到,哪個地方又發生了什麼事。而又因
昨天花了一點時間,把這陣子想在2019做到的事情做一個整理,然後條列下來,寫在自己的手帳本上,雖說是正式定調,但也不是多正式啦,就是把他更清楚的條列出來,好讓我之後規劃的時候,可以有個依據! 昨天列了
最近受到了一個說書Youtuber的啟發,她是一個上班族,但她每週更新影片,一週看一本書,強大的執行力,真的是讓我很佩服,她自己在2018年訂下了一年50本書的目標,原本所有人都不看好,因為她還要上班
之前常常想,每次週五都很晚睡,隔天起床已經中午,吃完飯,一天的時間也就差不多過了,假日的時間就所剩無幾,總覺得想改變這件事情,但2019的第一個週五,直接破功,因為公司提供的晚餐實在難以下嚥,只吃了一
最近的生活上,做了一些改變,固定寫日記,雖然是隨意寫寫的流水帳,並沒有規劃組織的亂寫,純粹抒發心情,也沒有特別公開給所有人;每天睡前或早晨醒來時練習冥想;也開始讀好久沒碰的英文,這些改變就好像一個又一
自從2018年初及年尾各看了一場五月天的演唱會後,遠本就蠻喜歡五月天的我,更是對他們瘋狂著迷,原本只是會哼哼他們的歌,喜歡他們的詞句中,讓人有共鳴,現在我會想知道他們背後的故事,20年來經歷過了什麼事
網路的資訊已經不能用只用日趨發達來形容了,各種自媒體或者是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媒體,每天的訊息量,如果印出來,大概會把這個地球淹沒,所以只要手上有手機,你隨時都可以看到,哪個地方又發生了什麼事。而又因
昨天花了一點時間,把這陣子想在2019做到的事情做一個整理,然後條列下來,寫在自己的手帳本上,雖說是正式定調,但也不是多正式啦,就是把他更清楚的條列出來,好讓我之後規劃的時候,可以有個依據! 昨天列了
最近受到了一個說書Youtuber的啟發,她是一個上班族,但她每週更新影片,一週看一本書,強大的執行力,真的是讓我很佩服,她自己在2018年訂下了一年50本書的目標,原本所有人都不看好,因為她還要上班
之前常常想,每次週五都很晚睡,隔天起床已經中午,吃完飯,一天的時間也就差不多過了,假日的時間就所剩無幾,總覺得想改變這件事情,但2019的第一個週五,直接破功,因為公司提供的晚餐實在難以下嚥,只吃了一
最近的生活上,做了一些改變,固定寫日記,雖然是隨意寫寫的流水帳,並沒有規劃組織的亂寫,純粹抒發心情,也沒有特別公開給所有人;每天睡前或早晨醒來時練習冥想;也開始讀好久沒碰的英文,這些改變就好像一個又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主管的期待有時可能會出乎意料。透過與主管的一場談話,藉機反思了自己未來在工作中應該調整的策略,以適應團隊文化和期待,更有可能成為升職加薪的關鍵。
主管離職前,特地強調:「別怪我說的直接。我是因為有能力,所以能這樣想換工作就換,並且換到自己理想的公司,但你們都能力不足,所以只能繼續待著現在這家公司和現在的職位,想換工作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後續又補充:「你們加油啊,雖然現在能力不足,但如果持續精進自己,未來就能變得跟我一樣強。」
2024年已經進入12月,我的離職日也開始最後倒數計時,新生活模式即將啟動。
Thumbnail
這陣子一直狂發工作上的不愉快,先謝謝大家不斷的鼓勵我、同時謝謝大家願意看我的抱怨文。 先跟大家說聲最新近況就是:我只做到這個月啦~ 你們一定又會發現怎麼上一篇才說做到12月底,怎麼今天又宣布做到這個月?到底是做到那時候啊!?? 好啦!這次真的是最後一次了,這個月就好了。 我決定放過自己不在
Thumbnail
最近,任職於企業的資深工作者來找我諮詢,不懂每次為什麼主管或老闆,每次都不把話說清楚,還朝夕令改,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不說,還造成團隊間的衝突。 你也遇到這些問題嗎?或許,可能是雙方的需求或關注不同,我們先來看看雙方的立場: 【主管立場】 靈活性:面對的情況複雜多變,模糊的指令,可因應不同
Thumbnail
怎麼好好的分手,關於跟公司的分手,也就是離職,可以怎麼做,做些什麼,也算意外地近期兩份工作都比自己預期做得更短,所以就當個紀錄跟經驗。   #離職的心情 多數人應該不是一開始進公司就想著離職,假如是,那也是因為想要完成某一段的經歷或是專案再離職。具備這樣的認知,之於公司如果是個人才,就
這是我去年跟老闆坦白想轉崗時,他的第一反應。我心裡一沉,明白這場對話註定不會愉快。 其實,我在這個部門已經待了三年。從一個懵懂的應屆生,成長為團隊的得力幹將。老闆對我寄予厚望,常常在會議上表揚我,還暗示過要提拔我。 但隨著時間推移,我越發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焦慮。每天的工作雖然得心應手,卻
Thumbnail
在我的職場生涯中,有一次衝動離職的經歷,這段經歷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和寶貴的成長。以下是我那段時期的詳細經歷。 衝突與離職 由於與上司理念不合,我和上司在工作上起了許多衝突。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處理事情和溝通的方式都有問題,確實應驗了一句諺語:“一個巴掌拍不響”。隨著衝突的累積,我最終選擇了離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主管的期待有時可能會出乎意料。透過與主管的一場談話,藉機反思了自己未來在工作中應該調整的策略,以適應團隊文化和期待,更有可能成為升職加薪的關鍵。
主管離職前,特地強調:「別怪我說的直接。我是因為有能力,所以能這樣想換工作就換,並且換到自己理想的公司,但你們都能力不足,所以只能繼續待著現在這家公司和現在的職位,想換工作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後續又補充:「你們加油啊,雖然現在能力不足,但如果持續精進自己,未來就能變得跟我一樣強。」
2024年已經進入12月,我的離職日也開始最後倒數計時,新生活模式即將啟動。
Thumbnail
這陣子一直狂發工作上的不愉快,先謝謝大家不斷的鼓勵我、同時謝謝大家願意看我的抱怨文。 先跟大家說聲最新近況就是:我只做到這個月啦~ 你們一定又會發現怎麼上一篇才說做到12月底,怎麼今天又宣布做到這個月?到底是做到那時候啊!?? 好啦!這次真的是最後一次了,這個月就好了。 我決定放過自己不在
Thumbnail
最近,任職於企業的資深工作者來找我諮詢,不懂每次為什麼主管或老闆,每次都不把話說清楚,還朝夕令改,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不說,還造成團隊間的衝突。 你也遇到這些問題嗎?或許,可能是雙方的需求或關注不同,我們先來看看雙方的立場: 【主管立場】 靈活性:面對的情況複雜多變,模糊的指令,可因應不同
Thumbnail
怎麼好好的分手,關於跟公司的分手,也就是離職,可以怎麼做,做些什麼,也算意外地近期兩份工作都比自己預期做得更短,所以就當個紀錄跟經驗。   #離職的心情 多數人應該不是一開始進公司就想著離職,假如是,那也是因為想要完成某一段的經歷或是專案再離職。具備這樣的認知,之於公司如果是個人才,就
這是我去年跟老闆坦白想轉崗時,他的第一反應。我心裡一沉,明白這場對話註定不會愉快。 其實,我在這個部門已經待了三年。從一個懵懂的應屆生,成長為團隊的得力幹將。老闆對我寄予厚望,常常在會議上表揚我,還暗示過要提拔我。 但隨著時間推移,我越發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焦慮。每天的工作雖然得心應手,卻
Thumbnail
在我的職場生涯中,有一次衝動離職的經歷,這段經歷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和寶貴的成長。以下是我那段時期的詳細經歷。 衝突與離職 由於與上司理念不合,我和上司在工作上起了許多衝突。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處理事情和溝通的方式都有問題,確實應驗了一句諺語:“一個巴掌拍不響”。隨著衝突的累積,我最終選擇了離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