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不胡說:會外語讓你上天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874年,恆春發生了「牡丹社事件」。起因是在3年前的1871年,一艘琉球船隻因為颱風漂流到台灣,船上的人遭到恆春原住民殺害。這起喋血事件的發生,有一說是因語言無法溝通使得雙方產生誤會所造成。牡丹社事件的影響,使得日本將琉球納入版圖並改名為沖繩,也讓清國對台灣的統治態度轉為積極。一場發生在台灣最南端的小衝突,竟然掀起整個東亞的大海嘯。如果當時在琉球漂流民與台灣原住民之間有個通譯幫忙溝通的話,整個大東亞,或許就不會是今天這樣了。
1895年,出城去迎接日軍的辜顯榮,在日軍取得台北城的行動中扮演很關鍵的角色。日本陸續平定台灣各地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到了,辜顯榮也因此獲得了勳章。據說有一天,辜顯榮胸前別著勳章,大搖大擺地在路上閒晃,沒想到卻被日本軍人圍毆,被打得七葷八素的他到台北縣知事那裡去告狀。這場衝突的發生原因,不是因為日本軍人看台灣人不順眼,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勳章的來歷,因此上前質問辜顯榮,由於雙方語言不通、無法溝通,這些軍人不明究理之下才動手打人。

你看看,沒有通譯,小則受傷破皮,大則喪權辱國呀!

所謂「通譯」其實就是口譯。台灣內部的語言之多樣,通譯很早就成為原、漢之間的語言橋樑,負責把話傳過來、翻過去,這些溝通原、漢的人則被稱為「通事」。清治時期台灣知府方傳穟在〈開埔裏社議〉一文中提到:「番漢言語不通,和番通情,需用通事。」
不過在早期台灣史上通譯的名聲不太好,方傳穟也說,通事「即素慣為奸之人,非番割即隘丁、社丁首也。彼不以國家安撫為辭,而危言恫悚;社番即暫畏服,而心實不甘。設有異謀,必多罣誤。況開設之初,番漢不無交涉,小故鬥敺,皆足釀事。故知番通語之人,必求妥善不欺,而後可用。」奉勸大家找通譯,一定要找童叟無欺、老實可靠的比較好。可見早期原漢關係不佳,老是欺騙原住民的通事實在要負起很大的責任。
1860年台灣開港以後,洋人得以在這裡大方開步走,但是,洋人和台灣人之間一樣有話說不通,洋商也因為不熟悉在地市場而被限制了腳步。這時候,他們就需要一群人來幫忙「出一張嘴」,通譯也再次因應時代的需求而登場。由於通譯的位置介於洋商與在地人之間,比一般人有更多資源與機會來洞察商機,因此通譯往往也兼營仲介或自營貿易,而成為「買辦」。
我了解你的明白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說,「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沒有什麼比用這句話形容通譯來得更貼切了!變動劇烈的年代往往也是充滿機會的時代,有些通譯就是這些大變動下的受惠者。有一個叫做李春生的人,自幼信奉基督教,因為比較早接觸西洋人,所以能說英文。台灣開港後,李春生成為寶順洋行、和記洋行的買辦,為洋商翻譯也和他們做生意,賺了很多錢;到了日治時期,他除了繼續擔任通譯之外,還協助新的統治者維護地方治安,獲得許多官方的特許,富裕的程度,還讓他的後嗣創辦了新高銀行,在當時富甲一方。
據說那時候在大稻埕和台北城內比較顯眼的房子,都是李家的,房產之多,讓訪客經常「訪塤而錯拜篪,入而失其所出」,意思是一不小心就會走錯間,即使走進了李春生的宅邸,也會因其房舍之大而迷了路找不到大門。李春生的致富之道,固然和他善於審度時勢的政治判斷,以及個人所做的選擇有關,但是他發達的起點,就是從擔任通譯開始的。
1895年,撂倒清國、得到台灣的日本,如果沒有想到語言不通將會對統治台灣造成莫大的障礙,那麼也未免太粗心了!因此,日本人對此確實有所準備,不過這個準備卻只做了一半。1895年,日本來的新統治者帶了通譯到台灣,但是這群通譯會講的卻是北京官話而不是台語,新政府沒想到這群通譯在講台語的台灣人之間根本「有口難言」。這下日本人可頭痛了,沒有會講台語的通譯,不只無法傳達政令、進行調查與測量等工作,連向一般民眾買肉、買菜的生活基本需求都有困難,只能比手劃腳、以心傳心。因此在日治初期的台灣,時常可以聽到日本人向台灣人攤販買東西,雙方因意思不通而大打出手的事情。
孔子曾說「不教而殺謂之虐」,意思是如果不加以教育就處罰人民,這是虐政。就推行政務來說,政令的傳達是絕對必要的。面對行政上的需要,日本必須趕緊培養出千千萬萬個通譯來幫忙,當然,訓練台灣人講日語是首要任務,也是解決台、日人溝障礙通的最主要策略。但是在日語完全普及以前,通譯的存在,就是維繫統治的關鍵,因此,當時的法院等官廳,都配有台灣人通譯。
這些台灣人通譯,多半具有漢學的基礎,在日治以後速成學習日語,然後成為通譯。日治以後不願從日的文人洪棄生,就曾在他的詩裡提到,當時「舉國之人,皆以通譯音為奇材,而以通詩書為廢材」。在那個時候,管他肚子裡是草包還是書包,能夠講日語好像就能夠上天堂。這樣的時代現象,讓擁有堅實漢學基礎卻不願向日本人低頭的洪棄生心裡感慨萬千。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
講座:2/14(四)15:30-16:30 青春沙龍 「鄉民的台灣史關鍵詞」
簽書:2/14(四)17:00-17:30 綜合書區 C824 展位
台灣青年研究者講堂
講座:2/20(三)20:00 從歷史圖像入門台灣史
地點:誠品台大店3樓藝文閣樓
作者:蔡蕙頻
定價:450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文化部為培育國內文學創作新秀、提升臺灣文學創作能量,自106年推出獎助創作計畫,創作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活力。 期能以「創作成果發表會」展現多元的成果樣貌,除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些優異的青年創作者之外,也想藉機推廣「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吸引更多有志寫作者展開創作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種帶有左派的改革思想,基本上很難見容於國民黨當局,就這樣的脈絡來看,也許有助於了解王燈岸在彰化政治投入的歷程中,可以說先天就相對坎坷,加上他投入選舉時又是先支持立場接近、反對派色彩強烈的石錫勳,之後自己參選彰化市長時,也將挑戰國民黨長期把持彰化市政作為重要的訴求,這樣的旗幟鮮明,自然更容易受到打壓
文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這本述說黃國章及其他「黃國章們」故事的作品,因此格外令人動容。在黃國章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一位聲嘶力竭的慈母,在為兒子的死亡真相進行永無止境的戰鬥
按現行的所謂國歌歌詞,原係1924年孫文對黃埔軍校(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訓練黨軍的學校)學生的訓詞。國民黨於北伐完成後,在1929年將這段訓詞譜曲, 訂為該黨的黨歌。繼而,國民黨中央於1930年3月13日決議,在正式國歌未制定前,暫時以該黨黨歌代用。
早產兒的腎臟功能大都比較差,容易水份滯留,雖然以琳出生4天以後,順利排尿,但是卻因為肺出血,排出二氧化碳困難,必須繼續使用氣管內管,無法改用豬鼻子,而嘗試自行呼吸。更糟糕的是,她的動脈導管跟以勒一樣沒有閉合,如果在一週內沒有閉合,不排除要開刀。
裕仁同意親自廣播投降詔書,並派皇室近親分赴朝鮮、滿洲國、中國特遣軍部、上海、廣東、南京、西貢、新加坡、中南半島等地,說明無條件投降是天皇意旨。
這幾年的夏天,我都帶著家人親自走訪東海岸藝術季這些藝術與自然的對話場域,親眼看看這些藝術家如何運用本身的能量,與台東的藍天大海及豐富的自然對話。
這種帶有左派的改革思想,基本上很難見容於國民黨當局,就這樣的脈絡來看,也許有助於了解王燈岸在彰化政治投入的歷程中,可以說先天就相對坎坷,加上他投入選舉時又是先支持立場接近、反對派色彩強烈的石錫勳,之後自己參選彰化市長時,也將挑戰國民黨長期把持彰化市政作為重要的訴求,這樣的旗幟鮮明,自然更容易受到打壓
文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這本述說黃國章及其他「黃國章們」故事的作品,因此格外令人動容。在黃國章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一位聲嘶力竭的慈母,在為兒子的死亡真相進行永無止境的戰鬥
按現行的所謂國歌歌詞,原係1924年孫文對黃埔軍校(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訓練黨軍的學校)學生的訓詞。國民黨於北伐完成後,在1929年將這段訓詞譜曲, 訂為該黨的黨歌。繼而,國民黨中央於1930年3月13日決議,在正式國歌未制定前,暫時以該黨黨歌代用。
早產兒的腎臟功能大都比較差,容易水份滯留,雖然以琳出生4天以後,順利排尿,但是卻因為肺出血,排出二氧化碳困難,必須繼續使用氣管內管,無法改用豬鼻子,而嘗試自行呼吸。更糟糕的是,她的動脈導管跟以勒一樣沒有閉合,如果在一週內沒有閉合,不排除要開刀。
裕仁同意親自廣播投降詔書,並派皇室近親分赴朝鮮、滿洲國、中國特遣軍部、上海、廣東、南京、西貢、新加坡、中南半島等地,說明無條件投降是天皇意旨。
這幾年的夏天,我都帶著家人親自走訪東海岸藝術季這些藝術與自然的對話場域,親眼看看這些藝術家如何運用本身的能量,與台東的藍天大海及豐富的自然對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       台灣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 ·       作者:  黃震南   ·       繪者:  壯兔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日期:2016/08/01   說到歷史,一般人想到的,不外乎是國高中課本裡的硬梆梆文字與照片互相交織成的知識迷宮,總有
Thumbnail
隨著臺灣文化產業對於『跨域』的持續探索,無論是在金馬創投還是TCCF等活動中,都能看到跨國合製的努力。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案例卻相對有限,主要受到時機錯位和IP熱度不足的影響。本文深入探討這些挑戰以及解決方案,並呼籲提早整合不同創作領域,以創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擴大IP影響力。
Thumbnail
因緣際會翻到這本,剛好是在介紹天啟大爆炸的片段,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確有其事。不禁覺得有趣,雖然作者套用甚麼賽亞人的梗來說這件神秘事件的原因對我來說不是太好笑,但是說明史實的過程在詼諧中又有出處考究,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實在的史學研究了。 後來花時間細讀全書,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灣後,難免和當地原住民起一些衝突。 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彼此的殺戮。 在太平區,有座一江橋,這座橋曾經被洪水沖毀,後來又重建。 過了一江橋,右轉,就是光興路。再往前走,就會經過車籠埔。 在車籠埔,發生過一件事。 時間大約在清朝時。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呂捷: 「一千多年前的事,你如數家珍; 七、八十年前的事,你卻一無所悉; 一千公里外的過去,你如喪考妣; 養育你的土地,你視而不見」。 最近看到108課綱大禹治水一事在網路上討論得火熱,又勾起了我對學生時期中國史地和臺灣史地比重不一的議題。 真的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學那麼多中國史?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       台灣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 ·       作者:  黃震南   ·       繪者:  壯兔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日期:2016/08/01   說到歷史,一般人想到的,不外乎是國高中課本裡的硬梆梆文字與照片互相交織成的知識迷宮,總有
Thumbnail
隨著臺灣文化產業對於『跨域』的持續探索,無論是在金馬創投還是TCCF等活動中,都能看到跨國合製的努力。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案例卻相對有限,主要受到時機錯位和IP熱度不足的影響。本文深入探討這些挑戰以及解決方案,並呼籲提早整合不同創作領域,以創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擴大IP影響力。
Thumbnail
因緣際會翻到這本,剛好是在介紹天啟大爆炸的片段,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確有其事。不禁覺得有趣,雖然作者套用甚麼賽亞人的梗來說這件神秘事件的原因對我來說不是太好笑,但是說明史實的過程在詼諧中又有出處考究,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實在的史學研究了。 後來花時間細讀全書,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灣後,難免和當地原住民起一些衝突。 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彼此的殺戮。 在太平區,有座一江橋,這座橋曾經被洪水沖毀,後來又重建。 過了一江橋,右轉,就是光興路。再往前走,就會經過車籠埔。 在車籠埔,發生過一件事。 時間大約在清朝時。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呂捷: 「一千多年前的事,你如數家珍; 七、八十年前的事,你卻一無所悉; 一千公里外的過去,你如喪考妣; 養育你的土地,你視而不見」。 最近看到108課綱大禹治水一事在網路上討論得火熱,又勾起了我對學生時期中國史地和臺灣史地比重不一的議題。 真的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學那麼多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