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臺灣人,最可悲的是,其實我不懂臺灣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呂捷:
「一千多年前的事,你如數家珍;
七、八十年前的事,你卻一無所悉;
一千公里外的過去,你如喪考妣;
養育你的土地,你視而不見」。

最近看到108課綱大禹治水一事在網路上討論得火熱,又勾起了我對學生時期中國史地和臺灣史地比重不一的議題。

真的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學那麼多中國史?

就讀最後一代國編版課本,我先說我長久以來的想法,我認為中國史地佔比太高了,我始終不認同國高中花了一、兩個學年都在專研學習中國歷史、地理一事,更不用說,在出社會後,無論是從戲劇延伸學到的歷史,或是維基百科,又或是歷史Youtuber所講述的歷史,又或是實際出國旅遊參觀當地博物館,都在顛覆我在學時期對歷史的認識。

歷史,只不過眾人同意的謊言。



過多的時間在學習中國史,壓縮了臺灣史、世界史的學習時間。

我還記得,多年前曾去過韓國首爾的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韓國人對著悼念的哀悼牆,如屬家珍似的念著先人的名字。

2017 서울여행 首爾旅行@獨立公園、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서대문형무소역사관)

若是問路上隨便一個臺灣人,恐怕也不能精準說出幾個臺灣重大政治事件的政治受難者名字呢!

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臺灣,就算有讀過“認識臺灣”教材的末代國編版課本,對於臺灣的歷史仍是含糊的。

還記得在我小學畢業時過世的外婆,生前總是懷念年輕日本時代的美好,但是,歷史課本提到的日據時期,總是在強調日本政府的殖民政治帶來屈辱和民不聊生,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割裂感。

大學時,在圖書館打工,偶然翻閱了館藏光復時期出版的期刊,寫到了當時臺灣人訝異國民黨軍隊來臺時居然還身穿有補丁的衣服,還有中國人來訪問臺灣庶民,日本人統治好還是國民政府好,那位臺灣人回答日本人好,因為日本人至少有讓我們臺灣人吃飽。

如果不是外婆的懷舊,和偶然發現的舊期刊,只憑著學校課本,完全無法與現實發生的歷史產生掛勾。

每當有人喊著有追本溯源,去尋找源在中國的根,然而,根據族譜記載,我們家父系來臺200年,我卻對200年來我的祖先在臺灣經歷的歷史認知都是支離破碎的,再加上爺爺、外公離開得早,沒有念過書、僅會講客家話的奶奶有語言隔閡,唯一有直接連結的外婆透露得也不多,只記得她總是在閒暇時刻聽著日本演歌錄音帶,哼著日本歌曲,講述自己讀過日本書,輾轉從阿姨和媽媽口中得知,外婆的娘家很有錢,是個大地主,但在“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之下,被政府搶走很多名下的土地。

我朋友聽到這段,也說著她的爺爺原本也是有錢人,生的4~5個男孩每個人都有專門的奴才侍候,但也是在國民政府到來後,好像也是土地政策,他們瞬間家道中落,生活過得困苦,娶了日本妻的伯公、叔公們紛紛前往日本定居。

每個家族都有其不同的故事,但在學校的歷史課本上,感受不到連結感。


此外,在學時,常常有人批評我們學生缺乏世界觀,我認為主要原因也是我們學習世界歷史地理的時間較晚,量也不多,甚至內容也非常含糊。對於中國,我們要背頌各地特產、各省天氣、地形特色,甚至連農作一年有收耕幾次都背得鉅細靡遺。我雖然也沒有認為世界史地要比照中國史地辦理(背得滾瓜爛熟就不必了,反正畢業後都還給老師了),但我個人認為,學習世界史地是為了能快速看懂世界全局、國際關係,而不是為了記下生硬的知識,與生活脫節。

遠的不說,就以東北亞來說,每當新聞播映著日韓發生衝突、明星遭遇辱韓攻擊,總有人認為是韓國愛搞事,甚至拋出“日韓友好”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詞,若是認真看了甲午戰爭是緣於韓國內部的民亂,以及馬關條約的內容(當然,我當年讀的台灣歷史課本不會教別國的事,只告訴你台灣被割讓了,不告訴你韓國也同時脫離清朝藩屬國,也成了日本日後藉由日俄戰爭併吞韓國的伏筆),更不用說,到了首爾旅遊逛了一圈古蹟,深刻感受到文化遺產曾在日本佔領殖民時期被日本人有意破壞,韓國人從文化被刨根的恨,寫進近代史裡。

有那麼多更加值得現今學子學習的歷史知識,甚至那些殷鑑不遠的史實還影響著現今國際局勢、社會變化,再回頭看看有人批評歷史課不教只能說是神話的大禹治水,簡直是荒謬。

戒嚴在我出生年代都結束了,還抱著中國大一統的思維套用在歷史和地理的學習,簡直是故步自封。

(像課綱改成東亞史,我個人覺得挺好的,就拿剛剛提過的甲午戰爭,被牽連的國家難道就只有日本和中國嗎?韓國被影響得更為深遠,不是嗎?)

總之,寫到最後,我也不是在認同現今的課綱有多好或壞(畢竟我也不是在教育圈,我對課綱的認識也只來自於新聞的支字片語。),純粹是受夠了過去在學時期幾乎是接受了大中國思想的史地教學,還有不滿意擁護大中國史觀思維的言論罷了。

avatar-img
95會員
325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熱播時,我的臉書被眾多婆媳、婚姻討論文洗板,就連預告、正片一秒都沒看過的我大概也知道這部戲在演什麼。 原本我對這類婚姻劇提不起興趣的,但連朋友Line群組也在討論,因此我順手看了朋友轉發的數分鐘看完一部戲的解說,也大約瞭解劇情。 (因為我沒有打算看正片,也許針對角色也有錯誤
使用信用卡多年,難免會有被盜刷的經驗,就和夜路走多了,難免會請遇到鬼的思路相似(笑)。 第一次被盜刷 談起多年前(約是2019年),也有一次被盜刷的經歷。 那張是元大鑽金卡,第一時間先是收到刷卡email通知,一筆30元消費,深知自己沒有這筆消費可能,便馬上去電通知客服。 客服反應,這是一筆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在辦理父親後事的過程中,恰好得知有50初歲的同事表示工作年資可以領一次退休金了,於是她決定退休。 當然,也有別的同事堅持要65歲才屆齡退休。 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意的人生規劃,我也沒資格評估好壞。只是,想起了父親在69歲即離世,剛好領了8年多的勞保月退,想想在65歲前就領月退的年次也不屬於我們這一代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熱播時,我的臉書被眾多婆媳、婚姻討論文洗板,就連預告、正片一秒都沒看過的我大概也知道這部戲在演什麼。 原本我對這類婚姻劇提不起興趣的,但連朋友Line群組也在討論,因此我順手看了朋友轉發的數分鐘看完一部戲的解說,也大約瞭解劇情。 (因為我沒有打算看正片,也許針對角色也有錯誤
使用信用卡多年,難免會有被盜刷的經驗,就和夜路走多了,難免會請遇到鬼的思路相似(笑)。 第一次被盜刷 談起多年前(約是2019年),也有一次被盜刷的經歷。 那張是元大鑽金卡,第一時間先是收到刷卡email通知,一筆30元消費,深知自己沒有這筆消費可能,便馬上去電通知客服。 客服反應,這是一筆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在辦理父親後事的過程中,恰好得知有50初歲的同事表示工作年資可以領一次退休金了,於是她決定退休。 當然,也有別的同事堅持要65歲才屆齡退休。 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意的人生規劃,我也沒資格評估好壞。只是,想起了父親在69歲即離世,剛好領了8年多的勞保月退,想想在65歲前就領月退的年次也不屬於我們這一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從台灣本島移民至蘭嶼的意味。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對蘭嶼歷史及文化深入淺出的概念,尤其沒有被記入歷史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Elena,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民族系三年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系上的選修課「民族地理」,這周老師和我們介紹了「歷史的地圖與地圖的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實作時間老師和我們介紹了非常有趣的互動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從國小以來,無論是歷史課還是地理課我們都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呂捷,是台灣的歷史補教老師,以下選幾個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從台灣本島移民至蘭嶼的意味。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對蘭嶼歷史及文化深入淺出的概念,尤其沒有被記入歷史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Elena,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民族系三年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系上的選修課「民族地理」,這周老師和我們介紹了「歷史的地圖與地圖的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實作時間老師和我們介紹了非常有趣的互動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從國小以來,無論是歷史課還是地理課我們都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呂捷,是台灣的歷史補教老師,以下選幾個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