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8/19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好書分享》不快樂,也沒關係!

作者:維多麗亞‧賓德倫
作者:維多麗亞‧賓德倫

快樂不是用追求的
您否曾經陷入不管做什麼就是無法感到快樂的負面情緒迴圈?或是努力想做些什麼來讓自己能達到想像中的快樂?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心理治療師維多麗亞‧賓德倫,她在書中用了大量非常淺顯的日常例子來說明為什麼現代人對快樂的認知早已變了調,會不會「努力變得更快樂」本身就是種錯誤的認知?
想像一下,你一生都在尋找一匹長了翅膀的河馬,每個人都對你說起和這隻生物的奇妙相遇,媒體上不斷有人述說,自從看過這種動物之後,他們的生命發生多麼正向的變化。你在雜誌上找到最有助於發現有翅河馬的指示,以及無數和這個主題相關的書籍。為了能與有翅河馬相遇,你辛勤工作,把錢存下來,旅行無數次,但是沒有成果。你和其他人一起,找到某個男性或女性剛好有相同的目標,但是你後來和他/她分手了,因為共同尋找河馬沒有成功,而且你和對方都非常失望...
你覺得怎樣才會快樂呢?
存到了退休金3000萬、5000萬? 生活順利圓滿,工作輕鬆開心不加班? 伴侶溫柔體貼,兩人心意相通,從來不爭吵? 減個十公斤、練出人魚線,有錢有閒朝聖各種美食和景點, 讓人覺得自己很會享受生活?

快樂在未來?
在當今商業化浪潮之下,追求快樂似乎也被包裝成了一種「商品」,整個社會似乎都在告訴著我們:「快樂在未來,只要你要做了什麼,才會感到快樂」。完成一個工作專案後?用力購物犒賞自己的辛苦、生活壓力太大?上推薦餐廳吃吃美食、生活平淡無奇?出國旅遊冒險就能將煩惱退散、生命缺乏意義,追求靈性修煉...。
什麼是哲學?哲學就是針對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提出不同的辯證、反思,作者就是針對大家都認為應該「追求快樂」這件事,提出深刻不同的見解,看完這本書肯定不會讓您從此變的「快樂的不得了」,但是,或許能協助您對於快樂擁有正確的認知,舒緩您關於追求的心理壓力。這種追求,你也可以把快樂替換成別種東西:例如追求財富、追求名望、追求權力、追求成就...,所有的刻意追求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會失去了意義(至少以當世壽命來說),因為快樂、慾望、名利從來都沒辦法真正地被滿足。
快樂在未來是個騙局,讓你忽略你現在擁有的東西,哄你應該要去追求更多的東西(金錢、物質、體驗、工作、成就、完美伴侶)。社會的集體意識不會告訴你要珍惜已經擁有的資源,而是讓我們忽略活在當下。如果習慣了不活在當下,永遠都要等到做了XX以後,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感知周遭美好的事物是需要意識的,若永遠都把眼光放在未來,未來的那一天又設定未來,等到人生突然到了終點,會驚覺你從沒好好去感受生活是什麼。有些事要「站在人生的終點,往回看」才能看得清楚,以終為始,你才會知道對你來而言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但通常不會是後悔「我工作不夠努力」、「我賺得錢不夠多」...

快樂是種想像!
作者賓德倫書中不斷強調「快樂是種想像」,看到這句話,讓我聯想到2014年上映的英國電影《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男主角赫克托是一位精神科醫生,生活相當順遂,有房、有車、有令人稱羨的工作、又有美麗的女友,他的日子一直維持著穩定的狀態。直到有一天他反被一位被確診為精神病的客戶質疑他不配當一個醫生,他的看診都只是SOP的問診方式。赫克托莫名被戳到後、長久以來說不上來的不滿足感躍然而上,他終於情緒爆發決定出遠門旅行,開始著手研究「幸福是什麼」。
而在《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電影的後半段,赫克托終於遇上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前任女友。結果,她竟對赫克托說:「你從以前就喜歡抓著幻想不放,我不是你的幻想。你喜歡的我,是你腦袋中想像完美的我,而不是真實的我。」赫克托總是回想前任女友的回憶,而想像是不是跟前女友在一起就能獲得快樂。這只是其中一個橋段,用來說明「快樂是種想像」似乎非常有異曲同工之妙。
「快樂只存在我們的想像裡,而且我們的想像無遠弗屆。」
我們以為會有永遠的極樂,但同時從經驗得知,生活永遠有高低起伏,我們根本不能阻止這些發生。尋求快樂會花費許多力氣和時間,創造巨大的壓力,我們開始鑽牛角尖,為什麼別人可以?只有我們怎麼做都不對。

快樂與痛苦本是一體
如同光明與黑暗是一體的,那些只追求光明正向面的人,其實只是把黑暗面給隱藏住罷了。
導演盧建彰在《創意力》一書中對於《厭世動物園》的創作者厭世姬,給了一個很特別而獨到的見解,他說:「消極厭世的悲觀背後,其實代表著光明積極的那一面」。「厭世」是厭世姬創作中恆常的主題,看似是厭倦活在世間的消極悲觀,而是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如果能清楚認知自己正身處在世界的夾縫,或許反而可以在縫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快樂與痛苦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缺一不可,卻時常被強拆為二元對立面。只想要追求快樂那面,等於是逃避了痛苦的那一面。作家張德芬說:
若妳人生只想要趨樂避苦,那麼人生就會是痛苦的;若能理解為我們生來就是來體驗人生的,而所有這些酸甜苦辣的經驗才是完整的人生。
作者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你總不能說,「我們喜歡狗,但是不喜歡狗留下的東西。」你要如何讓一隻狗不要消化和產生「廢棄物」還能維持生存?狗和狗屎密不可分啊,就像快樂與痛苦密不可分阿,沒有痛苦的經驗您要如何感覺得到快樂?
唯有接受人生本來不快樂,我們才能得到真正自由。
作者提出了以下這些追求快樂可能的盲點,您是否想過只要追求到以下這些目標就能達到永久持續的滿足、快樂呢?
1.只要解決了人生問題... 2.得到完美的工作 3.遇見完美的伴侶 4.心靈或宗教 5.我們的身體外表
1.從原古石器時代,人類為了生命問題必須克服難題,而大腦系統就會給予正面的回應,分泌「快樂訊息物質」的多巴胺。但如今大部分的人很少面對危及生命的問題,大自然演化很聰明,人類會自願地從大腦創造一些問題,只為了訓練大腦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短暫快樂。但是,那絕非是持續永遠的快樂...因此,
不管解決任何問題都不會讓我們達到持續的快樂,因為人生中必然會一直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這是理所當然的。
2.關於工作,作者舉了一個永遠在追求心目中完美理想的工作所遇到的困境,如果沒有意識到職業不會帶給我們極樂,面對成就消退,或是沒有達成目標時,就會覺得自我價值受到威脅。就連職業上的晉升都早晚會達到自身無能(卡關)的階段,於是變得不快樂。我們一旦把成功和快樂劃上等號,就會為了我們長期的不滿奠下基礎,因為根本沒有盡頭。就連麥可‧傑克森都曾說過:
成就一定帶來寂寞。人們以為只要擁有一切就會快樂,以為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但這從來不是重點。
3.愈來愈世俗化的專注與冥想並無法因此讓你比較快樂,你仍然會發怒,專注永遠不會讓我們不再出現討厭的想法和感覺。但是專注的確能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自我,為自己的行為創造更多自由空間,做出比較好的決定。但是,和快樂狀態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是什麼?

1.不必再維持追求快樂的假象,自然而然的重視自己的生命

2.「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
以生命的終點站角度來看,沒有什麼是必須辦到的事情,我們個人發展就像演化一樣,是個沒有結局的過程。一旦你不再追尋無法達成的目標,你將會多出許多時間和精力,你想把這些時間花在什麼事物上面呢? 我們已經活了那麼久,卻很少允許自己暫時退出完全什麼都不做,這不是很奇怪嗎?打電動時我們懂得要適時儲存紀錄休息,或許再研究一下遊戲攻略,而名為「人生」的遊戲難道不需要給自己適時的退出,享受「無為」的時候嗎?難道人生的遊戲關卡就只是學生念書、出社會工作、結婚、買車、買房、生小孩如此而已嗎?看到這裡的你或許可以享受幾秒鐘的無所事事,或立刻去試試你出社會後被認為沒意義的活動,甚至是你一直都想做的那些事。
你會發現生命這些從前被你抗拒的面向,因為它們過去在你眼中可能沒那麼有意義,其實沒有任何事比你剛好想去做的更有意義。而你的代辦清單也沒有任何一項,能讓你比當下此刻更快樂。

3.積極與消極是自然的周期循環
如金融市場投資人會出現樂觀悲觀、貪婪恐懼的情緒,而指數也會出現上漲又下跌,就像鐘擺的擺盪週期一樣,當鐘擺到達對面端必然回擺,而積極和消極也是如此地自然的交替著。(妳要停止刻意放鬆才能真正開始放鬆)

4.給生命方向比追求目標更好
如果你以價值引導生命,你不僅獲得活力和喜悅,還體驗到生命會是那麼豐富、圓滿和充滿意義,即使並不順利。歡迎參考上一篇文章使命感就是超能力
如果你至今的目標是找到好工作、累積財富、為社會做些什麼、找到完美伴侶建立家庭,一旦沒有達成這些目標你就會感到失望,自我價值感跌到谷底。或是當妳達成這些目標,卻發現他們沒有如你想像的那樣讓你快樂(我相信很多人會出現這種感覺)
很簡單,將你的「目標」轉譯為「價值」,這也是《使命感就是超能力》一書作者一再強調的,找出自我的價值感,才是引領你生命的重要關鍵,就算過程並不輕鬆。但這種價值滿足感可伴隨著你的生命,會比完成目標的短暫快樂來得更有意義(目標永遠還有下一個目標,永遠無法滿足)。該是發現新生活方式的時候了!(不快樂也沒關係書中有提供很棒有趣的練習,若再搭配使命感就是超能力,效果更加乘!)
給生命一個方向,讓價值取代你的目標

5.價值是非常有用的指南針
價值會帶來活躍和自覺的感覺,你掌握著如何行動,無論發生任何事。如果你對它感到非常陌生,彷彿就像字面一樣對你沒有「價值」,那麼就讓它等一下,有時就是需要時間,才能或是才想接受特定觀點。
當你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一定是因為有某些特定價值導致你決定閱讀這本書而不是去看電影、逛街。也許是因為你是想透過讀這本書來加強你的「個人發展」(自我照料)、或者是因為「好奇心」使然,好奇為什麼作者會宣稱不快樂也沒關係、或許你對這個主題保持「開放」的態度,雖然妳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又或者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邊「想著另一個人」,覺得這本書提供的某種動力可能對他有益。 自我照料、好奇心、開放、同理心...你還以為你沒有價值嗎?(PS:書末附錄有價值列表練習)
6.書中給予許多類比工具來讓我們自我提醒:念頭火鍋料、旋轉木馬、頭上的硬幣、思緒地鐵、思緒壽司、想像你的生命沒有盡頭,永遠直到永恆。(詳見書中練習)

總結:
1.不必再維持追求快樂的假象,自然而然的重視自己的生命
2.「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
3.積極與消極是自然的周期循環
4.給生命方向比追求目標更好
5.價值是非常有用的指南針
6.快樂不在未來,快樂是種想像
7.快樂與痛苦本是一體
推薦電影:真愛每一天(2013)、倒帶人生(2012)、命運好好玩(2006)、扭轉奇蹟(2000)、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2015)
PS:電影《真愛每一天》是一部非常有啟發性的電影,男主角Tim的父系家族都擁有穿越時空的能力。Tim曾經疑惑過,自他有記憶以來,為什麼他的爸爸一直有大量的時間陪伴家人到海邊喝茶、陪他打桌球,看起來總是很悠閒?後來才知道原來爸爸是從他自己的「生命終點」,站在人生的盡頭往回看,才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Tim的父親一直是個大學教授,卻在晚年得到了癌症,因此他選擇「穿越時空」在五十歲時就退休,全心全意的陪伴家人。這部片前半部是愛情部分(預告片看起來也是XD),但中後半部開始是對我們人生提出的思考、探討如何才能過上您想像中的「完美」人生?或者根本沒有所謂完美的人生? (好電影,有機會定要欣賞一下)

博客來介紹:《不快樂,也沒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