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由無知開始│《編輯七力》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知道自己無知也是一種進步。

下列這張圖就充份顯示我現在的狀況。這陣子從「不知道不知道」到「知道不知道」,我確定自己現在已經進入了自信崩潰區。
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又稱達克效應)
以達克效應看來我目前在座落在絕望之谷,正在想辦法爬上開悟之坡。

這幾天我在挑戰日更系列,總共進行了16天,中間有暫停兩次的日更。在一次跟輔大老師的會議時,我發現挑戰日更對我的幫助很大。在大約兩個小時的會談裡,老師在講德國與台灣的比較,我很快就了解他所提供異同處。我覺得十分開心。
雖然每天更新對一個寫作新手來說是十分艱鉅的挑戰,我面臨到一些難題,除了寫作技巧要加強外,我還時常面臨一個困擾:自己選題寫一半,又寫不下去。

後來我在查資料時查到李柏鋒大大推薦一本書:編輯七力。
你怎麼看世界,就決定你是怎樣的人
書中提到的觀點有以下幾項:
編輯具備的七種能力,其中最關鍵是定位。其次是選題,決定好方向後,才能開始下標與進行後面的細節。當讀者關注的世界發生變化,他們會期待你提供新穎的視角,深入的解讀。選題是編輯最重要的修煉,一半來自先天的熱情。 一半來自後天的歷練。最重要的後天歷練就是活在你的領域之中。
畫一個心智地圖,可以幫助你把架構層次化。在一個大分析架構下,每個細項都可以再建立自己的次分析架構。每個議題可以建立兩層或三層的分析架構。開放式的心智地圖幾乎可以包含所有的分析架構。

由心智地圖的討論來形成可能的結構。再從中找出主結構,主結構就是作者的角度。
採訪與寫作是記者的兩大本職,實務上多數記者卻不能平衡掌握這兩種能力。編輯七力的技術作業並非只是由上到下、由選題到標題一層一層單線推演的,而是可以左右移動、來回思考的水平架構。就採訪力而,突破性的採訪所得,不僅可以豐富結構,更可以重新調整角度,甚至重新位移選題。故事寫作的成功與否,則應該從閱讀者的角度去評估。一篇文章要能引發讀者的共鳴,至少建基在四個面向上:認同、動機、張力、結局。

自我反思
看完《編輯七力》後,發現原來編輯不但是記者,也是是圖片、多媒體工作者,一個完整的故事或報導或期刊或圖書,竟然有這麼多細節是編輯會考慮的!
如同創業一樣,做為一位媒體的最終審核者,工作第一順位也是定位。定位不清往往會很難選題,後續的技術活也完成不了。
寫文章是由一種發散狀態濃縮成一個直線敘述的過程。而《編輯七力》提供有關身為編輯會有的角度和看法,還有製作媒體人的養成。看完這本書讓我可以重新思考寫作角度,也分享給寫作路上的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7內容數
討論影集故事書籍電影的思考記錄,照見人生與自我探索,佐以心理學與哲學的視域,記錄作者思考的軌跡,與你的心靈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菁式記錄 的其他內容
「想要有好的地方住,是不可能的啦 !」 我有一些障礙者朋友,這些人其實滿有趣的。 各自有自成一派的生命觀點,對環境的不友善己經抱持著平淡的處世哲學。身障者的聲音在台灣社會一直被各種議題淹沒,然而他們提出的需求,卻是我們老後生活的預見。 歡迎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本文提到關於識人的重要,在創業或是找對象而言 歡迎大家來看看 一個創業者,最該懂什麼?
繼上篇《寫作不是靠靈感,情緒才是關鍵》的記錄,再次分享李柏鋒先生針對寫作與情緒相關連結,與如何在寫作觀點時發揮正面影響力,分享自己的經驗。歡迎你來看看。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找工作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什麼都好;雖然有工作,總是一直做重覆的事,沒有工作樂趣只期待放假;講到工作就拖延症上身,拖到最後每件事都逼到死線累死自己。 我們要怎麼在工作裡修煉?讓自己更好? 歡迎你來看看這篇文章
市面上談職場學習、提升競爭力的書很多,真的買回家也讀完了,究竟學到幾分? 現在的時間與知識呈現碎片式,如何用碎片資源來讓建立自己的學習系統,歡迎大家來看看這篇文章
現在願意投入服務業的年輕人,不想當低薪免洗員工的話,我認為除了發展業內斜槓、抓緊機會外,更重要的是把投資自己學習放在第一要務。務必要把時間留給自己,別讓雜事填滿自己生活。人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比時間更重要的是注意力! 即使下班己經比狗還累,還是要以不斷學習、不斷體驗為目標,去取得能創造產值的技能。
「想要有好的地方住,是不可能的啦 !」 我有一些障礙者朋友,這些人其實滿有趣的。 各自有自成一派的生命觀點,對環境的不友善己經抱持著平淡的處世哲學。身障者的聲音在台灣社會一直被各種議題淹沒,然而他們提出的需求,卻是我們老後生活的預見。 歡迎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本文提到關於識人的重要,在創業或是找對象而言 歡迎大家來看看 一個創業者,最該懂什麼?
繼上篇《寫作不是靠靈感,情緒才是關鍵》的記錄,再次分享李柏鋒先生針對寫作與情緒相關連結,與如何在寫作觀點時發揮正面影響力,分享自己的經驗。歡迎你來看看。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找工作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什麼都好;雖然有工作,總是一直做重覆的事,沒有工作樂趣只期待放假;講到工作就拖延症上身,拖到最後每件事都逼到死線累死自己。 我們要怎麼在工作裡修煉?讓自己更好? 歡迎你來看看這篇文章
市面上談職場學習、提升競爭力的書很多,真的買回家也讀完了,究竟學到幾分? 現在的時間與知識呈現碎片式,如何用碎片資源來讓建立自己的學習系統,歡迎大家來看看這篇文章
現在願意投入服務業的年輕人,不想當低薪免洗員工的話,我認為除了發展業內斜槓、抓緊機會外,更重要的是把投資自己學習放在第一要務。務必要把時間留給自己,別讓雜事填滿自己生活。人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比時間更重要的是注意力! 即使下班己經比狗還累,還是要以不斷學習、不斷體驗為目標,去取得能創造產值的技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關於搶劫的真實故事和心理學效應《達克效應》的分享。文章描述了無知者過度自信的現象,並提醒人們擁有智慧成長的自信。文章橫跨科學、社會和心理學等領域,用淺顯易懂的例子解釋複雜的心理學效應。
判斷力,作為一種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影響著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決定。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以為,問題的背後都有正確答案?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解局思考:如何突破無解的死局,找到自己的活路?在翻開本書你能看到的是「思考的能力」是一項技能也是一項技術,因為「思考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所培養的個人特質,但其實現況是,我們會因為教育
Thumbnail
#「我知道啊,嘿呀,那個我都知道。」 #「我朋友也都在練馬拉松呀,還好啦沒什麼困難,養成習慣就好。」 #「XX企業總經理是我國小同學的弟弟,跟我還算熟啦!」 #「製作影片很簡單啦,現在一堆AI工具可以用,我跟你說啦,其實網路都很多資源,沒那麼困難啦!」
Thumbnail
內容一開始便開宗明義地告訴讀者要隨著本書進度完成一張屬於自己的遊戲地圖,用七天的時間從「描繪理想未來」到「發掘強項」最後「設定任務里程碑」一路下來找到自己的天職,作者土谷愛老師選用遊戲破關的方式將四散在各處的觀念有系統性地整理呈現,對想要改變人生卻無從下手的讀者來說門檻好像就變得降低了許多。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
從我開始日更至今,寫作的架構一直保持一致。這是受到師北宸老師在2020年撰寫的「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一書中提及的啟發。書中所述的萬能寫作法——觀點、案例、總結,主要透過簡潔的段落陳述文章觀點,並以數據、案例或故事來支持,最終提供文章總結,讓讀者清楚理解所表達的概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關於搶劫的真實故事和心理學效應《達克效應》的分享。文章描述了無知者過度自信的現象,並提醒人們擁有智慧成長的自信。文章橫跨科學、社會和心理學等領域,用淺顯易懂的例子解釋複雜的心理學效應。
判斷力,作為一種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影響著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決定。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以為,問題的背後都有正確答案?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解局思考:如何突破無解的死局,找到自己的活路?在翻開本書你能看到的是「思考的能力」是一項技能也是一項技術,因為「思考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所培養的個人特質,但其實現況是,我們會因為教育
Thumbnail
#「我知道啊,嘿呀,那個我都知道。」 #「我朋友也都在練馬拉松呀,還好啦沒什麼困難,養成習慣就好。」 #「XX企業總經理是我國小同學的弟弟,跟我還算熟啦!」 #「製作影片很簡單啦,現在一堆AI工具可以用,我跟你說啦,其實網路都很多資源,沒那麼困難啦!」
Thumbnail
內容一開始便開宗明義地告訴讀者要隨著本書進度完成一張屬於自己的遊戲地圖,用七天的時間從「描繪理想未來」到「發掘強項」最後「設定任務里程碑」一路下來找到自己的天職,作者土谷愛老師選用遊戲破關的方式將四散在各處的觀念有系統性地整理呈現,對想要改變人生卻無從下手的讀者來說門檻好像就變得降低了許多。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
從我開始日更至今,寫作的架構一直保持一致。這是受到師北宸老師在2020年撰寫的「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一書中提及的啟發。書中所述的萬能寫作法——觀點、案例、總結,主要透過簡潔的段落陳述文章觀點,並以數據、案例或故事來支持,最終提供文章總結,讓讀者清楚理解所表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