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臉書的生活,很好。
感覺一定要是這個結論才符合點進這個標題的期待。
我現在正過著沒有臉書的生活。(但工作的時候還是會用到)
曾經我也是臉書的重度使用者,也是每天滑呀,朋友一發動態就讚呀,每天想著今天要寫什麼,別人留言一句,我回三句。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臉書很迷人。直到我發現朋友的動態開始讓我感到負擔。
你在臉書上有沒有看過一種朋友,只會分享好的動態。分享好的動態當然是沒什麼問題,我祝福所有好事,但問題就是他們會把事情都講得太美好了,好的誇張,好的不合理。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好消息好的程度,已經會讓讀者懷疑起自己的人生,那就是一種負能量。而且這類朋友常會私訊邀請我參加陌生的研討會,或是團體聚會,給我想拒絕又不好意思拒絕的人際壓力。
還有一種朋友,只會分享壞的動態,感覺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人都會有在低谷的時候,但問題就是他們會把心情寫得很像一首詩,讓人讀起來不是很確定,感覺我下一句一定要接著問「你怎麼了」才夠朋友,但問了,他們也只會神秘的回你一句「說來話長」。這下換我心情不好了。
還有一種朋友,任何一個新聞標題都可以讓他爆炸,我喜歡看人發表主見,但不喜歡這!麼!用!力!的!表!達!
大聲並不會讓我比較聽得到他的不平與不凡。我喜歡冷靜。
我也不喜歡題目與內文不符的整人式農場文章,讀完一篇文章,問號仍在的感覺非常糟糕。
上面這些動態,對我的情緒已經造成負擔。(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我很容易受人影響,相當沒用)
當然我的動態也不全是這些,也是會有真實且快樂的訊息,只是比例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不是意向不明的抒情文,就是激人攀比的炫耀文,每天翻攪我的情緒。
關掉臉書,我的世界才可以安靜下來。
如果你問我不用臉書不會和朋友脫節嗎?
這要向下挖掘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就是,什麼是朋友呢?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在我的定義裡,點讚之交就不是。我認為的朋友是,平時就會和我來往的那些人,他們發生的任何消息,不用靠臉書,自然會言傳給我。
我並沒有因為不用臉書,就少去任何一場我該去的婚禮。
得到了「原來不用臉書不會失去朋友啊」這個結論之後,我就更放心的閒置臉書了。
其實上面這些問題只要不看動態,好像就能全部避免,我可以專注在自己的塗鴉牆就好啊,畢竟我也是有話想說的人。但是經過幾次的小事件,我得到了一個小結論:在臉書上貼文只會製造更多的人際煩惱。
試想,如果我把上面這些我才剛說完的「不用臉書的理由」分享到臉書上會發生什麼事?有些人就開始對號入座了吧(看到新聞爆炸的是在說我嗎...發炫耀文的不會是說我吧...)(然後打開自己的臉書檢查),滿地玻璃心碎片要善後,還不如什麼都不要說。
而且你在臉書上常常貼文回留言,就會讓人知道你是活躍的。那我就躲避不了一些,可以裝傻的時機,例如,曾經很熟的朋友生孩子,我是不是該送個禮祝賀,或是朋友事業低潮,而我的工作性質好像可以幫上忙,那我要不要伸手...
真正的朋友如果遇到這些,我當然是義不容辭,但對一些僅剩下「認識」的朋友,我該怎麼回應?「假裝沒看到」不是我的個性,讓「別人覺得我假裝沒看到」更不是我能接受的。當然事情可能也沒那麼複雜,可能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多慮,但既然我了解多慮的自己,那就離開會讓我多慮的環境。
阿德勒說「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所以,為什麼我放下臉書了?
如果沒有臉書,我既不會失去朋友,還會沒有煩惱,那為什麼我還要用它呢。
不使用,是我使用過後所做出的選擇。
我還是會有一些需要認識新朋友的場合,每次告知對方我沒有臉書之後都會被回覆一個感覺不是很良好的「蛤」這件事還是讓我不自在,但不影響我要快樂不必正常的決心。
以上都是個人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