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人免費的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約是從去年的下半年開始,我隱約而自覺地開始整理交友圈。

過程中,曾經歷過關於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以及主動放棄不需要的關係的讀書筆記與思考,不過,概念放在那裡,真正要落地實踐起來,或許只在於和某些人在日常互動中輕輕的改變、慢慢地疏遠,倒也沒有什麼大刀闊斧或特別具有代表性的行動。

除此之外,也曾想過,想要改變人生、唯有提升認知模式,藉此擴大舒適圈並且鬆綁既定的慣性,才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圈層的人。因為我們的認知即為自身交友圈成員的平均值,而圈層之間的認知差異是很難靠思考能力來彌補的。

認知決定我們和選擇和誰站在一起。



最近,在波瀾不驚的日常裡,感覺自己愈來愈佛系地面對許多人事物,特別是那些的預期之外的互動和不請自來的訊息,絮絮叨叨地說著他們自己的事情,說他們如何解題、如何突圍,暗示著自己的想法與行動是多麼的機智。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必須識破對方的意圖,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認認真真地提供建議。那如何可以識破對方的意圖呢?

辨識意圖就和看人一樣,必須撇開因關係而生的濾鏡

前幾天朋友和我分享他的看人秘訣:

為何你會覺得我看人會準?因為我很少因為我喜歡這個人時,就會給予很高的綠燈,而是會刻意拉一點距離,默默看待這一個人,他在表面下的潛能與興趣。

綠燈,就是對方講的,我都覺得是對的。

不要浪費時間去和對方探討一個從頭到尾它都沒有要接受的看法。



但如果對方是真的要徵詢建議呢?

那還是一樣,不要免費的認真給人建議。

熊太行在他的課程《關係攻略》中曾經提到:

不要將自己的建議主動送上門。在對方開口問你:「我該怎麼辦」之前,絕對不去主動給建議。當對方開口問你,請你分析的時候,也要特別謹慎,看他是不是真的想聽你的意見和建議。大多數人都會對輕易得來的東西毫不珍惜。

所以如果有人要真心請教你,可能他會給你發紅包,請你吃飯、喝茶、喝咖啡。他願意支付成本,那就是真心的想要聽你的建議了。也有的人,可能確實是經濟條件所限,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有一種付費方式。「謝謝你,我欠你一個人情。」

注意了,欠人情的表示也是有價值的,這種收費以後會用勞力來支付。也就是說:一個真想聽你意見的人,會給你錢、請客、幫你忙、給你出力、對你無比感激。絕對不會是:「你的意見呢?說來讓我聽聽啊。」「你的熊老師會怎麼說啊,給我問問啊。」

我說的「想要免費意見建議的行為都是耍流氓」,說的就是這樣的態度,他不是在請教,即使有用,也不會對你感激,他不準備付出任何代價,哪怕是一句謝謝。面對這種態度的傢伙,把嘴閉緊就好了。

作者認為,透過付費建立信任,能過濾掉那些不認真的人。他指出,付出代價,是辨識出對方是否只是開玩笑、說段子或撒謊……最簡單的方法。畢竟,對於不願意付出代價或許幫助的人,他們或許從頭到尾都沒有把你當回事,不管你做了多少,他們都可能會認為你應該做得更多。一旦你顯露出疲憊的跡象,他們可能會發怒,甚至覺得你已經不再關心或愛護他們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sdom-avatar-img
2024/03/30
只支持有決心的人與團隊, 因為彼此都珍惜生命(時間=生命=金錢)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3
Wisdom 謝謝你的提醒,「調整體質、調整關係」是我可以控制的事情,也是我的責任,而且這真的很重要!!
玄玄心-avatar-img
2024/03/30
再贊同不過。我有位同學,每次有事就來問我,可是FB上從不回應,好像我們們很不熟。上次她擅自跑去我家門口拍照傳給我(門牌號碼一清二楚)然後過不久又說要請教我事情,我就放生她了!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2
玄玄心 怎麼有種被當成免洗筷的感覺@@
Jane Shen-avatar-img
2024/04/01
非常認同!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3/30
這倒是值得好好想想。話說回來,意見給多了,似乎也可能愈來愈不被重視。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07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4/06/30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2024/06/30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也很喜歡建議我這樣建議我那樣,像是「你應該和某某做朋友」,「你應該買些什麼對你有好處」。到大些他們就會建議「你應該住在這裡,不應該住那裡」,「你應該和這個人結婚,不應該跟那個人結婚」,「生仔很煩,最好不要結婚生仔」,像這樣一大堆建議,數之不盡。和朋友傾談的時候很多時他們會突然間會化
Thumbnail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也很喜歡建議我這樣建議我那樣,像是「你應該和某某做朋友」,「你應該買些什麼對你有好處」。到大些他們就會建議「你應該住在這裡,不應該住那裡」,「你應該和這個人結婚,不應該跟那個人結婚」,「生仔很煩,最好不要結婚生仔」,像這樣一大堆建議,數之不盡。和朋友傾談的時候很多時他們會突然間會化
Thumbnail
獨處可以安靜地關照內在自我、認識自己 交朋友,可以進行各種交流互動、認識世界,哪個更適合你? 不知道的話就都嘗試看看吧~ 😊
Thumbnail
獨處可以安靜地關照內在自我、認識自己 交朋友,可以進行各種交流互動、認識世界,哪個更適合你? 不知道的話就都嘗試看看吧~ 😊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很久沒有聯繫的同學與我聯絡,簡短的幾句言辭往返之後,我便四兩播千金的不再接下任何話荏了,默默淡出。因為簡單的互動就已經知道對方大致是來尋求認同與討拍的,只是以尋求協助作為包裝。 雖然之前曾說過不要給人免費的建議,但並非是說必須要當個斤斤計較的勢利眼或者自私自利的小氣鬼,畢竟,我亦曾經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很久沒有聯繫的同學與我聯絡,簡短的幾句言辭往返之後,我便四兩播千金的不再接下任何話荏了,默默淡出。因為簡單的互動就已經知道對方大致是來尋求認同與討拍的,只是以尋求協助作為包裝。 雖然之前曾說過不要給人免費的建議,但並非是說必須要當個斤斤計較的勢利眼或者自私自利的小氣鬼,畢竟,我亦曾經
Thumbnail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拒絕使用社群軟體,理由為:上面全都只是一些好的、開心的、明亮的事情而已。
Thumbnail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拒絕使用社群軟體,理由為:上面全都只是一些好的、開心的、明亮的事情而已。
Thumbnail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尤其把善於合群當作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指標就更可笑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Thumbnail
尤其把善於合群當作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指標就更可笑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Thumbnail
一個圈子裡只有我發作又是為何;也好理解,這表示其他人跟他氣味互旋。
Thumbnail
一個圈子裡只有我發作又是為何;也好理解,這表示其他人跟他氣味互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