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年號:皇權統治的配套制度

中國歷史悠久,幅員廣闊,物質的、非物質的遺產多多。所以每年都可以提出許多申遺項目。但有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應該申遺,卻被人們所忽略。
這就是「年號」!年號啊!多麼博大精深,歷時悠遠的文化遺產呀!又是中國首創。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也紛紛效仿。只是中國改制共和後,就廢棄了年號這一傳統。目前世界範圍內,只有日本還保留了這一傳統。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的年號數目有500多個。當然,這包括一些沒成氣候的地方政權、和李自成、張獻忠等造反政權的年號。
年號與國號一樣,很有必要,很重要,是帝王正統的標誌。新君登基後都會改年號。伴隨著改年號,還會「改元」,就是改紀年的起始年,以新年號為准。例如「崇禎四年」,就指明思宗朱由檢改年號後的第四年。年號也反映統治者的願望,一般為兩字,文雅而富有深義。例如明思宗的年號「崇禎」,就寓意崇尚貞德。
年號是皇權統治的配套制度,有著明正統,立新政的宣告作用。如果專制的實質未變,卻廢棄了年號,就很不協調,很不得勁。還是不得不變著花樣來搞個類似年號的東西。但說實在的,沒有年號簡捷、內涵和作用顯著。還有取年號比較容易,中國歷史上500多個年號都不重樣。
而如日本那樣,民主之實而君主之虛,延續年號的傳統,反而顯得文雅古樸、風韻長存、別有特色。
2012年6月23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