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在中國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國之所以為國,有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周公旦的「制禮作樂」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之前,中國比較偏向於「部落聯盟」,由許多平行組織所組成。周公的做法,無疑奠定了中國上下垂直,類似金字塔的老鼠會架構。
最關鍵的部分是禮法。
禮法呈現在食衣住行,進退應對上,被儒家奉為圭臬。說白了,是一種「以禮為名」的法。
相對來說,「樂」就非常抽象了。
不要說古代,今天一個不懂樂譜的人,看那堆豆芽菜也跟天書沒兩樣。
「樂」從何而起,一路演變到隋朝的故事,就來看看《隋書》怎麼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國人的語言跟文字都還很模糊的時候,聖人就是以音樂來跟百姓溝通的。
他們用一些植物、器物,來發出令人心情愉快的聲音,讓人們願意跟隨著他們。
比方傳說中,黃帝跟蚩尤的涿鹿之戰,黃帝這邊就製作了戰鼓,讓士兵們心神澎湃,勇氣百倍。
此後的五帝,一定至少要幫自己做一首主題曲。這個主題曲,就是天子的施政大綱。古書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而五帝時代被大禹結束掉了。
基本上到堯舜之前,司馬遷連隻字片語也不會記,都是「傳說敘述」。但堯舜開始就會用語言溝通了。
大禹之後的主題曲,也跟過去的題目不同,改以王朝功績來表述。
據說商周時,封建的諸侯入朝議事,不是寫竹簡奏章拿象牙笏來講一堆有的沒的。他們要寫一首詩,唱一個歌。這樣自己才記得要報告什麼,天子聽完也才不容易忘記。
是的,過去不論是歌唱還是演奏,都依賴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我們知道,較古老的中國文字,目前都只出現在甲骨、金屬器物上。現代人覺得竹簡笨重,夭壽,同樣的版面,竹簡比青銅鼎要輕得多了呢。
隨著時間推移,文字記錄的進步,以及周天子的失能……古代的樂曲,就慢慢的失傳了。
考試可以帶小抄,誰還花時間把考試內容編成一首歌來唱?
基本上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中國古音樂就淪喪了,秦國的朝廷不需要這個東西。
漢朝建立之後,才開始復興。誰在復興?把周公旦跟孔仲尼當教祖拜的魯國人,他們有保留一定程度的祭祀音樂。
「當教祖拜」不是開玩笑,人家就真的有在進行祭禮。
這批人就是後世所謂的儒家了。
除了儒家的「周樂」,劉邦還有一個寵姬「唐山夫人」,很會唱楚歌,也復興了一部分。但由於實用度不像過去那麼高,所以復興活動大致也只限於漢朝朝廷。
再來要到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要封禪當真天子,考究了很多古禮,定出不同層級的音樂。
但說真的啦,你知道漢武帝在問說,上泰山要封禪,應該怎麼封?
根本沒有學者回答得出來,最後也是拼拼湊湊,由劉徹自己決定一個新套路記錄下來給後世使用。
那就有人認為,漢武帝設置的新祭樂,為了求古,其實參雜了很多地方民謠,不是很有莊嚴肅穆之氣。
考古的千古難題不外如是。
一直要到東漢,劉秀的兒子,漢明帝劉莊,才又制定了一套高貴典雅的「四品樂」。把祭祀上蒼,諸侯之禮,宮廷飲宴,軍隊行伍四大樂種都做出來。
穩了對不對?可留聲機的發明還在一千多年後。
隨著董卓入京、遷都,這種不切實際的東西,董太師可沒心情保存。至少前兩項他一輩子也用不到。
很顯然,長安政府沒有重新建立起朝廷樂府,所以又散失了。
還好,劉表收留了一個對古典樂很有研究的朋友,叫做杜夔。後來跟荊州一起回歸祖國,主導了古典樂復興運動。
雖然史書上一個字沒說,但我們也已經知道了,古典樂的傳承,最大的敵人就是:「戰爭」。
特別是影響「樂人」生活的戰爭。
三國雖亂,曹操很快就出來扶正了。
說真的他老婆卞氏都是樂人家族,不過人家怎麼說曹操功過,在當代樂界曹操應該算滿討喜的。
那接下來的大破滅,就是所謂的五胡亂華了。
亂華,打得樂人四處奔走,但很快進入民族自決期,人人要建國,樂人馬上又變得炙手可熱。
大家都要當正統政府,都要有自己的國家祭歌。
就古典樂界的說法,五胡亂華剛開始殺傷很重,但隨即進入了和平共處期,就是因為蠻族們接受了中華音樂。
沒,我唬爛的。
什麼是中華,繼春秋戰國之後,這個時代又一次提出了申論。
中國是由各個風俗民情不同的地方所合力組成的政權,五胡十六國的國歌,其實也是各具地方特色。
事實上,如果晉朝有發護照,那五胡十六國的國君,大多都曾經是拿過西晉護照的「中國人」。要到後面的北魏一統,才真正是外來政權。
也就因著北魏是外族鮮卑,所以他們對於這種「國歌」(地方歌)的認識很少。
原本沒什麼關係,大草原上哪個牧羊人不唱歌?可當北魏孝文帝要進行漢化的時候,就有關係了。
北魏也要建自己的國歌,但已經沒有前朝歌能「借鑒」了。
北朝樂府,因此成了民謠大賞,聽起來也是亂可愛一把的。
於是鏡頭一轉,當年沒有宗廟,沒有首都,連皇室血脈都有疑慮的南朝,欸,他們有樂人家族。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朝宋齊,劉裕跟蕭道成都是武人出身,所以建國後對這些事情也不是十分重視。
一直到梁武帝蕭衍,在力行中央集權的同時,才把音樂的重要性重新提了上來。
前面我們說到,漢代樂府,楚音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南朝現在復興音樂,也許不到商周古體,但要重振漢晉的問題也不算太大。
七十八家的樂人,都同意梁武帝要進行的音樂改革。
但要怎麼改?沒人說得出來。
大家的長輩都說,以前的音樂不是這樣。
但到底是怎樣?
沒關係,蕭衍自己出馬改。
他認為,第一個問題就在樂器。同樣是「敲編鐘第五個」,發出的聲音都不見得相同。所以要先制定樂器的規格,來演奏古譜。
至少聽起來不要奇怪。
有了樂器之後,大家就開始討論,哪些古禮需要有怎麼樣的曲子,來符合氣氛。哪些古禮今天應該要進行修正。
比方南齊的時候,還有拿著筆在跳舞的,那就有點像我們前面提到,古時候上朝是來唱歌跳舞給天子聽的看的。
梁武帝就說,打扮著朝臣正式樣貌在唱歌跳舞?成何體統,改一改吧。
更有趣的是,我們都知道蕭衍後來是個佛教迷。他還在南朝樂府中加了很多闡述佛法的歌曲,主要在他辦佛教法會的時候用。
相反的,北朝在音樂還沒有一個定論出現之前,又一次陷入了分裂。
北齊基本上就是照搬北魏的樂府。
這邊說一下,最基本的樂府,就是要在準備「好幾組」編鐘,在適當的時候敲出適當的樂曲。
亂世之中,你就知道亂七八糟不知道在敲三小的情況很多。
很妙的是,北齊這邊有一些西涼來的學者。他們本來是前秦苻堅重振儒學的時候,回到政府體系。後來跟著苻堅的大將呂光去征伐西域,要回來前秦卻亡國了,就在西涼建國,弄了一套西涼秦漢樂。
嗯,西涼,也就是所謂的河西四郡,還真是保存了一些秦漢的東西沒錯。到西元二十世紀都還可以在那邊挖秦漢文物,比中原地區的還紮實呢。
在《隋書音樂志》中,記錄了一些祭祀的時候,皇帝要做什麼動作,唱什麼曲目,歌詞是什麼。
就跟你小學開朝會一樣,對,一模一樣。
皇帝進場,奏樂,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禮成,唱國歌。
運動會要唱運動會歌。
畢業典禮要唱校歌。
老外可沒有這麼時興這套。
那我想各位也發現了,北魏樂府的樂器,都被北齊高歡他們搬走了。宇文泰得到的,只是皇帝的人。
經過頭先幾年的努力抵抗東軍侵略,穩定下來之後,除了重整政府行政體系,朝堂宗廟你還是要搞起來啊
宇文泰就推行了「周朝復古」,制禮作樂的話題也再次被提出。
幾年後,南北三國局勢丕變,宇文泰派人大舉南侵,繳獲了荊州王室大量的樂器。
水啦。
這時候,北周有得到像上面說的典禮流程與歌單,但沒人會唱。
沒人會跳。
於是他們採取了鮮卑民歌的基調,來搭配周朝的古文格式。記述祖宗的功績,自行編排一套。
雖然情感上的效果很不錯,但總有些不倫不類。
西魏這邊,隴西世族的佔比很高,他們都是在呂光時代之後崛起的,對呂光那套秦漢樂沒什麼情感,反而建議引進了很多的西域樂曲。
然而,到宇文泰過世前,這些東西都是只有典章制度,沒有正式運行。隨後北周正式成立,才找了漢學者來進行改編。
哪來的漢學者?荊州西梁元帝的學者。
你看南梁其實大變革過,西梁又不是正統繼承,這一套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誰也說不準。
但北周就如獲至寶,整個用起來。
有趣的是,因為引進過很多西域的樂曲舞蹈,但南梁漢學者不想要這個,偏偏北周貴族又很喜歡。
音樂加舞者的演出,就在這裡分成了兩派。
朝廷用的,還是歌舞。
開放大家一起賞玩的,則稱為百戲。
唐修《隋書》,認為百戲也是北周跟隋朝敗亡的原因之一。清朝也喜歡戲曲,唉呀難怪會滅亡(反串要註明)。
由於敘事戲曲的流行,北周武帝也覺得,在那邊高來高去不知道唱三小的漢代詞牌有夠無聊,要求全面改成北周的英雄故事。
從宇文泰建國的各種奇蹟,到摧破北齊,大敗南陳名將吳明徹,一共十五個詞牌,道盡北周。
隋朝建立後,楊堅忙得很。他本身也不是愛看戲曲的隴西貴族,一開始也不怎麼留心。偏偏就是一個從北齊來的降臣顏之推,上了一書。
顏之推說:「梁朝的音樂,是很雅的。北齊的音樂,也算是滿正的……可是你們的音樂,都是胡樂耶,是不是讓我們梁朝學者來修正一下?」
喔,顏之推本是南梁人,也在西梁服務過。本來西梁被北周消滅後,他也該去長安報到,結果他就跑去北齊了。
結果北齊也滅了,他又來到北周。
一直以來,顏之推都是直屬皇帝的官員,然後北周也被篡了。
人形的盧豈是浪得虛名。
楊堅雖然看在他哥的面子上用他,還是提防著的:「梁朝亡國之樂,我不想用,但是叫人來改改是可以的。」
隋朝的音樂改革工程,隨之展開,在之前牛弘跟後記都談過不少,這裡不重複太多。
就聊聊一個之前沒提到的:盧賁。
盧賁是涿郡盧氏出身,這一支是在劉備的老師,盧植……的兒子之後開始壯大,成為魏晉南北朝漢人四大家族之一。
四大家族是:崔盧鄭王。
崔家第一,他們除了早年透過入仕北魏來取得高官厚祿,更特別擅長以聯姻方式與其他家族,包含皇室進行聯盟與控制。
盧家其實很想改變這個局勢,幾乎北魏末年的各種叛變,你都看得到盧家人的身影。
說白話一點,崔家是皇后專門科,而盧家想奪天子。不到篡位的程度,大概就是想當曹操當霍光而已,因為始終沒能上到那一步,所以你也不能肯定他們會想開啟盧氏王朝。
在北魏東西分裂的時候,涿郡自然是東魏臣屬。但盧賁的爸爸盧光就毅然決然「起義反東」。
這是一場豪賭。
事實上,盧光本是刺殺西部軍閥賀拔岳的兇手之一。也就是西魏權臣宇文泰通緝的對象。
正所謂「錦上添花領紅利,雪中送炭當股東」,是沒有這種說法的。但盧光在東魏領地起兵支持風雨飄搖的西魏,果然讓他賭贏了。
宇文泰撐了下來,並且迎接盧光一行,給予最高等級的尊重。
尊重而已,宇文泰主要是讓盧光加入自己的陣營,盡釋前嫌。兩人逐漸建立起信賴關係後,盧光也成為宇文泰隴西換血政策的重臣。
對,宇文泰依靠隴西貴族的力量崛起,所以他也得一步一步把那些舊貴抽換掉。
那盧光除了很會打仗,還有幾個特色。
一是精研宗教,佛道兼修。二是對於古典音樂很有研究。
他的兒子盧賁,也算是繼承家族事業有成。
別忘了上面說的,涿郡盧氏世世代代,數百年來的任務,就是要找一個「自己的皇帝」。
盧光雖然成功買進宇文泰,可宇文泰不稱帝啊。等到宇文泰過世,大權又旁落在別的重臣手中,盧家就又開始打量起來。
北周雖短,局勢多變,終於在平齊之戰中,盧賁找到了千里馬。
楊堅。
盧賁跟爸爸一樣賭很大,雖然官爵不小,他也決定去給楊堅當護衛。
周宣帝過世,楊堅等人改詔輔政,那是一個內外不服。盧賁當時帶著自己的部隊,召集朝廷公卿:「想要富貴的,就跟我來。」
說是這麼說,真有人想離開,盧賁的士兵馬上就攔住了。
就這樣,盧賁率領百官公卿,迎接楊堅入宮輔政。
立下這等大功,盧賁自然登上禁軍頭領一職。
問題是,楊堅不是那種傀儡皇帝的料。
幫他改詔的劉昉,以軍隊支持他的鄭譯,很快就被楊堅給鬥掉。涉入如此深的盧賁,又怎麼逃得過?
盧賁捲入了劉昉案,罪應處死,但楊堅表示功臣不可殺,被廢為庶人,之後跟鄭譯一起被復用,來處理隋朝樂府。
這邊就有兩件事之前沒有提及。
第一,劉昉案其實分兩重,盧賁是第一重入罪的。這第一案,其實就是「更換皇太子為楊廣」。
劉昉被抓到後,出賣了盧賁等人換取自己脫罪。
官方角度正著看是這樣,但請想深一層。
如果開國之初,換太子一事就已經是「大死罪」,宇文述跟楊素為什麼後來還干犯天條?又不是自己要當皇帝,值得拿人頭去賭嗎?
未嘗不可能,也未嘗不能反過來看。
就是我很愛說的:立楊勇為太子,並非楊堅本意。
楊堅讓盧賁等人背上「欲換太子」的黑鍋,也是在試探大家的反應。
那邊的記錄是:「昉等委罪於賓、賁,『公卿』奏二人坐當死」。
漢代以來,有資格跟皇帝奏刑的,叫做「有司」,意思是專門負責的單位。
公卿奏死,那叫做用議會來判刑。
而這個案子,恐怕大家反對之激烈,遠遠超出了楊堅想像。
也或許因為如此,所以楊堅對於諸子的「繼承可能性」,是看得很寬的。並不限定楊勇或楊廣。
楊素他們也是看穿了,真正需要的是議會支持,才成功把楊廣弄上太子之位。
第二點,則是楊堅對於音樂真的很不在意。
拿這個作為鄭譯盧賁的復起,可能性很多我說一個就好,就是找個「成敗我無所謂,但是某些人很看重」的東西。
意思是,楊堅確實想要原諒他們,但同時也需要得到「某些人」的同意。
串起來,即支持楊勇為太子,認為想換太子的都是叛賊,制衡著隋初楊堅的「這些人」,就是漢人世族。
然而,不知道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修改音樂一事引起了巨大的風波。
「是時競為異議,各立朋黨,是非之理,紛然淆亂。或欲令各修造,待成,擇其善者而從之。」
最後平息這場鬧劇的人,你猜猜是誰?
就是楊廣。
不是隋煬帝,只是楊廣。
開皇九年,楊廣平陳之後,提出以南朝宋齊陳樂之正,佐以梁朝之雅,來制定隋朝樂府。
在這之前,楊堅已經開始大量採用南朝的天文術數,楊廣的建議可說是投其所好。加上經過之前的各家紛說,隋朝最後化繁為簡,只採用六種古調,十四個音階。
只要是這六大調跟十四個音階奏出來奇怪的音樂,一律廢除,不再進行考證與調整。
對,十四個音階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七聲音階擴展出來的,在西方,這是古希臘時期就訂定的標準。
這不是什麼奇妙的巧合,事實上,鄭譯在進行音樂改革時,就是找了胡人音樂家來訂下七聲音階的。
那就是因為在吵有的古曲用這七聲無法表現,所以一些學者不認同。結果還是靠政治力量來強行解決嘛(笑)。
楊堅自己是很喜歡音樂的,所以他對於歌詞歌曲很有要求,但對於考古跟戲劇舞蹈沒有任何研究,也不想研究。
在楊廣的倡議下,由牛弘所主持的音樂最後大修,也走了個小後門。
他們特別做了兩曲,號為「天高地厚」,給后宮專門在幫皇上慶壽時演唱,楊堅也是開心得很。
這叫做「房內樂」。
最後,隋朝只做了三十首本朝專用歌曲,其他的古曲,若不沿用,就直接把曲本收藏入庫,並禁止民間奏唱。
就算嵇康真的有留下《廣陵散》,到隋朝之後,恐怕也是要失傳的?
這也是很看皇帝的。
比方隋煬帝時代,房內樂的需求就大幅的提高上來了。楊廣更復起府內舊樂,做了《清樂》,以清商三調來演奏江南與漢魏古樂。
他特別喜歡復古嗎?這麼說就太小看楊廣這個「享樂皇帝」了。
清樂,只是隋煬帝的九部地區性(國際)音樂之一。
還包含了《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等等。
《禮畢》是啥麼國?是晉朝的音樂。
你看,楊廣在東亞音樂圈的貢獻之大,絲毫不下他打通運河啊。
歷史的長河上,千帆駛盡。
有人只看忠孝節義,有人但重經濟民生。
有人愛看千軍萬馬,有人喜歡愛恨情仇。
這一面映照出世間萬物的鏡子,端看你自己想看什麼。
照出來的,終究是你自己。
今晚,不如放下自己,來點音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