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長輩就很喜歡講這句話,[不要太常換工作,要有定性],甚至很多工作雜誌寫到如何找到好工作時,都強調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評估標準大概是3-5年為參考標準,3年以下沒有學全,5年以上又容易僵化難以適應新單位。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很多名人的工作是換來換去,甚至轉換當中一點關聯性都沒有,而且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年輕工作者,念了多年的書之後就進到職場,有的人因為選填學校和科系只挑了分數最接近的,粗略的看過介紹後就進去了,台灣又特別喜歡專注念書考試,我們這代1980中後段的年輕人很多都是考著考著就出社會了,要問我們喜歡什麼,大概有個雛形,說個所以然的人又偏少數。
在興趣方面,我的朋友是偏畫圖,漫畫或CG(Computer Graphic電腦繪圖),而我是文字創作,早期是耽美跟心情抒發,但以前完全沒想過這些東西可以支撐生活,所以還是念書考試準備出社會,找份過得去、薪水也不錯、還能保有自己一些生活空間的工作。
現在開始不斷地反問自己為什麼?社會灌輸我們的東西是正確的嗎?有多少人是被這樣說著說著開始過著不喜歡的日子?有多少人是不斷發展自己的興趣成為生活的支柱呢?這樣的人們中間是否經歷過強烈的碰撞和無助呢?
我家老媽在工廠待過很多年,在她身上我看到很多的是對不開心的忍耐,但她可以一直說為了錢要忍耐,被同事氣得回家邊哭邊罵,隔天還是去上班、明明颱風天,還是去上班,因為不上班老闆會扣薪水、拉肚子不舒服,好一點以後來是去上班,因為不想請病假。我家老妹則是遇到同事沒好好做工作,她接後面的人連帶對方的工作都要做,她想離職卻說她還有些沒做完,滿滿的責任心,卻只能一直收尾。
定性是忍耐嗎?我們試試反問自己:我們平常中又忍耐了哪些人事物呢?
台灣人對時間和摸索似乎不太重視,不喜歡空窗期,職場上最希望的是無縫接軌,採用的模式大多是騎驢找馬,當然有部分是生活的原因,薪水低加上月光族,一旦空窗就只能吸空氣或者回家啃老,但是或許可以給自己擬一個「Gap year」或者「Gap period」計算這段時間需要多少錢、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去哪邊,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想探索的是什麼?是自己的興趣延伸還是對於某項職業有著好奇,像我的朋友曾想去做饅頭,因為她覺得老麵饅頭真的好好吃!也可以是參與身心靈活動,學習冥想、瑜珈、運動等等。
那,工作到底要多久換才可以?我個人的經驗覺得半年到一年後還是找不到方向或歸屬感時。一份工作上手時間大概是三個月到半年,基本的全貌已知曉,也知道工作的操作模式,跟同事主管也磨合過了,這時候往往就是進入熟悉狀態的門檻了。
這時候可以問問自己:是否想再嘗試看看?是否有想探索的範圍?是否在這方面、這職涯有些想發展的慾望?
若真正對一份工作嫻熟又有經驗大概是三年,可能也歷經工作業務的轉換,遇到的事件愈來愈能夠即時處理。
只是,我們可以問問自己:三年之後又三年,這個工作或這個職涯是我願意繼續三年、六年、九年,直至退休的嗎?
國外打工回來的年輕人大概會遇到兩種況狀,一個是認為年輕人充滿勇氣,去國外練習語言和體驗生活,一個是認為年輕人去國外存錢,存夠了錢就回台灣,沒有參考價值。
我想說的是,職場上關於換工作與定性這件事情的認定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就像國外打工在老闆、在人力資源人員的眼裡到底是有沒有價值的一樣難以認定。
只是,摸索自己不代表只能瘋狂換工作才能知道,「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這句老人家很愛用來念晚輩有它的道理在,畢竟工作的基本樣貌都還沒摸到邊就走了,這樣或許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