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from Entertainer to Artist

寫在Lamusical之後而非之前,原因有二。一是身為演員家長慘遭騙,被劇團告知「其實我們負責製作的是林子祥演唱會中音樂劇那部分,其餘演唱會製作是由其他團體負責。」。你說得這麼淡淡然,我自然以心為心先入為主阿LAM想攪點新意在他那富麗堂皇演唱會中有一(小)部分是音樂劇然後其餘都是他經典黃飛鴻式勁爆音樂會……結果「音樂劇部分」佔整個演出九成九。二是陳恩碩導演太童顏(對不起你雖然堅猛料可是我女說你坐在Sally旁邊指揮若定時跟我女沒兩樣:像一個小演員),我雖然知道他大名鼎鼎,沒想過林子祥伉儷就放十萬個心把整個紅館製作交他和劇團玩得翻天覆地。得知後除了「O左嘴」還是「O左嘴」。
結果?大家有目共睹。林子祥依然強勁,演唱會前不少人耳邊跟我悄悄說:他年紀大,可能這是退休演唱會,不得不看。看過後自打嘴巴:嘩林子祥多唱十年八載準沒問題!
整個劇的製作專業嚴謹,雖然親歷其中,容我嘗試「有點偏倚」地說一下。陳導再一次交出「與年齡外表不相符」之作,延續他舞台體驗,成功把握把音樂劇送入紅磡體育館這一良機卻仍廣為觀眾受落。從燈光、舞台設計、演員、音響等等劇團都傾盡全力,要說進步空間當然有,但紅館音樂劇以流行曲包裝,除了藝高人膽大的阿LAM和人細鬼大的陳恩碩導演,在香港有人夠膽玩嗎?整件事非不能實不敢也,林子祥的胸襟和陳導的鐵膽就讓大家眼前一亮,把香港近年初起發展的本土音樂劇帶到另一境界。愚見以為看演唱會的觀眾當中一部分大半世都未曾因為「musical」一字而買票入場,林子祥利用自己廣闊的曲目(和音域)和超然的號召力,把殿堂級唱功貢獻給這一代的音樂劇發展,這是我在看到他賢內助、兒子、好友「旦哥」鄭丹瑞還有一眾「跟他揾食多年」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汗流浹背努力聽着導演講解怎做怎好然後又熱心回饋時的一股強大傻勁。
「呢班人真係傻架喎。」是我見他們排練時的想法。老老實實林子祥喎?阿LAM喎?七十有一喇喎?為甚麼臨老玩咁大?原來他一點未覺老,極其量只是老頑童。可憐Sally要緊跟其後(其實一向以為慢到「踩死蟻」那位是阿LAM,怎知總排時又錯了,那位完美主義者對煙花何時爆放、演員何時轉身、音樂何時擴大、就連「旦哥」換衣服時間都了然於胸)。他說話慢但精準,Sally原來說話這麼快行動力這麼高是被林子祥train出來的(要配合藝術家真不易)。
好朋友「旦哥」更沒話說。全晚唱跳講聽復加後台免費托兒(十二小演員的無限笑話提供者,老實說林德信和小肥都吃不消他還可以晚晚和那一打馬騮聊天,除了胡琳姐姐可以「擁抱代替講話」稍微冷靜一下過度活躍兒們,旦哥不算唐玄宗也必是後台定海神針),對他來說最大挑戰可能是「換衫」、「換衫」和「換衫」。我不知道有沒有服裝贊助,但若有,贊助應該給鄭丹端而千萬別給全晚只在encore時換衣服的林子祥(虧本呀他唱得臉不紅氣不喘沒換衫老是在台上賴着不走)。
演員們要兼演唱跳三方面,在香港老實不好找。香港有好演員,也有好歌手,舞者問問另一香港舞台皇者郭富城班底便知道要幾勁有幾勁。但要集三者於一身還要有「戲味」外表夠「貼地」夠「市井」好配合「人生」這音樂劇主題實在半點不容易。要戲好、唱得、還懂跳舞,鳯毛麟角呀。阿LAM還跟觀眾爆料說這班演員大白天還得上班下班趕來劇團排練且有這水平,和外國養尊處優後天條件特佳的表演者自然有距離,但這班年輕人真的一點不能被忽視。細閱一下他們的背景吧,舞台學歷高經驗夠不少出身專業名校,再多幾場像Lamusical的機會?他們的演出水平只會嚇人地跳上幾層樓。我稍為覺得在香港做音樂劇或舞台劇要比外國難的是演員身形和外貌一致性:就算跳得多好,演唱會或音樂劇的舞蹈都會由體型相近的群舞者擔當較有看頭。香港劇團比較難有此選擇權,舞者還算可以,但演員、歌手真不多。既要質素好又具視覺效果且要夠貼地傳神,老老實實陳導今時今日若在香港做得到,他做的不會是Lamusical而是神話。還是期望香港音樂劇發展更盛,讓導演們有「更多貨」可用方為上策。這次陳導的年輕班底未必位位一鳴驚人但足以令人眼前一亮,應付林子祥此等唱爆肺巨星尚可更「放」一點,但對慣看演唱會「齊輯輯」舞者的固定觀眾而言仍未能全部滿足。
其實要評一場演出的好壞,寫三萬字逐點解都不為過。可是Lamusical帶給我的卻不是這種judgemental的想法,而是more inspirational的。林子祥之勁在香港以至海外不由分說,但這次Lamusical給我看到的是藝術家的風骨。多年前跌落台弄得個半聾累自己終身耳鳴可非說笑,明明可以日日和老婆打golf旅遊曬太陽還得回到紅館這麼嘈吵之地攪個musical?林子祥又應未至於富可敵國「大把錢倒出公海」吧?「攞苦來辛」還有一班滿滿傻勁的親朋班底配合,這才是他最厲害之處:
他對香港的愛,整個掛着concert頭賣musical肉的「紅館show」,為的是告訴大家藝術非場地先決、非曲目先決、而是「人才先決」。當人人都eye on 甚麼xiqu中心時,他的眼光就放在他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場地 — 紅館,專注他的音樂,製作打動人心的音樂劇。可能有人說「他賺錢才能這樣任性啊」,那當然!不賺錢即沒觀眾,沒觀眾為甚麼演出?但作為一個表演者,若果只在自己comfort zone打滾「食老本」,你認為時至七十有一還真的不被人家擔心你身體健康來看你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演唱會嗎?林子祥,就是有這個能耐讓愛戴他的觀眾看到他雖屆耳順還交出新意,活像一位老頑童,這就是流行歌星昇華至藝術家境界。昨晚看到他在台上,我彷佛見到另一位老頑童 — 畢加索:即使步入暮年,作品越趨頑皮玩味;頭腦仍然慧黠;而那炯炯有神的雙目總是像小孩子般好奇,一大清早起來就四周搜索着有甚麼好玩玩意兒一樣。
香港地,有這等藝術家,萬幸。作為其下一代,也萬幸。還願有更多像林子祥一像的巨星不顧一切,和陳導等年輕鬼才為香港藝壇帶來耳目一新的好作品。Lamusical只應是開始而非終結,江山代有才人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