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導我的屬下,每天晚上問自己:「我今天賺到了我的薪水沒?」。無論是薪水、能力、或是同事的尊敬和老闆的器重,都必須是你要自己努力去「贏得」的。如果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這種心態,所有老闆都會搶著僱用你──這是一堂價值千萬的課!
學校畢業後,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時,應該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在學校念書時,你要付學費去學習;但從就業開始,是公司付錢給你去學習。
憂的是,不管在學校唸書時,你的成績有多好,進入職場之後,學校成績和學歷就歸零,再也沒有用了。
這幾句話的用意是,給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個正確的心態:要懷抱著「感恩的心」,在職場中繼續不斷學習。
懷抱著「感恩的心」,在職場中不斷學習。
我在過去的職涯中,看到太多優秀的年輕人,在跨入職場的第一步之後心態就變了。他們以「賺錢」為前提,把工作當成是一種「付出」,而不是「學習」;因此斤斤計較,沒有賺錢就不願意「付出」,反而造成對自己最大的傷害。
因為,他們往往從此就不再「學習」了。
我自己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做了兩年半,起薪非常低,請看「初出茅廬」系列文章的〈
我邁入經理人生涯的第一步〉,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後來進了惠普台灣分公司,我的薪水幾乎翻了一倍;雖然跟同樣資歷的同事比仍然偏低,但是我已經非常感恩了。
進入惠普之後,不僅僅是薪資大幅增加、工作環境改善、同事之間互相扶持,還有系統化的培訓課程,包含去美國的各個產品工廠受訓。對於這些,我除了「感恩」、「學習」之外,心中始終誠惶誠恐,就怕做不好,失去了這麼好的一個工作和學習的機會。
因此,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我會問我自己一句話:
「我今天賺到了自己的薪水沒?」
我從1979年進入惠普台灣分公司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2012年退休的那一天為止,我每天晚上都會重複問我自己這句話,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英文裡的賺與賠
有賺就有賠。如果把工作當成一個謀生工具,那麼付出時間和勞動,自然應該要收到錢;而賺到錢的同時,就付出(或是賠上)了時間和勞動。
聖經馬太福音第16章26節中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英文的原文如下:
For what is a man profited, if he shall gain the whole world, and lose his own soul? or what shall a man give in exchange for his soul?
在這段聖經文字中,賺的英文原文是「gain」,而賠則是「lose」。
「Gain」在英文的解釋是「win something through one’s efforts」;也就是說,透過個人的努力,來贏得或獲得某些「原來沒有」的東西。
「Lose」英文解釋是「fail to keep or to maintain; cease to have, either physically or in an abstract sense」,也就是說,失去了「原來擁有」的東西。
中文裡的賺與賠
但是在中文的賺與賠之間,卻和英文的意思不太相同,在層次上更有三種不同的境界:
- 交換:如果是為謀生而賺錢,那麼這就是一種「交換」,付出時間和勞動,換來金錢的酬勞。
- 撿便宜:不論是國語講還是台語講,「賺到了!」總是帶有撿到便宜的意思;這種撿到便宜的「賺」,就是沒有成本、沒有預期,但是得到了。
- 投資或投機:就如同「做生意」或是「買股票」,投入的是「本錢」,希望得到的是「獲利」;投入和獲得的都一樣是「錢」,那麼就有可能會「賠錢」。
至於投資和投機的差別,則在於「對獲利的期望」。如果投入100元,希望得到每年幾十元的回報,這就是投資;如果希望得到每年幾百元的回報,那就是投機。期望值的不同,也就是心態上的不同,會影響到做法的不同。
上班族賺了薪資,賠了什麼?
如果是「交換」的層次,賠上的則是時間與勞動。
中國大陸互聯網企業鼓勵員工要採納「996」工作制,員工未來才有希望,才能財務自由。所謂996工作制,就是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週六天。
增加了工作時間,自然減少了家庭和生活的時間;增加了勞動力和勞動強度,自然會有健康的隱憂,甚至過勞死的危機。
其次是「撿便宜」的層次,許多上班族年輕人之所以擁有這種心態,大多是認為在沒有投入、沒有預期的情況下,當然也就不會有「賠」的情況發生。
事實上,不投入、不期望,也會有「賠」的情況發生,損失的就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年輕時光不會再來過,許多蹉跎了時光的上班族,只會抱怨一生沒有碰上好的機會,其實是他們不願意去創造和抓住機會。
最後談到在「投資」或「投機」的層次上,這種賺錢心態比較適合創業者或投資者;用在就業者身上,則有不同的意義。就業者投入的是「學習」,獲得的是「能力」。
學習和能力是不同的東西,難以量化來計算投資報酬率。但是「能力」卻是決定就業者,在企業內「玻璃天花板」高度的重要關鍵。
玻璃天花板的高度,又和就業者的薪資所得,呈現迅速增長的指數(exponential)關係,如以下的附圖:
本篇文章開頭提到,就學的時候,要自己付錢到學校去學習,就業以後是公司付錢請你學習;因此,就業者的學習成本是「零」,但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得到的能力卻是可以變現的。
初入職場的心態
我在年輕時並不瞭解這些道理,初入職場的道路走的磕磕碰碰的,非常辛苦;但這也造就了我感恩惜福的心態,時時害怕失去眼前的工作和學習的機會。
或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出身困頓反而使他們懂得負擔責任,於是培養出感恩惜福的心態和習慣。
因此,每天晚上睡覺前,跟自己心裡對話:「我今天賺到了我的薪水沒?」我真正的用意是在問自己:「我盡了我的責任沒?我對得起我這份薪水嗎?」
我每天睡覺前的反思、覆盤、檢討,如果我的答案是「Yes!」,則我不僅僅為付我薪水的公司盡了責,也為我自己個人「能力和價值」的存摺又存進了一筆。
老闆是最好的裁判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我在過去幾十年的專業經理人生涯中,我的老闆是否認可我的能力和貢獻,端看我服務企業的價值觀而定。
很幸運的,曾經擔任過我的老闆的,不論老中或老外,大都對我的貢獻表示認可。
如果跟老闆的價值觀不同,彼此所希望得到的就不同,那麼在老闆的心目中,我的付出與貢獻就不值得那份薪水、也沒有那個價值。
這個時候,自己必須當機立斷,離開這個不同價值觀的老闆和企業。
我這樣教育屬下
在我職涯的後段,我領悟到「年輕人不能夠養成『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take everything for granted)」的道理。如果以「交換」的心態來工作,損失最大的是自己。
因此,我教導我的屬下,每天晚上問自己:「我今天賺到了我的薪水沒?Did I earn my salary for today?」
各位或許會注意到,「賺」在英文句子中,我用的是「earn」,舉例如「earns somebody’s respect」,別人對你的尊敬,是你要努力去「贏得」的。
如果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這種心態,所有老闆都會搶著僱用你。這是一堂價值千萬的課!
結論
或許有些朋友看完我這篇文章以後,會認為我是替台灣的「慣老闆」們說好話。
平心而論,如果認為工作只是一種交換,公司付多少錢,我就出多少力,那麼損失最大的,其實就是我自己。
而且別忘了,或許有一天,你會自己創業當老闆,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