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鴻海股價下跌的一課 - 獲利體質比營業額更重要!

鴻海近來股價不斷下跌,很多人會歸因於郭台銘離開鴻海決定競選總統。但是,撇除這件事情,鴻海在去年獲利就已經創下新低(比起前年減少7%),這樣龐大的科技帝國之所以會衰退,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這之前先思考一個問題: A公司年獲利4300萬,毛利為6% B公司年獲利1000萬,毛利為47%
這兩間公司,哪間公司「獲利體質」比較好?經營公司時到底是毛利重要?還是營收重要?薄利多銷是好的經營策略嗎?
其實,從這個問題就可以明白鴻海獲利減少的原因
從2018年第二季鴻海財報,就可以看到毛利率非常低,只有5.63%(台積電同期毛利率為47.8%),許多分析師也認為鴻海的低毛利率會限制他的獲利。其實我們以消費者的認知來看待這件事情就可以知道,鴻海如果不轉型,絕對很難再成長。
各位艾寶們可以想想,你自己或是身邊的朋友,都多久才換一次手機?一開始智慧型手機剛上市,HTC剛崛起的時候,新技術新規格不段推陳出新,也許很多人一年就會換一支手機。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技術成熟,許多人在iPhoneXS推出後還在用iPhone6/6S,也有很多人兩三年甚至更久才換一支手機!所以手機組裝需求成長勢必會趨緩,而且手機代工產業只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沒有突出的技術或優勢來提升毛利,自然會面臨瓶頸甚至衰退。
其實業績的金額大小不是重點,「毛利」才是最重要的!太多低毛率的業績,只會讓你窮忙,最後更有可能倒閉。真正要有好的獲利體質,艾兒莎認為有這幾大點。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