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談校園招募之為傳產及中小企業發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校園徵才之際,各大企業紛紛祭出炫麗奪目的徵才活動及廣告,HR之間也不斷交流如何在活動中把雇主品牌的優勢發揮到最到大,希望做好做滿來吸引人才。我想對資源充分的大型公司來說,這些花費真的是微乎其微,相對來說不太會需要思考太多這方面資源的投入,但反台灣大部分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人數在100人左右甚至更少),統計有143萬家這麼多,佔全體企業的近98%,對於這些公司來講,不要說考慮花錢報名知名院校的校園徵才,可能報名的門檻都沒辦法達到!
所以問題來了,中小企業或傳產不需要優秀的人才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需要人才,而且需要優秀人才。但是中小企業或是傳統產業通常比較不具有聚落性,工作地點可能不會在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所以在招募上會有先天性的阻礙。(就像不少學生在選填大學志願時,北部的知名私校吸引力可能會大於南部的國立大學)。在薪資上,其實許多中小企業老闆願意投資,但是以整體福利來說就會遜色大型企業許多(不過還是有特殊的情況存在)。種種的因素下來,對外雇主品牌的差異,就會造成不同產業在人才分佈上的落差,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漸漸成為兩種極端。
自從我到了傳產後,發現很多公司其實都是那個產業的隱形冠軍,公司得獲利能力很強,市場的獨佔性也高,競爭對手不是那麼的多,具備很多生意上的優勢。不過都很需要更多不同的人才幫助公司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務,省去不必要的消耗和花費,協助公司累積更多能量在往上突破,我想如果中小企業能更往上進步,對台灣的整體競爭力是有絕對的助力。 當然中小企業或傳產有他企業文化的問題,這都是要一併做改變,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加入,這也是目前我在現有公司不斷在推動的最重要任務。所以我認為HR有時候要更宏觀的來看待產業及國家發展的事情,我們的眼光跟心態對了,才能做更大的事。
最後鼓勵大家找工作時可以多參考,傳產或中小企業也有無限的可能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uce Y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大家對於職場中的分工合作和工作執掌權責都再清楚不過了。今天從生活上的小事情來分享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早上在路上拍了這張圖片,大家看了不知道會有什麼感受?或許有朋友會覺得台灣的道路品質有待改進,有朋友會覺得台灣有的公務人員沒在做事情等等之類的……但我認為這張圖告訴了我,這是很明確分工所帶來
    在我的觀念中,對人保有溫度跟好奇是人力資源的從業人員的基本條件,但往往隨著我們的從業年資以及專業的提升,對人的溫度跟好奇心卻隨之下降,忘記了當初的熱情跟初衷。   一份履歷對於招募人員來說,常常是與候選人接觸的第一個中介點,我想專業的招募人員,對於履歷的篩選跟著眼點有他的模式跟看法,但履歷畢竟是死的
    溝通的好與壞一直都是企業的關鍵之一,但是溝通中所帶來的時間成本耗費往往都是比較隱性的,也難以計算。以下是從我的工作經驗所歸納出的幾個可能造成高溝通成本的原因。   1.專業差異:記得當初我剛到電商任職時,對於程式語言沒什麼概念,工程師的對話都是中文,但一點也聽不懂,每次的溝通都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理解,
    兩個月前機會與大學同學一起玩射飛鏢的遊戲,雖然都不太會玩,但是每個人都很投入地在瞄準自己設定的目標,回想整個過程讓我體會到設定目標的重要性。   後續花了一點時間跟團隊新進的夥伴稍微聊了下,主要想具體知道他們目前工作的學習進度以及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是協助他們設定自己工作上的目標。以我自己的職涯成
    這要從我剛滿兩歲不久的女兒說起,最近她學會了問"為什麼"以及"是什麼"的技能(上網一查,孩子發問時是她知識及學習的開端)所以遇到她不知道的事情,就會開始提問,有時候真的把我問倒了,我發現原本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我們並不都那麼了解,常常是一知半解或是根本誤解。   在職場上,我們是不是忘記了我們有
    最近我深深體會到HR工作的多樣性,就我自己目前不算長也不算短的經歷中我發現HR的工作其實可以延伸出幾種工作特性。  1.行政人員  2.業務人員  3.行銷人員  4.輔導人員  5.企劃人員  6.教育人員  7.分析人員  8.思想家  9.策略規劃家  10.實踐家            就我
    我想大家對於職場中的分工合作和工作執掌權責都再清楚不過了。今天從生活上的小事情來分享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早上在路上拍了這張圖片,大家看了不知道會有什麼感受?或許有朋友會覺得台灣的道路品質有待改進,有朋友會覺得台灣有的公務人員沒在做事情等等之類的……但我認為這張圖告訴了我,這是很明確分工所帶來
    在我的觀念中,對人保有溫度跟好奇是人力資源的從業人員的基本條件,但往往隨著我們的從業年資以及專業的提升,對人的溫度跟好奇心卻隨之下降,忘記了當初的熱情跟初衷。   一份履歷對於招募人員來說,常常是與候選人接觸的第一個中介點,我想專業的招募人員,對於履歷的篩選跟著眼點有他的模式跟看法,但履歷畢竟是死的
    溝通的好與壞一直都是企業的關鍵之一,但是溝通中所帶來的時間成本耗費往往都是比較隱性的,也難以計算。以下是從我的工作經驗所歸納出的幾個可能造成高溝通成本的原因。   1.專業差異:記得當初我剛到電商任職時,對於程式語言沒什麼概念,工程師的對話都是中文,但一點也聽不懂,每次的溝通都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理解,
    兩個月前機會與大學同學一起玩射飛鏢的遊戲,雖然都不太會玩,但是每個人都很投入地在瞄準自己設定的目標,回想整個過程讓我體會到設定目標的重要性。   後續花了一點時間跟團隊新進的夥伴稍微聊了下,主要想具體知道他們目前工作的學習進度以及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是協助他們設定自己工作上的目標。以我自己的職涯成
    這要從我剛滿兩歲不久的女兒說起,最近她學會了問"為什麼"以及"是什麼"的技能(上網一查,孩子發問時是她知識及學習的開端)所以遇到她不知道的事情,就會開始提問,有時候真的把我問倒了,我發現原本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我們並不都那麼了解,常常是一知半解或是根本誤解。   在職場上,我們是不是忘記了我們有
    最近我深深體會到HR工作的多樣性,就我自己目前不算長也不算短的經歷中我發現HR的工作其實可以延伸出幾種工作特性。  1.行政人員  2.業務人員  3.行銷人員  4.輔導人員  5.企劃人員  6.教育人員  7.分析人員  8.思想家  9.策略規劃家  10.實踐家            就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以前台灣公司要找員工很容易,只要薪資條件不要太差,履歷就如雪花般飛來。 應徵人一多,挑人眼光及技巧不用太好,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便看走眼,挑到不適合的,再重新找人,反覆幾次,終究能招募到理想的員工。 然而,隨著台灣少子化加上高學歷,個人意識高,加上年輕人想追求自我發展需求,老闆如果還抱著被動等
    Thumbnail
    上一篇聊到傳產對於工作內容跟薪資的想法,於是我想再聊一下傳產到底是因為什麼因素導致人員的流動率會這麼高? 我思考了一下,傳統產業留不住人才的幾個原因有哪些,當然這都是我個人見解而已,請看看就好,或者是有想要一起討論的也請歡迎哦~
    Thumbnail
    我們口口聲聲說資本主義好,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資本主義之下,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是誰?或者是說,任人要如何做才能占資本主義的便宜?這一點應該不會在學校教育的課程規劃內。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最近看到裁員一波波 是真的景氣差? 還是不入流小企業就該滅亡? 如下這家企業社 就不建議 跟他合作 素質很差很雷
    Thumbnail
    #要找什麼學校 目前整個環境大缺工,外加學校希望學生畢業就可以就業,多數都會辦理一些校園徵才博覽會,所以一些非常熱門的例如台灣大學,基本上就是各家大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學校的挑選回到基本的,可以從現況公司同事的畢業學校作為一個參考指標,其次就是區域性,再來就是科系相關程度。舉現況公司為例,
    這陣子常聽到雇主找不到人來工作, 甚至應客戶的請求幫忙找供應商。   目前看到報導是這樣說的: “由於少子化,畢業生越來越少,企業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科技產業,又以半導體需求最大。每年台成清交工程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全部加起來,尚無法滿足台積電一家人力需求。許多半導體大老擔憂數理人才不足,而傳統
    Thumbnail
    全台規模最大的校園徵才博覽會,「2024臺大校園徵才」於3月2日登場,今年有超過300家企業報名,包含半導體、金融、製造、服務等各行各業,共454個攤位,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子、國泰金控及中信金控等各產業的龍頭企業,提供超過2萬5,000個職缺,向新鮮人招手。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在今年的
    Thumbnail
    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培育和維持具備管理能力的中層管理人員。過去的人才培育計劃主要著重於提升日常管理能力和技巧,如計劃、組織、溝通、授權、控制等,以及創新能力和設計思維。針對中小企業的持續成功,透過特別設計的人才培育計劃,讓中層管理人員掌握相關的管理能力,成為中小企業獲取優秀人才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以前台灣公司要找員工很容易,只要薪資條件不要太差,履歷就如雪花般飛來。 應徵人一多,挑人眼光及技巧不用太好,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便看走眼,挑到不適合的,再重新找人,反覆幾次,終究能招募到理想的員工。 然而,隨著台灣少子化加上高學歷,個人意識高,加上年輕人想追求自我發展需求,老闆如果還抱著被動等
    Thumbnail
    上一篇聊到傳產對於工作內容跟薪資的想法,於是我想再聊一下傳產到底是因為什麼因素導致人員的流動率會這麼高? 我思考了一下,傳統產業留不住人才的幾個原因有哪些,當然這都是我個人見解而已,請看看就好,或者是有想要一起討論的也請歡迎哦~
    Thumbnail
    我們口口聲聲說資本主義好,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資本主義之下,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是誰?或者是說,任人要如何做才能占資本主義的便宜?這一點應該不會在學校教育的課程規劃內。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最近看到裁員一波波 是真的景氣差? 還是不入流小企業就該滅亡? 如下這家企業社 就不建議 跟他合作 素質很差很雷
    Thumbnail
    #要找什麼學校 目前整個環境大缺工,外加學校希望學生畢業就可以就業,多數都會辦理一些校園徵才博覽會,所以一些非常熱門的例如台灣大學,基本上就是各家大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學校的挑選回到基本的,可以從現況公司同事的畢業學校作為一個參考指標,其次就是區域性,再來就是科系相關程度。舉現況公司為例,
    這陣子常聽到雇主找不到人來工作, 甚至應客戶的請求幫忙找供應商。   目前看到報導是這樣說的: “由於少子化,畢業生越來越少,企業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科技產業,又以半導體需求最大。每年台成清交工程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全部加起來,尚無法滿足台積電一家人力需求。許多半導體大老擔憂數理人才不足,而傳統
    Thumbnail
    全台規模最大的校園徵才博覽會,「2024臺大校園徵才」於3月2日登場,今年有超過300家企業報名,包含半導體、金融、製造、服務等各行各業,共454個攤位,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子、國泰金控及中信金控等各產業的龍頭企業,提供超過2萬5,000個職缺,向新鮮人招手。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在今年的
    Thumbnail
    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培育和維持具備管理能力的中層管理人員。過去的人才培育計劃主要著重於提升日常管理能力和技巧,如計劃、組織、溝通、授權、控制等,以及創新能力和設計思維。針對中小企業的持續成功,透過特別設計的人才培育計劃,讓中層管理人員掌握相關的管理能力,成為中小企業獲取優秀人才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