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4|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你能正確理解話語,不主觀不誇大不曲解嗎?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傳聲筒的遊戲,或許在團康遊戲中也玩過,在綜藝節目中也會找藝人來玩類似的遊戲,玩法是每個人都要帶著耳機,所以彼此都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只能看著對方的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還有依據嘴型來判斷對方到底在說什麼,常常會爆出許多笑點,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模式不同,把自己揣摩的意思傳達給下一位的時候,就會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來傳達。這時會看見模仿能力高而且善用肢體和表情的人,越能準確的把意思傳達給對方;也可以從中發現善於觀察的人,能更快速的理解對方所要傳達的意思。
其實很多時候就算彼此說著相同的語言,卻還是不能完全理解,尤其在職場中的垂直對話,讓人很想喃喃自語:「說了這麼多次,你還聽不懂,到底是你聽的問題,還是我說的不清楚?」其實除了因語調、表情跟聲音的輕重而會有理解上的不同,更常因經驗、事件、世代、關係,甚至情緒,而有「自以為是」的溝通,但其實在唱獨角戲,另一方心中還有很多小劇本的狀況。
擴大解讀是政治圈常態,我們要不要讓自己這麼費力?

正確理解

換個角色去想,別人在說話的時候,我們聽見的內容卻可能大大不同,有時是聽到正確的內容了,傳達出去時卻是不同的,一些謬誤很常發生。這代表我們不會聽話嗎?還是我們已有先入為主的想法?甚至受到偏見影響?「理解接收器」是由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生活的文化背景、所受的教育、日常所見所聞,使我們不知不覺中形成價值觀,如同濾清器將對方的話語過篩。更多的時候來自於彼此之間,都沒有真正釐清雙方真正的意思。
在對話時,「我想的」、「你說的」和「別人聽到的」往往是不同的,其中「聽到」,是訊息接收的最末端,但也是聽者理解、評估可不可以信任的關鍵。聽覺,在生理上來說,是聲波經空氣振動,從耳朵傳遞到大腦聽神經,再判讀聽到的資訊,所以聽到而「覺知」,是尋求意義和理解的判讀過程。「聽到了什麼」,是感官、感情和智力的整合結果,簡單地說:「聽」不僅用耳朵,還需用頭腦和心。
我們怎麼聽懂人的話呢?

放下身段傾聽

讓自己聽懂別人的話,第一個步驟當然就是要「先」聽。在日常的人際互動,我們或多或少會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別人的聲音,形成一套自己的「說法」,又轉成百種「聽法」的情況。如果有聽沒有懂、聽不見弦外之音、話語之外的真正需求,或是與對話者沒有共識,等於為日後的誤會或衝突埋下導火線。
職場中的傾聽不當容易導致人際間的不信任,彼此因各有所思而讓對話無法搭上線,溝通成為有橫溝,工作也會停滯不前;若無法聽見別人或自己真正的心聲,對訊息判讀欠缺判斷思考力,就不容易協助組織或個人持續成長。

不主觀

聽懂話的第二步是要能聽得懂說話的重點,且不帶主觀的判斷。我們要記得,自我意識要用對地方,過度主觀的人都不容易聽懂話。如果對於某一件事、某一個人先有了片面看法,有了既定的印象,那麼,無論對方說什麼,都會聽不進去,內心就是充滿了自己的意見,若想法很牢固,對方的意見要傳送就永遠傳不進來。我們要在人面前學習不主觀,每次都像對待新的人一樣仔細地聽,永遠保有好奇,願意去理解對方的角色和難處。
一般人說話時傳遞的是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事實(Fact)、第二部份是感覺(Felling),在傳遞時,感覺的程度會是表現最強烈的,有時候也會因此遮掩了事實的真相。

不誇大

第三步是思想不要「亂轉」,有許多人不夠深思熟慮,或是靜下心好好思考、學習更深刻的累積,頭腦是晝夜川流不息的空轉,或是常常因網路流言而訊息滿載,快思亂想地這樣想、那樣想,腦子裡充滿了各種資料卻沒有整合,或許成為人云亦云,也可能塞不進其他的想法,只能想他所想到的,不能理解別人所想的,也拒絕知道別人的思想脈絡。
因為內在固著或心不夠安定,因此頭腦一直在那裡轉,像車輪那樣不息的,卻是空轉而無法前進,因此不只在心態上不要主觀,在思想上也要安靜,我們要學習想別人所想的,要學習知道別人所說的,要學習懂得別人話語裡面的意思,更不要「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過度揣測。

不曲解

另一個心態是情緒,尤其是在生氣或憤怒時我們很容易曲解別人,即使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還是會認定別人是故意欺侮我們、利用我們或不懷好意…,它也會影響我們看世界的角度,一個愛生氣的人,常會看到讓他想生氣的事。而不一定是先發生了讓人生氣的事。這樣不由自主誤解別人的行為都是衝著自己而來的個人化歷程,即使對方出現中性、正向的行為,也會把這行為跟自己的相關性連在一起,造成我們在情緒上不必要的負擔,造成關係裡的壓力也就更大。
換一種方式說,當有強烈的情緒,頭腦就變得很簡單,或者說是幼稚退化,容易被煽動,也容易衝動,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尤其經過兩、三人之間的溝通傳遞,更容易產生曲解,所以我們發現「聽說」與事實有牴觸或不合常理時,更要特別小心求證,不僅要釐清原意,更要澄清彼此想法的差距。
平時練習記錄我們的想法與情緒,可以有效地幫我們覺察與接納,讓我們更能過我們想要的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