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最恨的人 也曾經負載著很大的愛
在開始本篇之前,先來個笑話,一個 Carl Gustav Jung 派心理學家和牧師在爭論基督與宗教的問題時,爭論到最後竟發現那位牧師亦用榮格的理論來反駁。於是乎, Carl Gustav Jung 及其理論所蘊含的這種弔詭性,不得不讓人提問:究竟 Carl Gustav Jung 及其理論該怎麼定位...
分析心理學是Carl Gustav Jung所帶頭發展出的一支心理學,又稱Carl Gustav Jung心理學或原型心理學。在 Carl Gustav Jung 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下, Carl Gustav Jung 用了許多特定的詞彙來描述心靈的各個部分,包括意識(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在內。這些概念源自於他大量的臨床觀察經驗,包括他早期詞語聯想(word association)的實驗研究,而詞語聯想則是日後多種波動描記器(polygraph testing,現今的測謊器)的前身,也是心理情結(psychological complex)這個概念的基礎。
Carl Gustav Jung認為人的心靈包含有意識的自我、無意識兩大部分。有意識的自我是由記憶而有連續性的。但Carl Gustav Jung認為自我只是整體心靈的一小部分,無意識才更具影響力。夢是無意識對自我所開的窗子。整合自己無意識的的特性會自然的發生而發展個人的個性,這種程序叫做個性化。
深入探討個性化可以發現,Carl Gustav Jung 是首位定義心理學中「內向性與外向性」者之一。在Carl Gustav Jung的著作心理類型學(psychology types)中提到每一個人都屬於「內向」、「外向」兩種性格。Carl Gustav Jung 將這兩種心理類型以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與戴奧尼斯比較。內向性格者被比擬成通情達理的阿波羅,他們喜歡獨處、思考,深思熟慮並且善於自省。內向性格者有時可能對於參與他人的活動不感興趣。外向性格以戴奧尼斯比擬,他們富有活力、生動並且喜愛參與活動。外向性格的人在意外在世界的感受、物體與行為。外在性格的人極可能於獨處時感到無聊。
總結定義就是,個性化(Individuation)或譯個體化是心靈成長的目標,也就是自性的實現(Self Realization),其方法為融合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中的陰影與阿尼瑪[1]或是阿尼瑪斯[2]讓自性[3]實現。因此,分析心理學認為人的性格可分為外向與內向。
原慾是一種心靈的能量(或可說是氣),內向的人,他的這種能量是向內的而且是主觀的。
外向的人,他的這種能量流向屬於外在的他與別人的關係。
內向者比較容易患上包括妄想在內的精神分裂症。
外向者則比較容易患上躁鬱症。
所以...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病的!!! 這裡先簡單的解釋一下名詞...
[1]阿尼瑪:男人潛意識中的女性性格,只有一個。阿尼瑪也是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形象。當男人對女人有一見鍾情的感覺時,他可能是將他心目中阿尼瑪的形象投射在這女人身上。
[2]阿尼瑪斯:女人潛意識中的男性性格,可有多個。
[3]自性: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靈的中心。
[4]陰影:潛意識中與自我相反的人格。
[5]原型:是集體潛意識中榮格所發現人類不分地域與文化的共同象徵。
回到 Review paper裡,先幫大家整理一下,以簡單的語言來說就是,很多人看見自己的傷痛之後都想要逃跑。但是我們真的可以逃走嗎?有的人花一輩子去想盡辦法逃跑,卻還是同樣活在他的迴圈當中,遇到類似的爛人、在差不多的地方跌倒。
Carl Gustav Jung 認為,這些你想逃走的部份,都是不想接納的陰影(Shadow)[4]、黑暗中的自我、不允許成為的「那個人」。像是《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神隱少女》中的錢婆婆、《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其實都是主角的陰影。
為了不變成這樣的人,我們很努力地讓自己戴上面具(Persona),不去碰觸黑暗的那塊,就像是戴上面具就變得威猛的《蘭陵王》一樣,讓大家忘記他面具下的柔弱與纖細。而在這裡,其推薦的是《黑魔女:沉睡魔咒》來代表。網路作家女王的文章裡提到鬼遮眼是一種「明明知道他很爛,卻捨不得離開他」的病,大致上就是這裡提到的一種現象,也可以說是上一篇我們提到的 強迫性重複 ...
所有的光明都是伴隨 黑暗而存在的
在《黑魔女:沉睡魔咒》中,男子史蒂芬為了王位奪走魔女梅菲瑟的翅膀,還娶了漂亮的公主、生下奧蘿拉公主。梅菲瑟被背叛後由悲轉恨,於是詛咒奧蘿拉公主在16歲成年之時會陷入長眠,除非得到真愛之吻,不然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喚醒她。沒想到,魔女梅菲瑟卻在最後顯露出母性溫柔的一面……
回顧完paper後,我們在回到 Carl Gustav Jung 的理論下,上述所言,以學術來說就是將無意識分為個人無意識及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包括個人的種種情結,而集體無意識則包括人類整體經千百年累積在無意識中的寶貝。其證據是Carl Gustav Jung在世界各地所收集的人類共同的象徵。他考察不同民族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寓言得到所有人類共有的原型[5]。
所以在個性化可能發現超出個人經驗的象徵。其中的內容可視為人基本問題,如生命、死亡、意義、快樂、與恐懼,也可能有靈性方面的觀念。因此,他在對於分析夢的方法與完整的程序認為是很繁瑣的,也因人(分析者)而異,這裡開始與前面提到的Sigmund Freud 產生了連結。也因他對東方的宗教與哲學,譬如佛教、禪宗、印度文化、易經、老子、孔子等也都有過不少接觸,他接觸這些東西,也許是為了證明其學說,把「太極圖」和「十字架」等量齊觀,認為是具有相同含意的「原型」,這也使得他的學說在和Sigmund Freud 相較之下,具有某些「東方色彩」,也就是「齊物」與「包容」的色彩,而Sigmund Freud 的「差別眼」與「克服」則是相當「西方」的。
Carl Gustav Jung 於一九一二年發表的《原慾之變形及象徵》,在此文中,他主張潛意識大部分是與個人經驗及性本能無關的「集體潛意識」,這等於是全盤否定了 Sigmund Freud 的理論基石, Sigmund Freud 認為這個事件是對他個人的一次痛苦侮辱。
我仍能夠清楚地回想起 Sigmund Freud 是怎麼跟我說的:他說:「親愛的 Carl Gustav Jung,請你答應我永遠不放棄性的理論,這是所有事情中最根本的。 妳知道,我們得使它成為一種教條,一座不可動搖的堡壘。」……我 有點吃驚,我忍不住問他:「堡壘--防衛的是什麼呢?」他回答:「爛 泥沼的黑潮。」然後他猶豫一會,補了句:「關於神秘主義(occultism)。」
Carl Gustav Jung 並不認為自己是個「神秘主義」者。在《分析心理學的基本假設》一文裡,他假設「靈魂」是存在的,較明確的概念是其認為「靈魂」可能就是他所說的「集體潛意識」。他說﹕「把心靈動向低估成腺體活動現象,把思想看做只是大腦的分泌物,如此一來,我們所得到的便成為一種沒有心靈的心理學」。
唯物枓學認為心靈只是完全依附於肉體的附帶現象,但唯物科學卻無法解釋一堆分子、原子如何產生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意識、思想、情緒,那麼「我們自然可從另一個角度去推論與假設」,有一無形體的存在,它「像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一如肉體之固定特性,經由「遺傳」而銘印於吾人心中,它先於個人意識而存在,也不是個人意識所輕易能覺察的,這種與個人比起來幾乎是「不朽的物體﹕永恆的經驗」,有人稱之為「神」,有人稱之為「靈魂」,但Carl Gustav Jung 則將之稱為「集體潛意諧」或「客體的精神」(objective psyche)。
Sigmund Freud 認為潛意識中存在的是受到壓抑的本能衝動,是「情感的垃圾箱」,是自我要「征服的對象」;而Carl Gustav Jung 則認為潛意識裡深藏著智慧,是「心靈的寶庫」,能為我們帶來啟示。
比較Carl Gustav Jung的分析心理學和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論有何異同時,可以在 Peter Homans 的 Jung in context 裡提到的分析Carl Gustav Jung成熟期的思想理論結構,他用了三個主題來代表Carl Gustav Jung思想理論的三個主要成份,這三個主要成份是:「對Sigmund Freud的詮釋」、「現代性」與「宗教」。而這三個主題,實際上是三位一體,彼此糾纏、相互關聯的問題。
因此最後...探討 Carl Gustav Jung 心理學說,主要可以從中知道,內向性與外向性、個性化、集體潛意識、原型等的定義,在 Carl Gustav Jung 心理學說這裡都有了較為清楚的解釋。而透過電影《黑魔女:沉睡魔咒》來詮釋這學說,劇中梅菲瑟的台詞「我很抱歉對妳施行如此殘忍又殘酷的詛咒,我當時被偌大的恨意給沖昏了頭,我發誓只要妳還活著,我一定會好好守護著妳,不讓任何人傷害妳;妳偷走了我僅剩不多的感情,而我如今永遠失去了妳。」個人認為,單以台詞而言,其實是很難理解其博大精深的理論,若真要簡單的說此學派,咱覺得 這句話也是可以用來詮釋...
你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裡的木屑,卻不想自己眼裡的梁木呢? 馬太福音 7:3
最後的最後咱摘錄一段話來總結,你心裡面有沒有一塊發臭的、灰暗的、潮溼的、被你遺忘又不願意去面對的地方?在前面幾篇都要我們去看見、辨識自己陰暗的一面之時,Carl Gustav Jung 要我們把那些好的、壞的、自私的、溫暖的、光明的、黑暗的、接納的、抗拒的都「找」回來,因為它們都是自己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往會遇到自己討厭,但又深愛的人──因為在他們身上,你看見那些不願意承認,卻又百般渴望的自己,就如女王提到的鬼遮眼一般。顆顆~
每種心理學都具有主觀的色彩,我深知,我所說的每句話都有我的主觀成份在內,有我個人的歷史背景與特殊環境成份 by Carl Gustav Jung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因為對宗教毫無忌諱,故對中國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及藏傳佛教的《中陰聞教救度大法》、禪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對西方煉金術著迷。他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調和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心性。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對原始人類的心理進行考察,提出集體潛意識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也在解夢方面有傑出成就。在他晚年時,夢中得到啟示,回頭研究亞伯拉罕諸教。在最滿意著作《答約伯》中批判猶太教、基督教的耶和華。也許因為個人的經歷,他批判約伯記中耶和華對約伯的回答。此一充滿怨恨苦毒的批判招致宗教界的反對與批評。由於他年事已高,他對這預料中的批評並不在乎。他也認為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並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其是一位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的學者,在世界心理學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是心理學的鼻祖之一。其著作極豐,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論體系的主幹,包括心理類型、心理結構與動力,原型與集體無意識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潛意識心理學》(1912年)、《心理類型學》(1921年)、《分析心理學的貢獻》(1928年)、《回憶、夢、反思》(1965年)、《答約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