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話說新二代】自我認同與母語教育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隨便的自我介紹。

我是李普,是台菲新二代,是自學生。
 
自學之前,我覺得我對於自己的新二代連結非常少,儘管我自幼就知道自己是菲二代,某方面來說,這也是對自己菲二代身分有認同的。不過這個認同大部分建立於「血緣上的自我認同」。而在現在的生命階段中,我認為我之於菲二代的身分,更多的是意識上的認同。所以接下來,想來聊聊有關自我認同的成長過程,還有其他我想聊的。
雞/鳳凰?

◆自學以前的自我認同

在自學以前,同樣被兩個不同文化影響著,但我對於「我是臺灣人」比起「我是菲律賓人」是更有意識的。對我來說,撇除在臺灣長大這點,其中最關鍵的差別在於「認同連結的方式以及教育的影響」,當然其中還是有被零碎的其他因素影響著。
 
當時(自學前)在對於菲律賓的認同連結當中,雖說在鮮少的文化上還是尋找的到呼應,但最主要還是「血緣上的自我認同」,也存在著微微的「不得不認同」的狀態;而對於台灣的認同連結當中,除了血緣、地緣與文化影響,還有很關鍵的原因在於教育。即使我依然不認同教育體制,但是在體制內所受到的島嶼教育中(臺灣社會、文化、語言),可以和課堂上的知識產生相互映證的效果,找尋到共同連結,因此加深了我對臺灣的自我認同。
好比說提到臺灣食物、臺灣文化、臺語教學時,我會覺得——「對欸!這些食物、文化、語言確實有發生在我的生活當中!」好像找到了一個對自己身分連結的呼應,進而感受到這些是我和島嶼間的共同體,所以自然而然的加深了我是臺灣人的自我認同。
 
不過在體制內求學的階段中,即使得到與臺灣連結的呼應,但與此同時,對於「中華民國」的疑問依稀也存在著,畢竟兩者一直以曖昧的形式交雜於課堂所學當中。不斷錯縱出現的兩個詞彙,有時候都可以,但有時候又不行;且思考能力的不重視一直是教育的詬病,以及臺灣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的政治厭惡,覺得政治鄙俗醜陋。於是我們就開始將自我認同的課題棄若敝屣,或將其束之高閣,藉此來證明自己的清高不落俗,反正也無傷大雅。
 
所以臺灣人的自我認同課題中,即便對於「我是臺灣人」是有意識的,但多數依舊存在於天然的自我認同。而在面對中華民國與台灣的討論時,我們還是喜歡假裝看不見。唉,畢竟教育體制和社會風氣一直以來都呈現著「成為可灌輸的記憶體是高尚的」這個樣貌。

◆自學以後的自我認同過程

國三那年考了會考,上了一所我以為是美麗烏托邦的學校,想當然爾,不是。於是我在上了高中的第五天,因為無法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制度,辦理了放棄學籍。也在那時候才明白,若是將喜歡的事物放在不喜歡的制度時,厭惡只會油然而生。
離開學校後,因緣際會之下,步入了自學生活。
 
「步入自學生活」乍聽之下,好像是一瞬間發生的事情,不過它其實緩慢且不斷地進行著,但對於體制保護的抽離,是瞬間又衝擊的。所以,在得到完全的自由後,撇除體制,任何事情都很新鮮,很多事情好像也因此變得觸手可及,但在找尋屬於自己喜歡且舒適的生活模式時,也不斷碰壁。
 
分享這段我很喜歡的友人說的話:
我們總是在打扮自己,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時間(/ 空間)摸索出自己喜歡的「自己的樣子」,固然這也可以是每個當下的事。我們的裝扮,從假想一個「樣子」,然後打扮、穿著出那個「樣子」,到後來會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樣子」,之後不管穿什麼,就是那個「樣子」────「自己的樣子」。
                        海洛因
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摸索於自學排毒期間,接觸到許多在教育體制中不被重視的學習領域,移工議題就是其中一項。而移工議題往往也和新住民、新二代環環項扣,因此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許多同樣存在於自己生命的元素與故事,產生了共鳴,就像是前述與臺灣連結找到呼應的心境。這種尋找自我認同的學習過程是一針一線的,緩慢的在過程中,零星的拼湊成自己認同的模樣。
 
學習過程的具體呈現就有如之前文章提到過的參加海外培力計畫、新住民子女啟航營、哲五討論、參加相關NGO的活動、觀看移工影展的紀錄片和教習劇場...等。而能夠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到這些在體制內教育不被重視的事物(自我對話、思辨能力、課外議題...),甚至是能直接的碰觸到社會,進而影響著自我認同的反思與推進,都是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的過程中,對我最直接的影響。
 
另外,我想澄清一下。我認為這樣的學習路程,固然某方面來說好像也可以解釋成「體制傷害」促使思考與自學的動力,或是解釋成社會期待的壓力與人生的迷茫幫助自己向前,進而應證「體制傷害」在這過程中好像擁有一定的份量。但對於自學至今兩年的這個階段的我來說,我覺得「自學」這個能力本該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思考能力亦是,但這些並不會是某種得經過體制傷害的化學反應產物。
最後,固然教育與新二代的自我認同發展確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也在其中扮演著很重要腳色,不過教育/教學的關鍵,始終都是誘發的作用。新二代家庭教育是文化認同的基石,若是連原生家庭都不重視新二代學習者的母國文化,導致學習者毫無與母國文化認同的共同體存在,也將失去文化教育的價值。如果又強迫要求學習者學習沒有連結的母語便會是一件很暴力的事情,即便對於和母國文化有連結的人來說,強迫學習也是暴力的,無論有無意願。

◆【教育議題】108課綱之母語教育——母語該不該回家學?

在108新課綱將「本土」課程,擴充為「本土/新住民」語文領域後,引發了一波很熱烈的討論。簡單分為兩派聲浪:一派的人認為,母語教育不需要在學校學習,母語回家學即可;另一派的人認為,母語教育需要在學校學習。
建議先閱讀108新課綱的小知識:
網傳「108新課綱東南亞七國語言列入國小的語文課必修,排擠英文學習,增加學生負擔」,經查:

一、國民小學的語文學習領域有「國語文」、「英語文」、「本土語文」三類。108新課綱是將既有的「本土」課程,擴充為「本土/新住民」語文領域,增加印尼、越南、泰國等七國語文,反而增加學生的選擇。

二、比對新舊課綱,「本土/新住民」語文領域的時數未變,未排擠國語文和英語的上課時數。國中則列為「彈性學習課程」的選修課,依學生興趣和需求選修。 因此,此訊息為「錯誤」訊息。
在這一段,我想以新二代學習者為討論核心,來簡單聊聊有關108課綱母語教育的看法。當然在以下的文字中,會極盡的充滿我的觀點,所以並不代表了誰或是哪個族群的意見。
開門見山的先說我的答案——我支持學校該教母語。
在家學習母語確實是一件好事(如果學生本身有意願),且原生家庭確實也該負擔母語教學的責任,不過刻意排除在學校學習母語的機會,以自我本位的功利主義作為核心的獨尊華語和英語,形成的語言暴力,無非是在扼殺族群。
現今,華語已然成為「國語」,無論是直接/間接,無論是有意/無意,都或多或少的傷害了非主流的族群及其語言。所以,就算撇除「憐憫之心」不談,學校教學不同的母語也稱得上是一種責任,更何況臺灣還經歷了一場完整的「國語運動」(母語災難)。而母語教育就是文化教育,教授母語不單單只是學習一門語言,畢竟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更多的價值是其背後的文化傳承、歷史認知與誘發自我認同的反思及推進。
第二個支持學校該教母語的原因:並不是所有有意願學習母語的新住民家庭都有辦法教導母語,也不是所有新二代都有辦法在家學母語。乍聽之下很弔詭,可能會認為母語不就是從小自然學成、耳濡目染的語言嗎?但這背後可能發生很多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況發生。所以我稍微分類出最常見的狀況——家人不想教、家人不會教、家人不能教。而這些狀況也不一定是獨立的,甚至可能是交疊著的。
  • 家人不想教:
    家人不想教的狀況是我認為新二代最常遇到的問題,可以稍為的分類為不想教與刻意不教。

    1.不想教:家人認為沒有特別需要教導母語,所以不想教,但是不會刻意不使用母語。

    2.刻意不教:家人認為教母語會導致孩子華語學壞,或是認為自己國家的語言落後鄙俗,或是認為孩子學習母語會被霸凌排擠...等各式原因,致使家人會刻意不教導母語,限制孩子只能說華語。
  • 家人不會教:
    家人不會教的情形通常發生於沒有從小使用母語的家庭,而學習者想重新拾回母語。

    以自身為例,雖然家人沒有刻意不教母語,但由於沒有從小使用母語的關係,學習母語這件事情變很難達到耳濡目染的狀態。當自己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想要詢問家人時,很多時候,家人並沒有辦法解釋語言的脈絡,便導致家人不會不想教,但不會教。畢竟也不是所有會說華語的人,都會教華語。
  • 家人不能教:
    足以導致家人不能教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家人長期在外工作、家人身體狀況、家庭狀況緊繃、家人離婚,甚至是家人已去世...等因素。
所以將「本土」課程,擴充為「本土/新住民」語文領域,一來面推進了母語文化傳承的價值;二來,臺灣也在母語轉型正義的過程當中,漸漸地改變根深蒂固於學校的華語暴力;更甚,也讓有意願學習母語的新二代學習者,有更多資源可以學習自己的母語。

◆母語教育背後的學習暴力。

雖然我很支持108新課綱將東南亞7國語言擴充至本土語文領域,但是,在國小的實行狀況而言,必選修的存在之於母語教育的關係是一體兩面的——有意願的教育是學習,而無意願教育就會成為暴力。畢竟,並不是所有的新二代都認同自己的身分。不過,學習暴力的問題也不單單只是存在於母語教育當中,甚至是囊括了整個體制。
如果說學習暴力的問題概括了整個體制,那為何我們只針對母語的學習暴力做檢討,而選擇忽視整個體制共同存在的詬病?我並沒有要平反母語教育中的學習暴力,反而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任何科目的教育都可以不想學就不要學,只是需要時間,且每個人都該意識到教育問題的存在。而「不想學就不要學」這個狀態不是任性、不是驕傲、不是自大,更不是放棄學習/放棄教育,這是歸還學習者「拒學」的權利,讓教授者與學習者之間夠更加對等。
說實在,我認為一周一次的母語教育課程還不夠完整,能達到的效益還能夠多。若是我們能先將迫食教育的問題解決了,少了學習者的逢場作戲後,我們得開始思考,如何在母語教育上讓學習者願意自主學習進而達到自我反思?但這並不全然是學校的責任了,家庭、學校與社會都有一部份的責任。以現階段來說,我認為家庭之於母語教育的意識是最為關鍵的,誠如前面所說,家庭教育是基石,如果連家庭都沒有意識了,學習者本身也很難與自身有連結,而再多的教育方案也只是亡羊補牢。
總言之,固然無法認同必選修存在於母語教育當中,畢竟自我認同無法被強迫,學習也沒什麼好強迫的。但教育的推進與轉變是長時間的工程,且教育的責任也不單單存在於學校,所以,108新課綱中加入的東南亞七國語言,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教育推進的里程碑。

◆教育推動中所衍生出的「新二代」獵巫行動

目前,有好一部份的新二代並不想接受「新二代」這個標籤,即便你可以很直白的解讀為新住民的二代,但對於不同的新二代來說,所帶來其背後意涵可能是人們在無意間對新二代的刻板印象與傷害。
近幾年的教育推動中,隨著多元文化的議題被看見,有關於新住民與新二代的活動、新聞與既得利益的辦法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例如:新住民火炬計畫、新住民子女海外培力計畫、新住民子女啟航營、新住民及其子女築夢計畫或是在申請大學時的特殊保障名額以及報章雜誌上特別註明的新二代字眼...等等。雖說新二代在這之中好像一直扮演著既得利益者的腳色,看起來都是一連串獨厚新二代的活動,不過在這樣看似多元族群包容的活動中,對於新二代的刻板印象同時也不斷地加深著。
幾十年前,民間還流傳著「新二代弱勢、新二代劣勢教育品質、新二代落後文化」...等的字眼,近幾年卻在短時間內,於各式大小活動中,歇斯底里的討論著新二代們擁有雙重文化、母語及人脈優勢,莫名的展開了一起獵新二代的風波,訴說著要培育出優秀新二代人才、國際尖兵...等等。突然間,「新二代」又被各種冠冕堂皇的頭銜充滿著。在這樣二元劃分之中,「新二代」好像只能成為所謂「優秀」或是所謂「可憐」的新二代。
好多時候,新二代的標籤都令人心虛,因為它太重了。
報章雜誌上新二代的成功,是因為他是新二代才成功嗎?報章雜誌上的弱勢,是因為他是新二代才弱勢嗎?那麼,升學之於新二代的特殊名額是因為特別優異還是特別弱勢呢?唉,新二代這個詞彙好重啊,當我們要說出自己是新二代的同時,就必須背下如此沉重的刻板印象。我們究竟該如何解決這些過多存在於新二代標籤中的不必要的重量?

◆在回收新二代標籤之前,我們得先擁有獨立個體的意識

我們往往會將擁有同樣身分的人們一群一群的打包起來,以某部分人的樣貌將一群人貼上標籤,無論在教育圈、性別圈、移工圈都同時擁有著這個現象,包括「新二代代表了新二代」的這個問題。不過,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剛好身為標籤樣貌的人們,而是「獨立個體」意識的淺薄。所以,當我們試圖回收新二代標籤時,主要目標就不只是讓人們能夠「視新二代為不同個體」,而是無關他是新二代與否,無關他的身分、性別、年齡...,我們都該擁有「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的意識存在。
回到新二代的個體問題來談,除了傳達獨立個體的意識之外,願意說出自己的新二代身分與故事,也是加速改變現狀的方式,尤其是在二元極端劃分之外的新二代們。如果有更多新二代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故事誠實的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看見新二代的樣貌並非侷限於優秀傑出與命運多舛之間,我們便能慢慢的證明新二代和你我一樣都是生活於社會當中的獨立個體,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與模樣。
目前,因為想試圖破壞這個將新二代攪拌在一起的現狀,所以,最近在做一個透過蒐集不同新二代的生命故事,來證明新二代的面貌不是這麼兩極化的計畫——話說新二代。主旨是讓更多人看到新二代不同的真實樣貌,消除二元劃分的極端現況,讓新二代也有無聊、有趣、優秀...等自由發展的權利,甚至是可以很不「新二代」。所以你如果剛好是看到這篇文章的新二代,願意一起來完成的話,可以在表單內分享你的故事。表單連結點我!(沒嵌入外站連結是因為survey cake的表單縮圖跑不出來)

◆總結

希望我們在思考「母語該不該回家學」的同時,能夠反思更多與母育教育息息相關,且存在於教育體系當中的「學習暴力」;以及推動母語教育相關課程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蔓延出的「集體定義」。而這兩者的存在,都同時反映著我們對於「獨立個體」的意識還不夠普及。至於我們可以怎麼改變現況,不單單只是學校或是政府的責任,而是我們都該共同承擔且思考的議題。
即使我存在於我們之中,但我依然是獨立的我。

■文章結束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簡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訴說著因為光著腳而受了傷,也因此中斷了一趟旅程的故事。
台中目前的自學規定貌似是每個學年都要繳交學習狀況報告書來給審委看,要寫些你平常做了什麼事情,然後他們來評斷你通不通過。所以,這是我的學習狀況報告書,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人們好像把消磨自己為迎合社會大方向流動、追求社會期待的行為以「社會化」解釋,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將「消磨自己,為迎合被定義的成功」這件事視為正常?凡事正受速食文化影下的社會中,社會化的我們失去的都是文化與情懷阿。哦所以這是一篇菲律賓人aka菲律賓新二代尋根的札記,有興趣可以點進來看。
這是一篇訴說著因為光著腳而受了傷,也因此中斷了一趟旅程的故事。
台中目前的自學規定貌似是每個學年都要繳交學習狀況報告書來給審委看,要寫些你平常做了什麼事情,然後他們來評斷你通不通過。所以,這是我的學習狀況報告書,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人們好像把消磨自己為迎合社會大方向流動、追求社會期待的行為以「社會化」解釋,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將「消磨自己,為迎合被定義的成功」這件事視為正常?凡事正受速食文化影下的社會中,社會化的我們失去的都是文化與情懷阿。哦所以這是一篇菲律賓人aka菲律賓新二代尋根的札記,有興趣可以點進來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叛》融入「類革命」的太陽花學運,呈現臺灣新世代之自主性及開闊視野,揮別「我是誰」的夢魘,認同本土,促進族群和解,明確指出臺灣未來的道路,的確深具時代象徵意義。 (一)「認同」為臺灣文學重要主題 所謂「認同」,是藉著相同血緣、語言、生活習慣,建立有形的共同文化或生物上的特徵,這些本質相近又有認
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
Thumbnail
當一個合格的島民包含對海洋和高山的親近,以及對天然資源的瞭解。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擁有島民的視野,並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學習、參與社區和社大的活動來實現這一目標。作者提到了透過各種活動學習體能、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以及對於環島讀社大的過程中,也同時讓自己的島民意識、島嶼視野,越發明顯而堅實。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在疫情剛解封的時候出國,最擔心的不是確診,或是需要解釋台灣跟泰國或中國的在名稱和政治上的差異,而是我怎麼頂著黃皮膚黑頭髮去解釋我不是廣義或峽義裡的Chinese。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叛》融入「類革命」的太陽花學運,呈現臺灣新世代之自主性及開闊視野,揮別「我是誰」的夢魘,認同本土,促進族群和解,明確指出臺灣未來的道路,的確深具時代象徵意義。 (一)「認同」為臺灣文學重要主題 所謂「認同」,是藉著相同血緣、語言、生活習慣,建立有形的共同文化或生物上的特徵,這些本質相近又有認
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
Thumbnail
當一個合格的島民包含對海洋和高山的親近,以及對天然資源的瞭解。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擁有島民的視野,並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學習、參與社區和社大的活動來實現這一目標。作者提到了透過各種活動學習體能、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以及對於環島讀社大的過程中,也同時讓自己的島民意識、島嶼視野,越發明顯而堅實。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在疫情剛解封的時候出國,最擔心的不是確診,或是需要解釋台灣跟泰國或中國的在名稱和政治上的差異,而是我怎麼頂著黃皮膚黑頭髮去解釋我不是廣義或峽義裡的Chinese。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