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紀錄片|找回我自己 Tell Me Who I Am|你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以為人生失而復得,卻發現一切都是虛假,你將如何面對?本紀錄片描述的就是如此離奇的真實事件,由 Netflix 發行。Alex 和 Marcus 是攣生兄弟,在 18 歲那年 Alex 騎機車發生車禍,由於頭部受到強烈撞擊,他醒來時發現自己唯一記得的事情是 Marcus 是誰。更準確地說,他幾乎失去了所有「陳述性記憶」,也就是過去所學習到的所有事實知識和經歷過的事件內容;至於「程序性記憶」像是說話、如何騎腳踏車則沒有遺忘(但他忘了腳踏車是什麼)。因此,依靠 Marcus 一點一滴的陳述,Alex 逐漸「拾回」他 18 歲以前的人生。由於 Marcus 是 Alex 唯一記得的人,所以 Marcus 說什麼,Alex 都全盤接受、從不懷疑;但隨著父母相繼過世,Alex 卻發現某些異樣,使他開始認為自己雙胞胎兄弟對他有所隱瞞。
我這邊不會寫出事件的真相,有興趣的人請自己點開影片來看。不過片中提到某些觀念還滿值得思考的。每個人對於「自己是誰」的認知,其實就是由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事物在腦海中的存檔──也就是「記憶」──所建構出來的,所以失去記憶就形同失去了理解「我是誰」的基礎,可以想像 Alex 經歷兩次「重建人生」的過程有多痛苦。另一方面,「記憶」這種存檔方式並不是百分之百保真,片中舉了一個淺顯的例子:我們總是會在婚禮時拍一堆照片,但不會拍喪禮的照片。也就是說,記憶其實是非常選擇性的,就跟 Marcus 對 Alex 真實人生的選擇性揭露很類似(當然有意和無意還是有差)。雖然揭露真相的過程對兩人都很難受,但至少他們不必再困於過去,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了。
本片是很單純地呈現這個事件和揭曉秘密,但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把它投射到其他社會議題上。比方說,世界上許多國家(包含台灣)曾經歷過極權統治,但距離那段過去相當遙遠的後代人民在理解當時的歷史時,常常也是透過一些被選擇性揭露的資料,這種殘缺的國家認同就和 Alex 被兄弟刻意塑造的自我認同一樣虛假。又比方說,人們對於越陌生的議題,越容易仰賴單一權威人物的話語去認識,就跟 Alex 沒得選擇只能相信 Marcus 的話一樣。或許在片中所述的事件之外,對於「獨立思考」有另一種理解和體會,也算是看完本片的收穫吧。
延伸觀賞:Netflix 腦內解碼(The Mind, Explained)第一集〈記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是今年日舞影展「非虛構類短片評審團獎」的得獎作品,全片共 21 分鐘。片名的糖城是美國德州的城市,本片所記錄的是幾位印度裔穆斯林的訪談,但在片中他們都戴著面具,這是因為訪談的主題極具爭議:這幾個人的共同朋友、化名「馬克」的黑人,被指控參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
台灣某基督教團體要發起公投,把墮胎時限縮短至懷孕八週內。我們無法確定美國的《羅訴韋德案》在可預見的未來會被推翻,但這個情勢可以給台灣作為警惕。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記錄美國俄亥俄州 Dayton 市的通用汽車舊廠房,被中國企業「福耀玻璃」買下並設廠,雖然此舉為當地居民帶來工作機會、中國商人也得以實現其美國夢,但後續中國管理階層和美國工人之間卻產生許多價值觀衝突,也為這看似兩全其美的投資蒙上一層陰影。
同樣為強權之鄰,烏克蘭的經驗或可做為香港和台灣的借鏡。本片由 Netflix 發行,記錄了 2013-14 這個冬天,烏克蘭的親歐示威演變成政府血腥鎮壓的情況。片中無意給出多麼高觀點的局勢思考,只想用親身參與者的視角,把抗爭前線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傳遞出去。
拜網路之賜,中國的「腦癱詩人」余秀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驚世駭俗」的詩,在 2015 年初爆紅。
說在前頭,這件事跟台灣絕對有關,看完文章就知道為什麼了。另外,如果你不知道本片標題是指什麼事,簡單來說就是「劍橋分析」這家數據分析公司違法使用臉書用戶個資進行政治操作,包括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大選。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是今年日舞影展「非虛構類短片評審團獎」的得獎作品,全片共 21 分鐘。片名的糖城是美國德州的城市,本片所記錄的是幾位印度裔穆斯林的訪談,但在片中他們都戴著面具,這是因為訪談的主題極具爭議:這幾個人的共同朋友、化名「馬克」的黑人,被指控參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
台灣某基督教團體要發起公投,把墮胎時限縮短至懷孕八週內。我們無法確定美國的《羅訴韋德案》在可預見的未來會被推翻,但這個情勢可以給台灣作為警惕。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記錄美國俄亥俄州 Dayton 市的通用汽車舊廠房,被中國企業「福耀玻璃」買下並設廠,雖然此舉為當地居民帶來工作機會、中國商人也得以實現其美國夢,但後續中國管理階層和美國工人之間卻產生許多價值觀衝突,也為這看似兩全其美的投資蒙上一層陰影。
同樣為強權之鄰,烏克蘭的經驗或可做為香港和台灣的借鏡。本片由 Netflix 發行,記錄了 2013-14 這個冬天,烏克蘭的親歐示威演變成政府血腥鎮壓的情況。片中無意給出多麼高觀點的局勢思考,只想用親身參與者的視角,把抗爭前線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傳遞出去。
拜網路之賜,中國的「腦癱詩人」余秀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驚世駭俗」的詩,在 2015 年初爆紅。
說在前頭,這件事跟台灣絕對有關,看完文章就知道為什麼了。另外,如果你不知道本片標題是指什麼事,簡單來說就是「劍橋分析」這家數據分析公司違法使用臉書用戶個資進行政治操作,包括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大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你是否曾經出現過以上三個疑問? 這也是我現在的疑問。 我,失憶了。 一睜開眼,我就意識了這一點。 記憶中只剩一片空白,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車禍的記憶莫名喪失,選擇性失憶?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一場車禍帶走了她的哥哥,讓她從未知中發現深切的孤獨與無常,但在陪伴媽媽的路上也找到自己的快樂步伐。
Thumbnail
總是在每個不同的時刻想起不同的自己,卻彷彿看見同一個自己。 同一個童年的自己,一切都不曾改變,那個在原地踏步的自己。 或許也就是這樣的執著讓人無法放下吧,前進的力量被壓制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嘗試「失憶」,並重新來過。不得不說「失憶」的成效不錯,帶來的反效果也不少。我一直不相信這種心理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遺忘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第二次是為自己而活(榮格) 單身是什麼樣子?從高中以來身邊一直有人陪伴,從未間斷。變回一個人時,還真的慌了,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個強大的安全感在後面支撐著我,而現在背後卻空下了...... 忘了,真的忘了自己還未被社會打磨前的樣貌跟個性,忘了,在愛情
Thumbnail
一位走失的小孩長大後,在夢中找回失散的親生父親,最終成功相認。夢境使他認為,他已經處理了與源親父親的關係,無需再承受家族的枷鎖。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你是否曾經出現過以上三個疑問? 這也是我現在的疑問。 我,失憶了。 一睜開眼,我就意識了這一點。 記憶中只剩一片空白,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車禍的記憶莫名喪失,選擇性失憶?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一場車禍帶走了她的哥哥,讓她從未知中發現深切的孤獨與無常,但在陪伴媽媽的路上也找到自己的快樂步伐。
Thumbnail
總是在每個不同的時刻想起不同的自己,卻彷彿看見同一個自己。 同一個童年的自己,一切都不曾改變,那個在原地踏步的自己。 或許也就是這樣的執著讓人無法放下吧,前進的力量被壓制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嘗試「失憶」,並重新來過。不得不說「失憶」的成效不錯,帶來的反效果也不少。我一直不相信這種心理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遺忘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第二次是為自己而活(榮格) 單身是什麼樣子?從高中以來身邊一直有人陪伴,從未間斷。變回一個人時,還真的慌了,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個強大的安全感在後面支撐著我,而現在背後卻空下了...... 忘了,真的忘了自己還未被社會打磨前的樣貌跟個性,忘了,在愛情
Thumbnail
一位走失的小孩長大後,在夢中找回失散的親生父親,最終成功相認。夢境使他認為,他已經處理了與源親父親的關係,無需再承受家族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