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1/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04 主理人職場人生觀察週記 | 撕下符合社會期待的「成功」標籤,你的價值由你定義!

這陣子在工作及學習的領域認識了許多朋友,他們大部分都擁有共同的特質,儘管脫離了職場的框架,但仍專注地在某個領域努力實踐自己的夢想,為了心中所相信的價值觀,勇敢地成為那個更喜歡的自己。
有人中年轉業,為了陪伴孩子,放棄外界看似光鮮亮麗的跨國企業高階主管頭銜;也有曾叱吒媒體業,掌管60人團隊的營運總監,選擇放下身段,用一個人的力量,嘗試用教育豐盛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還有被三個孩子及家庭幾乎綑綁地分身乏術的心理工作者,努力擠出空閒時間,學習茶道、整理收納,並推動父母成長班,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這些看似無法完全滿足社會期待,但卻敢與眾不同的夥伴,都是我打從心裡佩服的對象。他們把抱怨的時間拿來努力實踐,並用正向樂觀的態度積極擁抱生活。

擁有世人稱羨的財富、地位及頭銜,才配得上「成功」的標籤?
然而,我們的社會或許還是喜歡對「成功」歌功頌德並貼上標籤,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熱心地下著看似正確的指導棋,期待循著安全的路徑,卻忽略了「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擁有不同的價值與定義。
「為什麼你願意放棄已經耕耘多年的成就,跑來搞這種不會賺錢的事業?」
「你應該把孩子拿去給保姆帶,依你的能力應該出去工作,而不是在家裡帶小孩,這樣才有機會多賺錢,才會有保障。」
「你怎麼那麼傻,這樣只會越活越回去,你不擔心賺不到錢,將來會後悔嗎?」
那天,和友人聊天的過程中,聽著他落寞地轉述接獲各式各樣關心「成功」與否的聲音,彷彿社會中多數人對於「成功」的標準瞭若指掌,但對於每個人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及內在渴望卻視而不見,似乎擁有世人所稱羨的財富、地位及頭銜,才配得上成功的標籤。
我試著安慰著沮喪的他:「在我眼裡你很成功也很勇敢,完全沒有這樣的眼光,因為和你接觸過的人就會看到你由內而外所散發出來的熱情與光芒。成就可以來自於很多地方,把自己照顧好是一種成就,把家庭照顧好也是一種成就。」

成功關乎於「滿足」,在於「與自己競爭,而非與他人對抗」。
「成功」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獲得預期的結果及達到目的,或許我們習慣把結果及目的包覆著被證明及看見的糖衣,並導向世俗所認可的價值。當我們努力活得符合社會的期待,成為一位看似被世人所稱羨,但內心不見得自在快樂的人,這樣是否稱得上成功?
被譽為美國大學籃球史上最常贏球的教練,美國傳奇籃球教練約翰.伍登(John Wooden)認為,成功關乎於「滿足」,所謂的成功是「與自己競爭,而非與他人對抗」。他說,「知道自己盡了全力,體現能力所及的最佳狀態,就是成功。」依照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努力生活,自信地面對自己的選擇,享受追求的過程,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標準中,「被覺得」成功,已是另一種人生勝利組的展現。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天,是你來到世界的那天,和你了解自己為什麼來到世界的那天。」因此,比成功更重要的或許是,我們得真誠地問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為何會在這,做著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一個有意義的目的,就像是天上的北極星,那顆為迷途人們指引方向的星星,讓我們能避開世俗標準所謂「成功者」的定義,在黑暗的夜空中閃閃發光。
打破對人生勝利組的表面想像,鬆綁對成功狹隘的定義,如同《與成功有約》的作者柯維(Stephen Covey)所述:「想想你希望親友在你的葬禮上如何描述你這個人,你就能找到成功的定義。
來粉絲專頁逛逛 ▍Better Life好感生活研究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