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思樂
自從2018年秋季進入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攻讀外交事務碩士,一轉眼我就到了要開始準備畢業考試的時間。我所在的碩士學程MSFS(Master of Science in Foreign Service),是這所被《外交政策》評為「全美對外交職業發展最有利」的學院的招牌項目,我們的畢業考試方式相當獨樹一幟,可以說是為外交人員在華盛頓特區的職業需求量身訂製的,從中也可一窺美國外交界的「潛規則」。
這個考試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提交一頁紙針對當下某個外交問題的政策建議,並為之答辯,絕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外事領域,我很可能就會選擇美中關係中的一個子議題;第二,考核委員會隨機提問任何與你的專業方向相關的問題,比如我的專業是「全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可能就會問我美國從敘利亞撤軍的利弊,美國是否應該介入委內瑞拉的民主化,或者玻利維亞的暴力衝突要如何應對,即便我的專長領域跟這些問題並不相干;最後,考核教授們會提問任何跟國際事務相關的問題,哪怕這些問題不屬於我的專業方向,比如,他們可能會提問美國在非洲的援助項目有什麼可改進之處,或者怎麼評價全球氣候暖化的多邊應對機制。
這樣的考核方式,意味著這所頂尖外交學院對合格畢業生的要求是:對自己專長的領域能提出具體的建議,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能侃侃而談——這可以說相當的「華盛頓」。 在這個特區的大大小小的會議、研討、閒聊中,你都可以看到職業外交人員在反反覆覆地接受這一場「考試」。一個處理中國政策的人,除了要能把美中貿易戰講得有板有眼以外,說起最近的伊朗核危機也不能露餡。
除了畢業考試要考核的這兩項能力,其實MSFS作為職業導向的碩士學程還對自己的學生有第三點要求:Networking(廣建人脈)。在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學程的負責人就強調,在這個學程裡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而且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她建議學生每週至少跟兩到三個可能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幫助的畢業生或從業者見面、投出至少一兩份簡歷。學生們對這種思路也相當買帳,不少同學在聊天時都提到,在MSFS學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帶著這個招牌畢業,沒有人會在意你的課程成績。我還問過一位同學,每週大概花多少時間在學習上、多少時間在Networking之類的職業準備。她的答案是每週大概70%的時間用於職業準備。
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難以接受這樣一所「職業培訓學校」就是美國最頂尖的外交學院。如此地強調專業上「夠看就行」,對各種區域問題和國際政治討論缺乏真正的了解和興趣,從上至下地鼓勵學生把時間花在人脈拓展上。更具體地說,我大多數把自己定位為「中國專長」的美國同學,此前的中國經驗往往是在中國讀了一年的語言學校或教了兩年英文,來到這個學院後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建立對中外交相關的人脈上,畢業後基本確定會進入美國國務院或者其他政府部門的中國辦公室。不得不說,這樣的培養路徑,讓我對這些辦公室的政策建議質量難免有些擔憂。
如果僅從職場去理解,這可能的確是「最有利於外交職業發展」的教育——教會你如何表現得專業過關,讓你帶著一塊閃亮的招牌畢業,還給你兩年時間去建立自己的職場人脈。但問題是,在複雜的外交領域,在美國這樣一個對全球政治舉足輕重的國家,這樣的「職場螺絲釘」真的能承擔起幫助決策者作出明智的政治決定的角色嗎?美國對外交職業精英的流水線培養模式,或許也是美國近二十年在重大外交決策上屢屢失誤的原因之一。
作者趙思樂為資深中國政治記者,中國社會運動參與者,現就讀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全球政治與安全專業。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在這裡我希望透過散漫的寫作,讓讀者能看見一個迷茫的中國年輕人,關心社會、關心人。但這種關心在中國不被允許,因此我與其他有「不受歡迎的關心」青年人們一起徬徨著、疼痛著、苦中作樂著、抱團取暖著。
閱讀《思樂書》並不需要付費。但如果你訂閱,就是對我的工作和存在的一種支持,我會認為這種支持並不僅僅是給我個人的,也是給那些在黑暗中堅持著的中國抗爭者和青年人的。
本專欄的收入承諾每月捐出給中國抗爭者或其家人(承諾是十分之一,但其實每月都會遠超過),前幾月稿費捐出部分,我補足200美元於10月請我先生莫之許帶回中國,轉換為人民幣後捐出給在獄中的中國抗爭者的家屬,因家屬不希望公布具體政治犯姓名,在此無法公布,如有疑問,可私下聯絡我的臉書「趙思樂」並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