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年末,一場成果發表會

  星期四下班後,回到師大參加學妹國樂社團的成果發表會,聆賞他們預備了一個學期的演出。起初沒有特別的期待,甚至預設自己可能會在中場休息時就提早離場也說不定,殊不知我在當天既打開了聆聽國樂的耳朵,也彷彿參加了自己的「成果發表會」──於2019年末,理出了心緒,新有了一番覺悟與對自己的認識。
  這場成果發表會,聽眾不多,甚至不及臺上臺後的表演者與工作人員。節目設計按樂器區分,每樣樂器各演奏二至三首曲子,如「笛子」的曲目有〈塔塔爾舞曲〉、〈大魚〉、〈噢,蘇珊那〉,「柳阮」有〈蒙古舞曲〉和〈心曠神怡〉等曲,而每首樂曲的長度聽起來大概不出五分鐘吧。「成果發表會」顧名思義是學習了一學期的成果展現,每位同學都有分,大家都是主角,除了最後的大團演奏,沒有誰的曲子最「出眾」。因此,上半場聽來像是零星小曲的集結,但令我訝異的是,照理說最該「引人入勝」的上半場,多由初學者來演奏;剛剛起步學了一學期,加上表演的緊張,笛子的指法難免有些無措,柳阮彈出的樂音也略為薄弱,接下來的擦弦更是教人在臺下聽得戰戰競競……我看見原本就寥寥無幾的聽眾居然在中場休息前就陸陸續續離開了三四個人,這卻讓我決定繼續留下來聽完整場演奏。   「為什麼花時間聽一群生手的演奏呢?」──我想,那些選擇離場的人多半有著這樣的念頭吧。不過,我最初也與這個念頭交戰著,但是想起「成果發表會」的本意,比起追求演奏的完美,更是展現、驗收學習成果的精神態度,便一下子轉換了立場,好像也與他們一同或坐或站地在臺上了。
  「如果想聽精湛的演奏,去國家音樂廳就好了嘛。」   ──看見有人在成果發表會一開始就離席,我想到人生其實也如此吧:   當你在名為「人生」的舞臺上屏氣凝神地演奏演出,有些人不看好你,在表演還沒告一段落,他們就耐性全無、搖頭擺手、眉頭深鎖地離席了。這其實怨不得誰──我在今年年末,也經歷過一場「成果發表會」。在舞臺上,有人搬弄起樂器,令人沉醉無比,但也有人的演奏,讓你在臺下直捏出一把冷汗來。   回顧這一整年,我的「成果發表」大概予以聽眾後者──捏把冷汗──的經驗吧!這兩種聆賞反應的不同,說白了就在於練習與準備是否充分;對於練習與準備,平時在操練中雖然較難實體地覺到它們的重要性,但是在舞臺上正式演出時,具備與否的差異就會非常明顯──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展現。我不禁反省自己在學習歷程中,似乎經常流於「付出得少,但是想要收穫很多」的心態,讓「多做多得」的樸實智慧蒙上了灰。
  在學妹國樂社的成果發表會中,看見自己正像臺上少部分的表演者,因為練習不足,看起來既不自信,演奏也差強人意;我透過自己的眼睛與耳朵,既看且聽,就像別人對我亦如此。我的錯誤與失手,有些簡直讓人「傻眼」,但讓我由衷感謝的是──大部分的觀眾還留在了席上,願意再次給我機會,並沒有拂袖而去……
  儘管在文中夸夸其談,這卻是我第一次聆聽完整的國樂演奏。謝謝學妹的邀請,使我既打開了聆聽國樂的耳朵,也參加了自己的「成果發表會」。   發表會最後,聽見國樂社大團急管繁絃、大鳴大放的〈露華濃〉和〈瑤族舞曲〉,情感恰到好處,張力十足,層次豐富,無異是當天晚上的最佳禮物──儼然獻給在2019年末,舉辦「成果發表會」的每一個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