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詩的女人》:將愛情加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煮飯〉

鄭明析 作,
錄自《詩的女人》(2017)


良人說他餓了
我為他張羅早飯
氣喘吁吁
奔忙到腳底著火
良人進入天的廚房
埋首烹調人生料理
整天都沒有出來
我深怕飯冷了  一再加熱
擔心湯涼了  一再加溫
心想早飯會成了中飯
結果是成了晚飯
一再加熱的鮮魚湯
熬煮到糊了焦了
一再加熱的白米飯
膨脹到熟了爛了
我另外張羅各式小菜
擔心這頓飯難以下嚥

聽!我的良人怎麼說
真是好滋味  勝過歐式大餐啊
內心甜蜜  所以食物也甜蜜
是山珍海味啊

良人含笑注視著我
使我不再愁眉深鎖


Photo by Alyson McPhee on Unsplash

Photo by Alyson McPhee on Unsplash



〈煮一頓早飯〉


  晨光熹微,窗外濛濛亮的天空夾帶幾聲鳥鳴,清脆入耳。一旁的枕頭空蕩蕩的,上頭還留有頭顱的躺痕。從床上起身,給自己披了件外套以抵禦初春清早的寒冷,仍舊不禁一陣哆嗦。踱步推開房門,看見斜對面的書房已經亮起一室的燈光,在這個屋內蒙昧、日光猶睡眼惺忪的時刻,那堅定地亮著的房間彷彿夜間寸步不移的星子,在昔日數算不清的日子裡,在曾經渾沌不安的生命中,不變地閃耀著……

  我餓了。聽見我已經清醒,你的聲音自那方光亮中傳來。我轉身進浴室洗漱,接著打開廚房裡的燈,算是給你的信號。照例讓客廳和玄關保持幽微,任由早鳥的鳴囀脹滿視線所及的黯淡,整棟屋裡,只有書房和廚房亮著──這是我們互道早安的聲音。


  滌米放入電鍋,脫下外套,繫上圍裙,為你張羅早餐──早餐,吃的是你喜歡的白米飯,是你喜歡的那種孩提時期生活在故鄉的樸實的飽足,土司和麥片,萬不得已不准登堂入室。不過,亞洲式的早餐可費工夫了!
  從冰箱拿取昨天晚上退好冰的魚,以及豆芽、菠菜、馬鈴薯、豆腐、青蔥等食材,想為你煮鍋鮮魚湯,並備一些小菜。一看手錶,指針就要指向六點半;外頭才比醒時稍亮,春陽的腳步仍是有點兒拖沓。半個小時過後,希望你就能吃上一頓豐盛營養的早飯。

  不知道你今天能準時吃上幾餐?又要在幾點出門?
  向來,你都把一天當作三日過(假日也不例外),為的都不是自己,你的學生時常上門請益,你也經常在外披星戴月地奔波;從未遇過,比你還要忙碌而無私的人。
  屏住氣息,忙著洗菜、切菜,汆燙蔬菜和魚肉,一邊調製醬料,同時切些爆香用的洋蔥和薑片。爐子上躍動的火,在切切攪攪拌拌的動作之間,我的額角滲出薄薄的汗,身體暖熱起來,腳下好像也有小火在文文地煮。


  好不容易,擺好一桌早飯:熱氣蒸騰的魚湯堂堂皇皇地坐在正中央,拌好的幾碟蔬菜陪伴左右,兩人份的餐具也面對面就位著。我才回廚房放妥脫下的圍裙,不忘偷偷喘幾口氣。指針剛過七點半。

  過去扣書房的門,裡面沒有半點回應。輕輕推出一道門縫,湊上前往房內覷,見你正埋首於手稿與信件堆中,在案前振筆疾書。
  結婚將近三年,知道你自研究所畢業以來的十年之中,與無數的學生們魚雁往返,期間也出版過幾部睿智的箴言集子。想起你曾說,教導那些迷途的年輕人、指引他們生涯的方向,是你的「天職」,是造物主所賦的使命……此刻,你儼然進入「天的廚房」,和我一樣,專注於烹調料理──那一張張手稿、一封封信件,背後是一張張引頸企盼的臉孔,也都是一道道人生的佳餚呀。

  深知你的脾性與堅持,專心時忌人打擾,便不去喚你吃飯。我先吃過一點,決意把握住這個難得在家休息的星期六,兀自做起了積累一週而未竟的事。
  餐桌上的飯菜早已變得涼颼颼的。你的工作什麼時候才能告一段落呢?

  冷掉的食物不好吃,為了讓你忙完可以馬上享用熱騰騰的飯菜,我不時加熱那些湯、飯,自己餓了,則攫些香蕉和高纖餅乾隨便地吃。

  早飯不吃,該吃中飯了吧?


  窗外的景色,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換上了晚霞溫婉的顏色。
  抬眼望去,漫天都是鹹蛋黃飽滿的橘和水晶般瑰麗的紫。不久後,夜幕降了下來;鳥兒們仍然啼叫,卻是歸巢的喚聲──想不到,你就這麼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從早到晚,整整一天!……停住對著電腦螢幕敲鍵的手,起身去到廚房。
  掀開電鍋一看,清早所煮的白米飯不堪反覆的加熱變得爛熟的慘樣,而鮮魚湯亦給熬煮得又焦又糊。此時,書房傳出椅子挪動的聲響,我不禁刷然變了臉。


  這頓飯會不會變得難以下嚥啊?──早飯最後竟成了晚餐。
  於是,在原本的涼拌菜之外,又張羅了更多的小菜,並匆匆忙忙地煎了一盤醃牛肉。剛起鍋的牛肉還冒著熱氣,書房的門就碰的一聲打開了──你踏出書房,左顧右盼,目光首先尋找我的身影。

  從廚房探出頭來,面露微笑地與你對視,終日的工作讓你那張剛毅的臉龐也難掩倦容。然而,自你的神情裡,讀見了安慰與放鬆的心情;在瞬間捕捉住那疲態裡的釋然,心裡有一股奇異的滋味──我深深地慶幸,慶幸那個伴你經歷十年風雨的人,不是哪位名門閨秀,也不是什麼選美小姐,而是這麼位有點傻氣地單為你忙碌的自己。

  接著,你從書房門口疾步走來,幫忙備妥兩人的餐具。我緊張地將飯菜和魚湯端上餐桌,故作輕鬆地問你,今天忙得還順利吧?

  真正的心思卻是:這頓飯會不會變得難以下嚥啊?


  終於,我們都就著餐桌坐了下來。你低下頭,為我們做飯前禱告,我倆齊聲念著「阿門」。端起碗,支箸佯裝夾菜,實則關心著你用餐的表情。
  你先是扒了好大一口軟爛的白飯,先後配著涼拌的豆芽和菠菜,再夾幾塊煎牛肉送入口中,之後轉而嘗試醬煮馬鈴薯和嫩豆腐,咀嚼吞嚥下肚,再端起焦糊的魚湯喝,也不顧它是不是太燙口……誠然是餓了一天的樣子。

  晚餐怎麼樣呢?早上做的飯和湯都變樣了。


  嗯,好吃!──大飯店的Buffet也比不過你做的這頓飯。
  嘴裡的飯還沒嚥下,你張口就說;被眼前一雙漆黑澄明的眼睛含笑注視著(眼尾有一點細紋),臉上略為緊繃的肌肉終於大大地舒展開來……



Photo by Logan Adermatt on Unsplash

Photo by Logan Adermatt on Unsplash


關於詩文改寫



  自從大三搬離學校宿舍,和朋友們在外另租家庭式的公寓,藉著冰箱電鍋微波爐烤箱等設備齊全的廚房,我開始能透過料理新闢一條體會及付出「愛」的管道:
  父母忙碌時,出來作「代打」,代為準備全家的午晚餐;學妹、室友辛苦時,請她們嚐嚐親手做的便當;表達感謝時,烤些餅乾包裝成禮物來送人……而〈煮飯〉的生活化與刻畫入微的人物心理深深吸引我──我了解那種為某人早早張羅吃食的用心,也擁有過「對方會不會覺得好吃?」的擔心──所以,選這首詩改寫成散文。

  將〈煮飯〉改寫成〈煮一頓早飯〉,裡面的人物被我設定成一對結婚將滿三年的夫妻,通篇是妻子的視角;妻子是文字工作者,丈夫作過高中教師,現在則為大學教授,十年之中栽植桃李無數。
  〈煮飯〉是一首淺白的詩,初讀它,很容易錯過蘊含其中的深刻內涵,而散文能將詩的內涵具體化,「改寫理念」則直接指出那些內涵──這是一段妻子為丈夫料理早飯的過程,裡面有許多生活的細節,包含夫妻倆的習慣、個性和心情起伏;妻子與丈夫作為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立場和考量,然而,他們的「心情成為一體」,知道怎麼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搭配、付出和改變。


  這兩篇詩文的結構和內容,簡單雖簡單,卻告訴我們理想的戀愛與婚姻該是什麼樣子、怎麼維持,核心又是什麼。〈煮飯〉和〈煮一頓早飯〉,想要表達的核心內涵只有一個──就是「愛」。因為愛,彼此都願意以對方為中心,也因為「成為一體」,為對方即為「我們」,同時也是為自己,就像《聖經˙創世紀》裡所說的:「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

  話說回來,到底怎麼經營好愛情及婚姻關係?
  〈煮飯〉和〈煮一頓早飯〉告訴我們:

  (一) 要有sense、正確反應,要會察言觀色

  文中,妻子雖然備妥早飯,不過還是打消喊丈夫用餐的念頭。因她知道,如果真的為丈夫著想,就不該打斷他。餓一天不會死,不過,要是丈夫一經打斷,寫作的靈感飄逸無蹤,或者急件被耽誤處理,想必會感到十分鬱悶,忍不住要想:
  「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怎麼會這麼不了解我?」

  因此,我們需要具備的sense是,怎麼做出對方期盼的回應?

  應該超乎個人的立場,以更大(「兩人」或「群體」)的格局思考──當以對方的最好為最好,而非自認為的最好;當以對方的需要為需要,而非自以為的需要。早早為愛人下廚,不一定就是「愛」的表現──如果他因為上班趕著出門,妳難道要因為他沒好好在家用過早餐、不了解妳的用心而生氣嗎?


  (二) 真正的愛,是「生活」的愛

  真正的愛,未必一直是轟轟烈烈、興奮刺激的樣態,更多時候,它以「生活」的面貌呈現。什麼是生活?生活是「平常」的狀態,是24小時皆如此,不是為了想在某人面前刻意地表現,也不是為了在某個安排過的時機演繹,更沒有「要是你……我才……」或者「你如果……我就不……」的條件。

   「就算你上班快要遲到,也應該吃過我做的早餐再走!你以為早起準備早餐很容易嗎?──不吃,就是不愛我,就是不把我放在心上!」
  
  像這樣,並不是真正的愛。


  (三) 兩人的內心與目的要成為一體

  付出了,對方卻沒有做出符合期待的回應,怎麼樣不感到委屈?

  試著站在他的立場體貼其心意吧!
  如此便能明白,他這麼做與不做的用意;兩個人也應該要有共同的目標,這樣眼前就算遇到辛苦、困難,也可以看著未來攜手向前。

  還有,愛對方的內心,是否因為生活的消磨而冷卻?如同那位妻子一般,為了讓丈夫在工作結束後可以立刻享用熱騰騰的大餐,她不斷將食物加熱,我們的內心也要不斷地加熱;愛,因為活著而炙熱,即使早飯不復好看,良人仍吃得津津有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四郎-avatar-img
2019/04/03
找到對的人 朝夕相處 一起生活 是種幸福
鴿白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19/05/01
:)♥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年初六,原本只是去朋友家吃個火鍋,沒料到來個一泊三食,另加我們回請一餐。 隆冬寒夜,朋友備好滿桌佳餚,一室馨香,瓷盤泛柔光。四五人圍著一爐,在氤氳氣霧間涮著肉片和海鮮、燉煮蔬菜和豆皮,從舌尖到入喉,口口咀嚼那食材與湯底濃粹出的鮮甜美味。電磁爐面的虛擬火焰不斷為這晚的豐盛招待加溫,我們舉杯輕碰同聲賀喜
Thumbnail
年初六,原本只是去朋友家吃個火鍋,沒料到來個一泊三食,另加我們回請一餐。 隆冬寒夜,朋友備好滿桌佳餚,一室馨香,瓷盤泛柔光。四五人圍著一爐,在氤氳氣霧間涮著肉片和海鮮、燉煮蔬菜和豆皮,從舌尖到入喉,口口咀嚼那食材與湯底濃粹出的鮮甜美味。電磁爐面的虛擬火焰不斷為這晚的豐盛招待加溫,我們舉杯輕碰同聲賀喜
Thumbnail
《愛人蒸他的睡眠》陳顥仁,九歌,2021 ──睜開眼睛/感覺夜晚是白天的骨頭/醒來是/睡著的反鎖/翻一個身/我是/我是三月的固著 ──〈第二個晚上〉
Thumbnail
《愛人蒸他的睡眠》陳顥仁,九歌,2021 ──睜開眼睛/感覺夜晚是白天的骨頭/醒來是/睡著的反鎖/翻一個身/我是/我是三月的固著 ──〈第二個晚上〉
Thumbnail
我愛米飯,一天三餐沒吃到飯,就覺得沒吃飽。現在想想,自小家裡似乎就很少吃麵,主食都是飯食,可能跟父親來自中國魚米之鄉有關,若哪天想吃麵,那只得上我外婆家去,跟外婆撒潑討賴,才能討到一碗麵吃。 父親準備配飯的小菜,在那時代,往往豐富的另人咂舌......
Thumbnail
我愛米飯,一天三餐沒吃到飯,就覺得沒吃飽。現在想想,自小家裡似乎就很少吃麵,主食都是飯食,可能跟父親來自中國魚米之鄉有關,若哪天想吃麵,那只得上我外婆家去,跟外婆撒潑討賴,才能討到一碗麵吃。 父親準備配飯的小菜,在那時代,往往豐富的另人咂舌......
Thumbnail
吃外食感到不安心嗎?想自己下廚又怕廚藝不好?下廚沒有你想的那麼難,還有出奇不意的療癒效果,現在開始作飯吧!
Thumbnail
吃外食感到不安心嗎?想自己下廚又怕廚藝不好?下廚沒有你想的那麼難,還有出奇不意的療癒效果,現在開始作飯吧!
Thumbnail
用腦過度的時候要吃甜的、 感覺快感冒的時候要吃蒸梨、 重振士氣的時候要吃炸豬排、 覺得自己快失憶時吃咖喱飯、 下雨天的時候總想吃米粉湯、 朋友說勞力過度喝汽水很有效。 💧 她們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中工作, 她不敢相信自己大學畢業後的 第一個夏天是這麼冷的令人發抖。 「米粉湯、法國麵包、咖喱飯、羅宋湯
Thumbnail
用腦過度的時候要吃甜的、 感覺快感冒的時候要吃蒸梨、 重振士氣的時候要吃炸豬排、 覺得自己快失憶時吃咖喱飯、 下雨天的時候總想吃米粉湯、 朋友說勞力過度喝汽水很有效。 💧 她們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中工作, 她不敢相信自己大學畢業後的 第一個夏天是這麼冷的令人發抖。 「米粉湯、法國麵包、咖喱飯、羅宋湯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 流連忘返的香味 來自於你的聰慧絕頂 ...... #餵你寫詩 他說:「我只是回歸自我」 交往的第四天,他開始與交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 流連忘返的香味 來自於你的聰慧絕頂 ...... #餵你寫詩 他說:「我只是回歸自我」 交往的第四天,他開始與交
Thumbnail
和時間賽跑是一直常態生活著的 以前總是在工作沒停歇中把自已塞滿 逄年過節是我最喜歡的日子 因為可以外接更多的工作讓自已和更多人在一起 假裝熱鬧又可多膁些錢 假裝這些人是我的朋友 感受大家的熱鬧氣氛不孤單   而現在......心裏這樣的平靜踏實,有多久沒有這樣開心的笑著說著了 入口滿滿的都是我愛吃的
Thumbnail
和時間賽跑是一直常態生活著的 以前總是在工作沒停歇中把自已塞滿 逄年過節是我最喜歡的日子 因為可以外接更多的工作讓自已和更多人在一起 假裝熱鬧又可多膁些錢 假裝這些人是我的朋友 感受大家的熱鬧氣氛不孤單   而現在......心裏這樣的平靜踏實,有多久沒有這樣開心的笑著說著了 入口滿滿的都是我愛吃的
Thumbnail
這一切都有它的生命步調,而我們能選擇與這些「同步」,允許又晚又慢甚至停滯。 不論那個東西是令人難以呼吸的暗黑境況,或是令人難以忍受的身體不適,或是一個不受社會理解的人,或是當下看不見或無法想像的茫然未來,又或是被枯黃染了色並散落的玫瑰,又或是在任何際遇裡暫時擱淺的自已。
Thumbnail
這一切都有它的生命步調,而我們能選擇與這些「同步」,允許又晚又慢甚至停滯。 不論那個東西是令人難以呼吸的暗黑境況,或是令人難以忍受的身體不適,或是一個不受社會理解的人,或是當下看不見或無法想像的茫然未來,又或是被枯黃染了色並散落的玫瑰,又或是在任何際遇裡暫時擱淺的自已。
Thumbnail
長時間,我們都從自己的視角與需求看待世界 所以有時候忘記愛的樣貌,如此簡單。 來,這個假日就坐在愛人旁邊癡癡的望著他/她吧!
Thumbnail
長時間,我們都從自己的視角與需求看待世界 所以有時候忘記愛的樣貌,如此簡單。 來,這個假日就坐在愛人旁邊癡癡的望著他/她吧!
Thumbnail
一再加熱的鮮魚湯 ∕ 熬煮到糊了焦了 ∕ 一再加熱的白米飯 ∕ 膨脹到熟了爛了 ∕ 聽!我的良人怎麼說
Thumbnail
一再加熱的鮮魚湯 ∕ 熬煮到糊了焦了 ∕ 一再加熱的白米飯 ∕ 膨脹到熟了爛了 ∕ 聽!我的良人怎麼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