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端午 | 車庫粽子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這篇文章獻給我的母親。
  

raw-image


  「那我走囉!」「嗯,去吧。」
  這次回家,為的是家族的母親節餐敘。而我既已於五月回鄉過母親節,下次回家,就是六月的端午節了;對北漂求學的女兒來說,一年四季有那麼多日子,凡是可以堂而皇之訂高鐵票回家、甚至被家人催著買票的幾個節日,都有特殊而慎重的意義,母親節和端午節便是其中之二。

  五、六兩月緊鄰,「五月康乃馨,六月鹹粽子」儼然成為薛家的律法,被在外闖蕩拚搏的家人們謹謹遵循,一如家族聚餐是母親節的盛事(桌上照例擺著一瓶康乃韾),薛家在端午節的重要傳統就是包粽子──粽子,雖不是什麼名貴的佳餚,每逢端午,卻要在家家戶戶的電鍋裡出現,其地位可見一斑,對於自己包粽子的家庭來說,尤其如此。只是,一年有365天,我同弟妹們在外的時間超過三分之二,親身參與家裡包粽子,怕是越來越難遇上這樣的機會……然而,我仍記得,在無數個悠遠的仲夏,蟬鳴如何扯著喉嚨響徹窗外,三個蘿蔔頭又是如何蹦蹦踏踏奔下樓,用力撞開後門,圍坐在車庫裡面,躲避白陽毫無保留的曝曬,圍坐在媽媽身邊,目不轉睛地看她包粽子。
  
   一到農曆五月,薛家都要包粽子。而「薛家粽」的「歷史」其實相當短,它是媽媽年輕時習自娘家、婚後再經改良的口味。薛家粽究竟有什麼特別,讓我特別以一篇文章來說它?它的用料是否都是些牛肝蕈菇鮑魚之屬?難道它的醬料經過特製?抑或油炒餡料有什麼獨門配方?──事實上,我之所以對家裡包的粽子情有獨鍾,到了臺北甚至不時有「除卻巫山不是雲」之感,恰是因為薛家的粽子「什麼奇招都沒有」,而回歸粽子最基本的樣式;這樣的樸拙,也最似於薛家繫於農家的踏實性格。



  論做法,薛家的粽子同時擁有北部及南部粽的血脈:糯米必須炒過,綁成的粽子卻是半生的,要吃還得再水煮。自家包粽子,極費工夫,以至媽媽綁粽的前一天,都要鄭重而神聖地對著我們仨個孩子宣布:「明天吃過午飯要包粽子,來幫忙!」通常,孩子們會被指派剪香菇和洗粽葉的工作;我們不像媽媽,親臨前線扛著「好不好吃」的重責大任,而像軍營裡的雜役兵,打打雜、跑跑腿,心情輕鬆,兩袖清風,工作多在聊天打屁中完成。年年看著媽媽在廚房裡忙進忙出,我知道家裡包粽子有兩大重頭戲:一是炒餡料,看各種獨立的食材如何變身成鍋裡亮褐色的粽料,精神奕奕地等待被湯匙舀起,默契地飄香;二是包餡料,看兩片前後相疊的麻竹葉怎麼折成盛物的三角漏斗,復由媽媽的快手精準填入餡料,再被俐落地束緊成粒,不一會兒即又成串。

  
  
  開啟抽油煙機,媽媽將金黃色的植物油緩緩倒入蒸乾的炒鍋,以中火加熱。油熱後,抓起一把紅蔥頭和開陽丟入鍋中爆香,直到油蔥的香酥味直竄鼻腔、開陽看起來熱身足夠躍躍欲試,再下絞肉,看肉粒規矩地由紅轉白,翻炒至表面微焦……這時候,我們剪成的滿滿一碗香菇絲便派上用場。只見媽媽毫不猶豫地將整碗香菇絲倒進炒鍋內,略拌幾下,將煎匙朝上,接住汩汩注入的醬油,邊斟酌用量,以免過鹹。接著煎匙一倒,匙裡的醬油霎時像瀑布一樣,從高處而下,撞上絞肉和香菇絲,激起反彈後復在鍋內流淌開來,一如清泉撞上奇石,晶瑩的水珠奔躍,落定後成為小溪……媽媽的快匙不斷翻炒,讓粉白的肉粒與濕潤的菇絲全沾上醬油溪流的亮黑色,再從旁灑入胡椒粉和五香粉,繼續拌炒。待所有食材都均勻上色、鍋中醬汁收乾以後,便可熄火,盛進小鍋裡,粽餡就算完成。

  緊接著,再炒糯米。這時候,媽媽將爐火轉小,以防燒焦;爐上文火開始輕輕搖擺,是新曲目的領舞,示意眾人的目光集中。媽媽於炒鍋中加進紅蔥頭與蝦皮,幾分鐘後,酥油香氣又開始在廚房裡四逸,然後倒入糯米,灑上胡椒、澆些醬油,而鍋鏟沒有停止穩定而流暢的舞步,直等糯米山腳下的淹水退盡收乾,米粒均有三分熟了,一曲火與水的共舞結束,鍋鏟才算功成身退。



  用過中飯,廚房還有餘香供人想像,媽媽連忙喊我們將炒好的餡料與糯米端出去,力壯的弟弟則負責提著一大簍竹葉往門外走。走,走去哪裡?推開廚房的門,便通向家裡堆放物品的機車車庫;車庫頭尾的寶藍色鐵捲門早已高高捲上,讓薰風挾著夏日的玩興,暢行無阻,到處蹓躂,偶爾帶上幾片落葉好友同我們打招呼。
  這車庫有多大?裡面停放兩台摩托車,牆邊有一組烏黑的架子和櫃子,分別收納幾包塑膠袋裝的種子、園藝剪刀,農婦的袖、帽與斗笠,還有數頂安全帽;車庫角落裡則靠置著掃把、畚箕等掃具,以及弟弟的木製球棒……孩子們感到酷的是,家裡竟有豬八戒拿的耙子,被大人們用來除草、鬆土。而門邊,站著瓦斯桶,像守衛,一台變頻式洗衣機與之相對,旁邊有水龍頭,底下是如溝的水槽,以水泥砌成;我們常在這裡清洗較油膩的鍋子,或是沾上泥巴的腳丫,阿嬤要刮魚鱗也蹲在這裡。我的年紀再更小時,家裡還有手壓汲水的泵浦,一身軍綠,形如鐘,又似變形金剛,忠心耿耿的樣子,長年守在薛家的車庫裡,只是終究沒有水龍頭的手腳快,又不及人家會獻殷勤,某一天,孩子們再也不見這位老僕的身影──車庫多大?總之,夠我們包粽子。

  我們將數鍋盛得滿滿的餡料與糯米整齊擺放在鋪著報紙的地板上,以媽媽即將就坐的木頭矮凳為中心,扇形呈列著料、米、葉,還有幾個等著「看好戲」、同時趁機偷吃的三姊弟們。當我們幾名小兵都布好陣型,旋即迎接將軍入座;媽媽眼前,懸著一根粗如小孩手臂的晾衣桿,稍早她已將之架在摩托車上,一綑淨白如雪的棉繩自上頭垂吊,猶如老者的鬍鬚,準備用來繫粽子──除了炒粽餡,這也是孩子們公認的大戲。粽子怎麼包?媽媽首先取兩片相差無幾的粽葉相疊,相疊面積約有兩者的三分之二,粽葉尖端朝內,光滑面朝上,其手腕再靈活一轉,平面的粽葉立刻折成了漏斗狀;「漏斗」底部切記凹起折角,以防米粒掉出。接著,媽媽往裡面填進一大匙炒過的糯米,壓實,放入內餡,再填入一層糯米覆蓋其上。原本持粽的左手繼續握緊粽子,空出來的右手再將粽葉蓋上,然後按住兩端翹起的葉片,往粽身折好,大拇指實實壓住,再迅速拉來額前的棉線,將粽子繞上兩圈後打上一個活結……媽媽的快手映在我的瞳眸裡,我常覺得她是在變魔術,看起來出奇從容,待我自己逮到媽媽如廁的片刻,偷偷嘗試,卻是零零落落,不成形狀,騎虎難下。

  媽媽坐在矮凳上,我們喜歡在旁邊支頤看著。看她怎麼從婁子裡揀出粽葉,俐落地變出一個漏斗,並於鍋中一把把湯匙的拿與放之間,在湯匙與鍋壁的撞擊聲之後──真與戰場上的刀光劍影有那麼點相似──左手裡頓現一顆內涵十足、被緊握的粽子,就像舉著敵方將帥的首級。而我們幾名小兵也夠厲害,在兵戎相見、生死一瞬的戰場,還能趁著媽媽不察,伸手拈來香菇絲吃;眾料之中,香菇絲最惹我們貪愛,唇齒觸及它油香濕潤的口感,品嘗那摻入蝦米和醬油的鹹味,在舌上的每一秒都是享受,與入味十分的絞肉更是絕配……「還吃啊,再吃餡就不夠了!」夏日的微風拂面,吹進薛家小小的車庫,吹散親子間的哄笑,吹來了端午的記憶……



  一綑棉線能繫二十顆粽子,媽媽每年都要綁上百顆;每一年都喊累,都說明年不要再做,隔年到了,還是如此重複不懈,忙著炒料和包粽。婆家與娘家裡的人都愛吃她綁的粽子,這粽子也給我們北上南下地帶,帶去異鄉裡享用,絕沒有吃不完的時候。
  
  「今年沒有粽子吃喔……」回臺北前,媽媽在我們相擁後低聲地說。去年十一月,她發生車禍,左手骨折,到現在還未痊癒。「沒關係呀,粽子也不貴,買就有了!」我告訴她,見媽媽仍是一臉歉然。其實,薛家的粽子有多好吃?難道它真的勝過幾十年老店或是知名飯店推出的口味?

  薛家粽的美味,無以倫比,在於媽媽每年總是如此勤懇地大費周章,就為了讓全家人吃上……現在想來,大學以前,住在家裡的日子多麼難得,原來年年圍在車庫裡、那幾張媽媽矮凳邊的位置,竟是特等席。對了,媽,今年端午,我們也未嘗不能包粽子,六月等我回家,妳再教教我吧?大學都要畢業了,我總該要會了──學學你的手藝,學學妳對家人的愛。



  ◎ 背景說明與創作動機

  
  五月母親節回家,回臺北之際,媽媽真的就如文中所敘,對「端午節沒有自家包的粽子吃」深感遺憾。我雖笑著說沒關係,但我不捨她如此介意,介意自己因車禍而骨折的手,在短時間內不能再做以前可做的事。
  這篇文章,其實也是我寫給媽媽的母親節禮物。我很想藉此鼓勵她:妳看,過去的時光我都還記得,不過最重要的是妳的愛,不在乎妳能為我們做什麼。妳的愛難道改變過嗎?所以,打起精神來,專心做復健,維持心態健康,我們找機會再一起包粽子,就跟我還住在家裡的時候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以往端午節總能吃到「媽媽牌」親手製作的肉粽,裏頭有滿滿的餡料,有我們愛吃的豬肉、香菇、花生等還有特製的專屬餡料。家傳的味道總是能勾起我們許多回憶、美食、家鄉味讓人充滿回憶與思念。 直到去年媽媽生病後,原以為再也無法吃到媽媽的手做而感到遺憾,之前隨手可得的食物,變的珍貴,不確定自己是否也能複製這樣的味
Thumbnail
以往端午節總能吃到「媽媽牌」親手製作的肉粽,裏頭有滿滿的餡料,有我們愛吃的豬肉、香菇、花生等還有特製的專屬餡料。家傳的味道總是能勾起我們許多回憶、美食、家鄉味讓人充滿回憶與思念。 直到去年媽媽生病後,原以為再也無法吃到媽媽的手做而感到遺憾,之前隨手可得的食物,變的珍貴,不確定自己是否也能複製這樣的味
Thumbnail
端午節快到了,每年端午節前周末會跟媽媽ㄧ起包北部粽,大家ㄧ聽到都覺得可以參與包肉粽很厲害,但其實最辛苦的階段是要包肉粽前的備料準備,滷豬肉、香菇 、栗子、花生 、金鉤蝦、鹹蛋黃、粽葉等等,要花很多時間來準備。 周末要回老羊老家時,羊媽特別開了包肉粽課程,周末早上ㄧ起床,羊媽和羊阿嬤已經在前一天把把
Thumbnail
端午節快到了,每年端午節前周末會跟媽媽ㄧ起包北部粽,大家ㄧ聽到都覺得可以參與包肉粽很厲害,但其實最辛苦的階段是要包肉粽前的備料準備,滷豬肉、香菇 、栗子、花生 、金鉤蝦、鹹蛋黃、粽葉等等,要花很多時間來準備。 周末要回老羊老家時,羊媽特別開了包肉粽課程,周末早上ㄧ起床,羊媽和羊阿嬤已經在前一天把把
Thumbnail
「有空, 記得回家吃飯。」 米雅搜尋關鍵字節慶時 出現了這本手繪風格的散文 也可以說是簡易食譜、傳統食記 每個章節前更有各式各樣的廚房繪圖 文末附上俚語(台語) 還有佳餚做法 很溫馨懷舊的氛圍 這本書非常簡單易讀 充滿可愛療癒的小插畫 是作者筆下的媽媽牌家常菜 唯一的負擔大概就是會愈看愈餓~
Thumbnail
「有空, 記得回家吃飯。」 米雅搜尋關鍵字節慶時 出現了這本手繪風格的散文 也可以說是簡易食譜、傳統食記 每個章節前更有各式各樣的廚房繪圖 文末附上俚語(台語) 還有佳餚做法 很溫馨懷舊的氛圍 這本書非常簡單易讀 充滿可愛療癒的小插畫 是作者筆下的媽媽牌家常菜 唯一的負擔大概就是會愈看愈餓~
Thumbnail
鹹香鹹香的滋味,在粽葉展開之際便伴隨著五月薰風飄散開來,令人沉醉。街頭巷尾的空氣中充斥著勾人的粽葉香,不論北部還是南部之爭,好吃的肉粽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一味。
Thumbnail
鹹香鹹香的滋味,在粽葉展開之際便伴隨著五月薰風飄散開來,令人沉醉。街頭巷尾的空氣中充斥著勾人的粽葉香,不論北部還是南部之爭,好吃的肉粽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一味。
Thumbnail
看了朋友推薦,簡媜著的「吃朋友」一書後, 想到已經很久沒有為我的朋友〝辦桌〞了。 一時技癢,就在這週末,為好友〝辦桌〞。 先以充滿〝媽媽味〞的〝友誼粽〞為暖身。 今年為了一群好友, 再忙也要抽空包粽, 花一天採購與處理材料, 第二天洗粽葉並烹煮食材包裹肉粽, 這次,我想包的是〝友誼粽〞。
Thumbnail
看了朋友推薦,簡媜著的「吃朋友」一書後, 想到已經很久沒有為我的朋友〝辦桌〞了。 一時技癢,就在這週末,為好友〝辦桌〞。 先以充滿〝媽媽味〞的〝友誼粽〞為暖身。 今年為了一群好友, 再忙也要抽空包粽, 花一天採購與處理材料, 第二天洗粽葉並烹煮食材包裹肉粽, 這次,我想包的是〝友誼粽〞。
Thumbnail
口中的傳統節令美食,因著生活習慣及回憶,交織出特別的滋味;但對別人而言,抽離掉習慣及回憶,僅僅單純從味蕾感官出發,大可不必硬去做比較。
Thumbnail
口中的傳統節令美食,因著生活習慣及回憶,交織出特別的滋味;但對別人而言,抽離掉習慣及回憶,僅僅單純從味蕾感官出發,大可不必硬去做比較。
Thumbnail
每逢過年,就會想起身為職業婦女的母親,如何在時間夾縫中準備年菜。 在淡去的年味裡,想念兒時的年菜,想念家人的團聚,但僅能留於記憶之中,不復存在。
Thumbnail
每逢過年,就會想起身為職業婦女的母親,如何在時間夾縫中準備年菜。 在淡去的年味裡,想念兒時的年菜,想念家人的團聚,但僅能留於記憶之中,不復存在。
Thumbnail
個性不好是真的,端午節前後滿滿粽子文,不想跟人擠,所以節日過去幾天,才想說粽子。 在外婆的家鄉,外婆說粽子其實是不吃鹹的,人們吃的的是純白米粽,裏頭沒有餡料,蒸煮出來後,要冰一會兒才蘸著糖粉食用,想想真的很時令,畢竟端午就代表夏天正式到來,冰涼的甜粽,消暑又飽食,的確是一種節令食的智慧。
Thumbnail
個性不好是真的,端午節前後滿滿粽子文,不想跟人擠,所以節日過去幾天,才想說粽子。 在外婆的家鄉,外婆說粽子其實是不吃鹹的,人們吃的的是純白米粽,裏頭沒有餡料,蒸煮出來後,要冰一會兒才蘸著糖粉食用,想想真的很時令,畢竟端午就代表夏天正式到來,冰涼的甜粽,消暑又飽食,的確是一種節令食的智慧。
Thumbnail
不管粽子多大顆裏頭內餡多厲害,管你是包蟹肉、干貝、大龍蝦,還是松露、松阪豬、鵝肝醬……,我覺得都抵不過傳統的香菇、豬肉、鹹蛋黃,因為這是一種記憶中的味道,昂貴的食材反而無法讓人吃出熟悉的感覺。那是阿嬤才有的味道。
Thumbnail
不管粽子多大顆裏頭內餡多厲害,管你是包蟹肉、干貝、大龍蝦,還是松露、松阪豬、鵝肝醬……,我覺得都抵不過傳統的香菇、豬肉、鹹蛋黃,因為這是一種記憶中的味道,昂貴的食材反而無法讓人吃出熟悉的感覺。那是阿嬤才有的味道。
Thumbnail
車庫多大?總之,夠我們包粽子……現在想來,大學以前,住在家裡的日子多麼難得,原來年年圍在車庫裡、那幾張媽媽矮凳邊的位置,竟是特等席。
Thumbnail
車庫多大?總之,夠我們包粽子……現在想來,大學以前,住在家裡的日子多麼難得,原來年年圍在車庫裡、那幾張媽媽矮凳邊的位置,竟是特等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