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寫隻鳥,文章就會出來了

攝影師: Jean van der Meulen ,連結: Pexels
攝影師: Jean van der Meulen ,連結: Pexels
只要在書桌前坐得夠久,就會得到收穫
貼切的將自己寫作的情境,用一句話就描述得非常徹底,深深的觸動我心裡的感受。那些每每在清晨呆坐著的時間,還有當下那些枯竭的靈感以及截稿時間前的壓力和慌張,只要掙扎的夠久,就一定能爬出泥濘。也就好比面對恐懼的態度,越是勇往直前的面對它、處裡它,隨著時間的經過,也越能找到排除它的方法,即便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從新來過,我也一次又一次的從行動中得到解答。開始下筆,開始動腦,文字就會如同已深埋在泥土裡的金塊,只要持續不斷的挖,就會挖到一塊又一塊的句子和靈感。
有本事撐過童年,一輩子都不缺題材
太習慣如心跳般的風景、人物,太習慣如呼吸般的生活和瑣碎,以至於我們都失去了感受和挖掘生活的能力。寫作的題材可以遍佈在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物上,如果總是被惱人的工作、煩人的同事、惡劣的上司、刁鑽的客戶佔據內心的空間,自然走到哪裡所想的都是哀怨、失望、憤怒和空虛。如果能好好地排除這些心裡的垃圾,讓眼前的景色和音符流入感官,並給予內心寬敞的空間,讓這些流入的訊息與過往的記憶及思緒一同醞釀,會發現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內心訴說著千言萬語,差別就只是有沒有拿起紙筆或者敲起鍵盤將這些零碎的文字片段用一點邏輯和順序,組成一篇文章或者紀錄。
身為一個作家,透過持續不斷的探索和感受,不僅會變得更擅於賦予生活中的日常更多的意義,也賦予了作家本身去做各種事情的理由和機會。
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或許一般人總會驚訝於小說家、專欄作家為何能夠寫出這麼多的文字,而根本的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寫出一小片段的標點符號。其實,這些寫手們並不如大眾所想像的,總是文思泉湧,下筆有如神助,文思女神永遠隨伺在候的眷顧在身旁。和每個在場的讀者一樣,下筆之前充滿不安、困窘甚至自卑的情懷,即便出版過書籍,仍然會在隔一天的清晨翻開電腦之前感受到無比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也仍然會在寫完囉哩八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垃圾之後,才發現自己要寫、要表達的是甚麼
作家就如同畫家一樣,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眼前的圖像完成之後的樣子,而是從一張桌子、一片葉子、一張臉龐、一隻鳥開始描繪,然後會接著下一張臉、桌子、椅子、樹葉以及下一隻鳥、再下一隻鳥,不間斷的塗抹和修改,才會一點一點的看清楚整張畫的輪廓。
寫字就像開夜車,視線只達到車頭燈照得到的範圍。
開始的時候,心情也如同書中所描述的,寫出來的文章似乎都代表的自己的內心,渴望表達、啟發或者感動他人;也渴望文字能娛樂讀者、保存回憶或者重現價值等產生深度的意義。但作者告訴我,最一開始寫文的動機,並不是為了這些深奧的思想和理論,而只是為了罹患癌症即將久別人世的父親、以及同樣是罹患癌症即將辭世的摯友以及她的小女兒,紀錄她們生命中的重要過程,記錄她們在作者心中重要的意義,留給他們在離世之後仍能殘留在現實世界的意念和眼光,伴隨著親人、子女,走過接下來的日子。
原來,我可以不只是為自己而寫,也能夠為了自己以外的人而寫。寫自己的想法、理念,總覺得艱澀困頓,但若是寫出別人的故事、以及對別人的記憶和看法,文字似乎較容易傾洩而出
如果明天要告別所有人
朋友最近開玩笑的問我,開門走出來就是一大片的台灣大道,要怎麼樣才能寫出抒情文?我想現在我也獲得了解答,如果明天你將離開人世,告別所有身旁的人和過往的回憶,即便只是冷酷的都市、空虛的車流和灰暗的柏油,想必都能讓你寫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抒情文章。
其實,我們都只是因為覺得明天還太遙遠,未來還太模糊,所以感受不到一個細微的當下。生活會是我們最寶貴的題材,認真的珍惜每個當下以及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當我們保握、珍惜,自然就覺得情感如此獨特,自然就覺得有許多東西能夠紀錄。
如果孩子的陪伴是有限的,依賴是有截止日期的,
或者,
你明天就會死掉,今天是陪孩子的最後一天,
我相信此刻你們一起呼吸相同空氣的分分秒秒,都會值得紀念,都會值得寫下文字。
2020.1.8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白日夢,從小到大,始終如一,人生30有幾也不曾改變。 或許沒吃過真正的苦頭,所以天真浪漫,但正一步一步把天真變為現實,享受過程和轉變不斷帶給我生活的成就。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Erwin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