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流體驗的九項特徵 — 3. 明確的回饋

10月12日才剛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跑完全馬的世界長跑傳奇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是個記錄狂。從他投入馬拉松訓練開始,他就將每一次練習情形記錄下來,一共寫了15本筆記本,平均一年一本。他說:
「當你寫下來時,你就會記得。」(When you write, then you remember. )
記錄有助於回想你的活動進行過程,也提供未來進一步的活動調整參考。而對於要獲得心流體驗來說,記錄與回想的目的是要確定你在活動中是否有明確的回饋?這個明確的回饋達到什麼程度? 明確的回饋對於是否獲得心流體驗的影響很大。當我們參與一項活動時,不僅要確認是否得到回饋,還要盡可能的將回饋明確化,越明確越好
以打網球為例。有時候我們會約球友一起打球,當你遇到一個新朋友時,要怎麼確定他的網球水準呢? 可能我們會問:「你網球打多久了?」 他可能回答:「五年。」
但這個答案並不明確。因為有可能他的五年球齡是每個月打一次,或是每週打三次。五年中,他打的頻率不確定,強度不確定,是否有請教練指導不確定,進步速度也不確定。這麼多的不確定表示這是一個不明確的答案。
那如果我們問:「你的 NTRP 分級評分是多少?」
他說:「我 3.0。」
那麼你就可以比球齡更明確的知道這位新球友的網球水準在哪邊,因為NTRP(National Tennis Rating Program)是美國網球協會對於選手網球等級的評分表,可以用來評估自己的網球能力。在評估表中會以正手拍、反手拍、發球與接發球、網前截擊、特殊擊球、比賽風格等來評估你的網球水準,是一個較為客觀的評估標準,也可以此來作為改進自己各方面網球技巧的參考。
我們以此概念來看當我們參與網球運動這個活動時,就可以將每次的參與回饋明確化。我今天上的這堂網球課是學習發球還是加強正手拍?發球學的是平擊、側旋還是上旋?正手拍加強的是旋轉、落點還是方向掌控?然後在依各個細項回想活動進行的情形或結果,最好也可以記錄下來。就算沒有像Kipchoge 一樣把每次訓練都記錄下來,但如果做到一段時間(如每週、每月、每季)就記錄一下,也可以看到你在這個活動參與過程中的「明確」成果,更有助於取得「挑戰與技巧的平衡」而進一步獲得心流體驗。如果遇到困難以致於成果有限,則可以回到第一步的「設定目標」重新調整步伐,降低挑戰的難度,或是給予自己更多的時間培養技巧,目標放在重新進入 CKB(Challenge-skills balance)。
從這邊我們可以看到心流前三個特徵(設定目標、挑戰與技巧的平衡、明確的回饋)環環相扣,是一個不斷進行的循環。當你設定目標得宜,活動技巧順利掌握,再加上有明確的回饋驗證,你就越能體驗心流,然後進一步挑戰更高的活動難度,設定新的目標,學習進階的技巧,如此循環下去。
介紹完心流體驗的前面三項特徵,基本上是將心流體驗的架構畫出來了。再來的六項特徵也很重要,是將獲得心流體驗時會有的感覺與知覺特徵更具體的說明出來,同時也一樣有助於我們更了解心流,能更好地體驗心流狀態。我們再來就從《心流體驗的九項特徵 —4. 集中的注意力(專注力) Focused attention》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