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冠肺炎口罩「瘋買」效應,是賭策略還是拚機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02家裡上小四的姪子這些天還在放寒假,天天得戴口罩上安親班。一回到家,就吵著媽媽將口罩丟進紫外線殺菌機裡消毒。以為是大人們無意間的談話讓孩子心生恐懼,細問之下才知,原來他是希望好好保存他的口罩,重複利用,才能把口罩留給其他真正需要的人。
武漢防疫非常時期,大家應共體時艱,將口罩及相關防疫物品留給辛苦為我們控制疫情及民生服務的一線人員吧!我們大家就盡量減少出門,勤洗手,穩定作息,增強免疫力!2019-nCoV病毒或許可以短暫破壞我們的健康,但不能再讓它擊潰我們僅有的美好人心:多理解、多體諒、多包容。
自春節開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政府嚴陣以待,掌握疫情擴散情資外,也透過媒體呼籲大眾注意自身保健。春節期間,一切行動派的民眾聽話開始購買口罩自我防護時,造成一時缺貨是必然的,畢竟各界休市,物流配送本來就無法如平時順暢。但在口耳相傳下,讓更多人產生危機感,即使政府開始協調口罩工廠提早在大年初三開工,加班緊急生產供應,大多數民眾已選擇開始加入這場口罩尋寶實境秀的全民運動中。於是,累壞了四大超商、連鎖藥妝店的店員,一聲聲的缺貨抱歉,造成更多無謂的恐慌。
造成如此混亂現象完全不能怪罪任何人,誰都不願意變成如此,只能歸咎於人性。消費人性百百種,但「搶購不到」的匱乏危機、同儕比較與失落感等等負面的消費人性充斥時,形成一股消費需求的動機會無比強烈。造成全民瘋搶,也只是剛好而已。

品牌對話造就消費購買動機

一件商品從企業主的貨架上被消費者掏錢買回家去,這過程須歷經許多行銷的環節,例如:品牌辨識、品牌定位、目標客群設定、文案包裝、廣告投放、銷售通路....等等,這些都是企業主為了銷售目的,而與目標客戶的溝通過程,我們概括稱為「品牌對話」。
品牌對話的溝通良好,或許不見得能立即顯現在訂單上;但業績不好,鐵定是品牌對話出了問題。品牌對話的過程其實牽動著消費者行為模式,無論是從昔日傳統營銷手段:消費者注意商品(Attention),產生興趣(Interest),產生購買願望(Desire),留下深刻記憶(Memory),並做出購買行動(Action)的「AIDMA」模式;到日本電通公司因應互聯網及跨通路應用時代,消費者生活型態產生變化,而提出新的消費者行為分析模型:消費者在注意商品並產生興趣之後,會進行資訊收集與比價(Search),做出購買行動(Action)後,甚至主動分享(Share)使用者體驗的「AISAS」模型。這兩者的第一個步驟,都是吸引目標消費者的目光!
吸引目標消費者的目光,說簡單也不容易,畢竟現在是人手一機的年代,除了手機螢幕內的資訊外,電視、雜誌、戶外廣告牆、車廂廣告等外界資訊很難吸引到消費者目光。所以,無論在廣告呈現、商品包裝、通路擺設....等等,都必須是標新立異、出奇制勝,才能在眾多爆炸的資訊量中脫穎而出,映入目標消費者眼簾。
因為大腦每天幫我們處理上百億條的訊息,為了不讓大腦超頻使我們發瘋,它會刻意忽略一些常態制式的流程或可有可無的訊息,例如:眼前晃過的招牌文字、身邊的環境雜音,才能保持機動性去應付突發狀況和靈敏性去避免危險。所以,「吸睛」的首要之務就是要逃過大腦的基本屏蔽,它才會啟動運作來接收訊息。
所以,要讓目標消費者「真正看到」!必須得先讓他們的大腦運作。一旦目標消費者的大腦被「打開」,就能順利讓「希望目標消費者知道的資訊」被讀取,這也是我個人認為此次口罩被瘋搶的主因:
一、簡單重複的洗腦內容
將行銷訴求、廣告文案設計成簡單易懂且重複的文字、圖案或影片;透過宣傳管道在極短時間內持續不斷的放送給目標消費者。例如:「新冠肺炎發燒確診」、「防疫打1922」…多次重複出現的字句,會讓人降低思辨能力,信以為真。但事實是,武漢肺炎患者不一定要發燒才算,或許尚未有沒有任何症狀時就已具傳染力。台灣社區感染風險小,勤洗手反倒比戴口罩更能阻絕病毒的接觸。且也不是一有感冒症狀就亂打1922防疫專線,而須符合海外、大陸歸來,發燒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才打,切勿佔用公共緊急資源。
二、創造急迫性需求
刻意藉由提問、情境氛圍或設計突發狀況,引發目標消費者的危機意識,讓他自動對相關的訊息多加注意。例如:「老闆,還有口罩嗎?」「日產400萬片口罩」…當大腦知道你有急迫需求時,就會取消以往對那些訊息的屏蔽。一旦關閉「自動運作」系統,人們就會走到哪裡都會注意到相關訊息,就像我們若有換車需求時,汽車廣告、車貸訊息就會突然變多,是一樣的道理。一看再看三看,就會引發購物的渴望。這也是時下流行的再行銷方式──追蹤式廣告(retargeting ads)的運作方式。
三、誘使消費者主動查找
對消費者而言,無謂的是廣告;有用的是資訊。
所以誘使消費者自己去搜尋、或體悟出來的內容,自然就會被大腦讀取,甚至記憶比前兩項還深刻長久。時下有不少微電影就是藉聲光效果短暫抓住消費者眼球,埋下引人好奇的伏筆,引導他們上網搜尋特定關鍵字,或是創造議題討論的氛圍或環境,讓他們主動關心細節及發展。甚至,會引發消費者主動分享,大大降低宣傳成本。例如:武漢肺炎疫情分佈圖、特約藥局地圖。

2/6口罩實名制上線

如今,為了減少大眾搶購或囤積口罩,政府於2/6祭出「口罩實名制」政策,大眾須憑健保卡至全台六千多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卡號尾數是13579奇數就周一、三、五購買;尾數24680雙數就周二、四、六購買,周日則不限。七天內僅購買兩片為限。此舉或許可有效降低口罩被重複購買的機率,也能減緩口罩的消耗量,但難堵民眾的恐慌與憂心。
唯一慶幸的是,政府防疫的積極性,各級機關的防疫應變,與眾多站在醫療第一線保護我們健康的醫療人員。大家辛苦了!民間也開始有企業自發性免費贈送口罩、消毒水;也有網紅分享自己所剩不多的口罩給社區警衛;大眾在媒體的宣導下,消毒後重覆使用口罩,口罩的使用量遂大大降低;網路社群中也發起「我OK,你先領」串聯運動。自古危機就是轉機,或許疫情嚴重影響到企業的運作、眾人的生計,許多實體活動都被迫延期,甚至有撼動整體經濟之虞。但若能從中思考獲取經驗,企業改善經營體質,加速數位轉型;個人強化免疫力,多運動。讓每一份子都能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一起努力度過這次的風波,也算是迎向2020庚子鼠年最好的轉變。
相關追蹤網站
  1. 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
  2. 特約藥局口罩採購地圖 https://kiang.github.io/pharmacies/
  3. 新冠肺炎疫情實時概況 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7tPlDSzDgVk
  4. 全球疫情實時地圖 https://gisanddata.maps.arcgis.com/apps/opsdashboard/index.html#/bda7594740fd40299423467b48e9ecf6
口罩實名制運用身分證尾數做分流,意外引發尾數0該哪天領的插曲。( 圖/摘自衛生福利部FB)
各機關學校、企業組織若想企業包班或邀請演講、上課,可洽詢anngus168@gmail.com或私訊https://www.facebook.com/anngus8

謝謝你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旁邊的「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我一點鼓勵!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到臉書私訊與我交流。

銘謝

本文已授權刊登於以下單位(按刊登先後順序排列) 截至2020/2/13止,共獲22個網路媒體平台轉載。並於2020/2/6入選「方格子」熱門推薦文章。
  1. TechLife科技生活新聞網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482
  2. 指傳媒 http://www.touchmedia.tw/?p=793006
  3. 自媒傳訊‧臻新聞 https://cmba2015.home.blog/2020/02/06/2019-ncov/
  4. 網路自媒體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https://www.facebook.com/TPESMUNION/
  5. 風傳媒 明明疫情還沒那麼嚴重,為何民眾要瘋搶口罩?她用品牌對話的3種方式看「口罩之亂」
  6. 專案經理雜誌 https://www.pm-mag.net/Writer/writer.aspx?Wid=98
  7. 民生新聞網 http://www.lifenews.tw/?p=7892
  8. 華民通訊社 http://www.cpna.tw/?p=47306
  9. 民生報導 http://www.lifedaily.tw/?p=27610
  10. 亞傳媒 http://www.asiamedia.tw/?p=25713
  11. 亮點新聞網 http://www.lightnews.tw/?p=28158
  12. 兩岸時報 http://www.sinatimes.tw/?p=370991
  13. 城鄉新聞報 http://www.cititown.tw/?p=5111
  14. 慈善新聞報 http://www.benenews.tw/?p=2111
  15. 若水傳媒 http://watermedia.touchtech.tw/?p=26259
  16. 兩岸好康報 http://gladnews.touchtech.tw/?p=24884
  17. 海峽連線報導 http://chinatimes.touchtech.tw/?p=15809
  18. 村里新聞網 http://grassroots.touchtech.tw/?p=24293
  19. 藝傳媒 http://artmedia.touchtech.tw/?p=20677
  20. 台中生活大小事 http://taichungnews.touchtech.tw/?p=19503
  21. 科技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techlife.tw/posts/2873942999332451
  22. 行銷人 從口罩之亂看「品牌對話」如何創造購買動機
2020/2/6獲方格子入選為推薦閱讀文章,刊登於首頁
2020/2/6獲指傳媒網路新聞平台刊登,並製成隨手刊首頁
2020/2/13獲行銷人刊登,並於Facebook進行宣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2會員
52內容數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自媒體經營與培訓,再跨足到元宇宙與AI。關注其趨勢發展,及為現今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怎樣的加乘效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今的社群媒體時代,寫出能在人們心中種草的文案,已經成為市場行銷中的關鍵技巧。如何讓你的產品或服務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並轉化為購買行動?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文案,巧妙地在人們心中種下購買的種子,讓你的品牌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應用AIDMA模型,可系統化制定銷售策略,從吸引注意力到最終促成購買 AIDMA代表以下五個階段: Attention(注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讓他們知道產品或品牌的存在。 Interest(興趣):激發消費者的興趣,使他們對產品或品牌產生好奇或關注。 Desire(渴望):促使消費者產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看到朋友在臉書分享負離子口罩,開啟芳療師媽媽體驗負離子健康衣物的神奇之旅,這根神奇的纖維,能有效預防霧霾傷害身體,並且能阻隔電磁波,是最吸引芳療師媽媽目光的兩個重點!而且戴口罩還能順便做臉部保養!!真是太適合懶人如我了😄
Thumbnail
你認為消費者決定要購買哪件商品,都是憑理性下決策的嗎?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解析消費者如何思考。並討論行銷人如何透過大腦決策的思維模式,置入我們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底下將針對確認偏誤的影響力,瞭解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消費決策,並提出如何通過理解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來設計更有效的顧客旅程。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今的社群媒體時代,寫出能在人們心中種草的文案,已經成為市場行銷中的關鍵技巧。如何讓你的產品或服務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並轉化為購買行動?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文案,巧妙地在人們心中種下購買的種子,讓你的品牌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應用AIDMA模型,可系統化制定銷售策略,從吸引注意力到最終促成購買 AIDMA代表以下五個階段: Attention(注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讓他們知道產品或品牌的存在。 Interest(興趣):激發消費者的興趣,使他們對產品或品牌產生好奇或關注。 Desire(渴望):促使消費者產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看到朋友在臉書分享負離子口罩,開啟芳療師媽媽體驗負離子健康衣物的神奇之旅,這根神奇的纖維,能有效預防霧霾傷害身體,並且能阻隔電磁波,是最吸引芳療師媽媽目光的兩個重點!而且戴口罩還能順便做臉部保養!!真是太適合懶人如我了😄
Thumbnail
你認為消費者決定要購買哪件商品,都是憑理性下決策的嗎?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解析消費者如何思考。並討論行銷人如何透過大腦決策的思維模式,置入我們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底下將針對確認偏誤的影響力,瞭解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消費決策,並提出如何通過理解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來設計更有效的顧客旅程。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