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2/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間考驗人性的餐廳:以愛心標價,用善良支付

繼上次介紹日本的神奇小店:日本超人氣「照顧咖啡館」的經營秘訣:愛與陪伴。沒想到位於澳洲的Lentil As Anything餐廳,也是相當讓人驚訝的存在。
Lentil As Anything可稱為小扁豆餐廳,它與一般餐館不同的是,實行“憑感覺付錢”,也就是說,這裡沒有價目表,完全依照你認為餐點值多少錢,然後投入專屬的箱子中,沒有人會注意你投進多少錢。
這種“自由心證”模式,正常來說餐廳很難繼續經營下去,而小扁豆從2000年創立以來,經歷了20個年頭,目前已有4家門店,分別坐落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與悉尼,知名度非常高。
或許,“憑感覺付錢”在眾人看來是種噱頭,必然帶來高知名度,但是坦白說,這種良心企業遇上不良心的消費者,也是時常會發生的情況。小扁豆能歷經多年屹立不倒,正是它的神奇所在。
創辦人Shanaka Fernando來自斯里蘭卡,當初設立小扁豆的初衷,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飯吃(Everyone deserves a place at the table)。
創辦人曾說過:「我喜歡人類這個詞(human kind),它意味仁慈(kindness)。當我們向他人敞開和擁抱的時候,生命將會更豐盛。」
正是如此的理念,讓小扁豆成立時,便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也就是社會企業。沒有任何的資金支持和津貼,全靠獨特的經營機制讓餐廳繼續運作。
當你走進小扁豆找個位置坐下時,會看到桌上有個牌子寫道:支付10澳幣就能和食材成本打平;付15澳幣能讓餐廳負擔食材、租金等成本,並讓餐廳存活下來;支付20澳幣的話,就能幫忙那些無力支付餐費的消費者;或是,當你無法負擔餐費,你可以在餐廳幫忙,擔任志願者,例如服務人員、大廚、廚房助理、音樂表演、社群編輯等。
這個牌子是個參考,提醒消費者該付多少餐費,但如果你不想依照牌子給予的建議,當然也可以,沒有人會評斷你。
小扁豆提供的餐點是素食,每天菜色不同,有些分店採自助形式,有些採點餐方式。雖然菜單設計得相當簡單,讓消費者只有4-5種選擇,但無論是味道、擺盤都很精美,也有提供甜點、飲品,讓餐點品質並不因為是非營利組織而打了折扣。
它目前的四家店面,裝修各具特色,簡單卻不簡陋。有些餐廳在角落還設置微型圖書館,供顧客閱讀,也會陳列販賣藝術家的作品。呈現的氛圍,讓你每一次光臨,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驚奇。
餐廳的廚師和服務生,幾乎都是志願者。他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有些認同餐廳的理念,想向社會奉獻;有些想藉由在這裡志願培訓,擁有實作經驗;有些可能正處於社會邊緣,或是難民,在小扁豆服務讓他們能感覺被接納,感受包容與平等。
小扁豆除了以餐廳形式營業外,它的空間運用與經營機制相當多元化。它有兩塊自給自足的有機菜園,並有開放空間讓大家舉辦健身活動、藝文表演等,網站甚至也賣起了小扁豆相關商品。它每一種項目,都歡迎民眾志願投入。
小扁豆在2016年,曾險些遭遇倒閉危機,因為有太多的消費者只享受美食,卻不付出。經理說道:「小扁豆每週的運營成本是2.3萬澳幣,但是顧客支付的錢卻遠遠不夠。」
後來餐廳發起了“讓Lentils活下來(#keeplentilsalive)”活動,呼籲捐款,才安然度過危機。
即使如此,小扁豆創辦人還是堅持初衷,不改變餐廳的運作模式,甚至還做了驚人之舉,開設“憑感覺付錢”超市!
這間超市還有個值得稱讚的理念:想改變人們浪費食物的行為。因為,食物是用來分享的,而不是用來浪費的。
顧客一進門,可以看到擺放整齊的各類新鮮蔬果、烘培商品等,只需要依照自己的感覺、想法,以及經濟能力來結帳。顧客支付的這些錢,會用於維持店面的租金、水電費等。
同樣,也歡迎民眾作為志願者,一起來管理超市。
超市的主要供貨,來自ALDI連鎖超市當日沒賣出去的食物和蔬果,另外也接受其他慈善組織的捐贈,像是Dench Bakers和Second Bite的烘培食品、醃菜和蜜餞等。
同時也鼓勵志願者將“有缺陷”的食物送來,例如能夠食用但運輸途中受到碰撞擠壓、賣相不佳的蔬果,喚醒大家對節約食物的重視。
Lentil As Anything這個非營利組織,已成為當地小學「價值教育」的經典案例,讓人們能夠學習以仁慈良善,向他人敞開和擁抱。
也讓人看見,這個世界體現出的美好,來自于人心的良知與溫暖,用一點一滴的行動,捍衛保護金錢無法取代的正向價值和理念。
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聖經以弗所書5:8-1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