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全球化

這篇要談談所謂的全球化,這個名詞大家常聽也常用,但根據筆者個人的經驗,多半的人其實不了解甚麼是全球化,更糟的是一知半解。所以筆者稍微從幾個學派的說法來切入,大體上來說雖然定義繁多且常常互相衝突,但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類。
全球主義論者:全球主義論者主張的,是指國家的功能逐漸的萎縮,緊密的經濟結合將會逐漸的構築新的社會組織單位,這個組織單位將會取代現有的民族國家,成為新的經濟、政治單位。即使是馬克思主義、保守主義者,也有人認為全球化的經濟型態已經使得就有的社會福利、國家權力顯得不合時宜。簡單說,這一派的認知是,國家權力已經逐漸的過渡到另一種型態,這個新型態與其說是有對內最高、對外代表的絕對權力主權國家,不如說是一種幫民眾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組織。
反全球主義者:這一派的說法恰恰好與全球主義者相反,他們質疑全球化的存在是否真實,並且用數據來解釋與佐證,得到20-21世紀交接期,實際上全球的連繫緊密關係不見得高於過去,簡單說他們認為全球化這種說法太言過其實。相反的他們比較支持世界逐漸結合成各個大型金融、經濟與貿易的集團,例如北美區與歐洲經濟區域等,而這些組織的基本架構仍然是以國家為主體,所以說國家權力下降的說法恰恰相反,而是全球化的基礎必須建築在國家權力之上。這一類的懷疑論者,很大一部分認為全球化並不是全球語言,而是兩世紀以來主導世界秩序的西方國家所提出的概念。
轉型主義論者:這一派的說法介於以上兩者之間,既不相信全球化如全球主義論者所說的如此緊密,國家疆界即將被打破,也不認同世界根本沒啥改變,一切規矩不過是舊酒裝新瓶的說詞。這一派的說法認為,這一切不過是一種歷史進程,國家權力的消長本來就不是絕對的,一種新的主權概念會逐漸取代傳統的絕對主權,也是很正常的。這種新的權力定義,不可避免的會把包括許多跨國企業、組織視作一種有效的權力單位,也就是說國家已經不是「唯一」的權力單位或是統治形式。
以上幾種說法,讀者大致上可以了解,為什麼無論是自由主義或是馬克思主義者,在這三大類之中都不乏支持者,因為這三大類的說法,只是一種對現象的闡述與說明,並不是一種絕對的理論劃分,真正決定一個人到底支持哪一種論點,還是要回歸到全球化的幾個爭議。
  • 全球化的概念從何而來
  • 全球化的因果關係為何
  • 全球化的衝擊到底是甚麼
換句話說,讀者跑去問市場被外國水果搶光的果農,他會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帝國主義侵略,全球化是爛東西。這並不是因為果農是甚麼大學者,這純粹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被侵入、改變乃至於摧毀,他對全球化會有好感才怪。當然,全球化對這位果農有衝擊,但對消費者是否就是壞的衝擊?也許外國水果比較便宜,大家都吃的到更便宜的水果,這也不能說是壞事吧?
筆者的個人認知是,全球化與其說是一種結果,不如說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塑造的工具,而非是完成的物品。當然,讀者也可以從這邊猜出筆者屬於哪一種人,褒貶就隨意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