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為什麼環保團體反對經濟全球化?―與青春對談系列9之7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雙胞胎女兒妹妹B寶暑假有到歐洲旅行的計畫,所以對英國公投通過脫離歐洲聯盟的消息很關心,一邊看著報導,一邊問我:「為什麼有人評論說,英國脫歐是為全球化敲響了警鐘?」
A寶也湊過來討論:「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引起的風潮也是保護主義興起的徵兆。」
B寶想起我以前講過的:「為什麼環保團體和大部分的公益團體都反對經濟全球化?」
我點點頭:「簡單的結論是,因為現在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問題,比如貧富不均不公不義,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都來自於沒有適當管制的經濟全球化。雖然許多人接受企管大師梭羅曾說「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全球化都不可能停止,你若選擇不加入全球化,即等於選擇貧窮,全球化是個屬於勇者和強者的時代。」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懷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情,覺得全球化使得為世界上愈來愈多的人餓死以及帶來生態環境無法挽回的傷害,而選擇反對全球化。」
B寶有點困惑:「可是也有很多人說全球化讓很多人買得起東西,改善生活?」
我點點頭: 「全球化最原始的理想是期望大眾的資金能夠經由股市募集,以大資本強化企業推動及運用知識與科技的創新能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造就更低廉品質更好的產品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以及分享經營的利潤。理想很好,但是若加上自由化,關稅壁壘的喪失,必然形成全球化的競爭,初期或許是百家爭鳴,市場一片蓬勃,但是很快的,企業會以大吞小的方式,形成壟斷性的產業,喪失了生物〈或產業〉的多樣性。而且由於低價的競爭也會帶來資源浪費,一方面是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是否能夠承受得了競爭所帶來的消耗,另一方面由於競爭及科技,形成產能過剩,供過於求,並且因為過度競爭,企業利潤消失基層員工遭殃,形成貧富不均,廣大民眾反而更苦。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甚至我們會發覺,在市場經濟全球化之下,幾乎已經沒有可以自給自足的地區,全世界各地區之間已經沒有緩衝區,在自由競爭市場機制之下,已喪失了多樣性。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單一化是最不穩定的。」
AB寶靜靜著想著我說的話。
我繼續舉她們比較熟悉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例子:「在市場全球化之前,也就是說在地方經濟的時代裏,自然資源和當地使用者之間的回饋,感受十分直接,因此可以一直維持著動態平衡。但是一但市場已超越當地,擴展到全國,乃至於全世界,形成大企業以全球觀點來控制生產與銷售時,維持一個小區域地方的生態平衡回饋機制就喪失掉了。有數不盡的例子,幾乎所有國家的許多在地產業如地方性伐木工人和漁民都是全球化的受害者。比如跨國伐木業者會在全世界找最便宜的生產地,在選定砍伐地點時,短期內當然會創造當地大量的就業人口,較好的收入,可是一旦把當地全部的樹木砍光之後,跨國企業就轉移到下一個國家,下一個便宜的產地,原先當地的伐木工人當然就失業了,而且這一失業就是永久失業並且造成生存上的困難,因為當地的生態系與自然資源完全被「消耗殆盡」了,這就是成語裏講的「竭澤而漁」,地區的老百姓與產業就被當作「柴薪」燃料般使用,以支撐資本主義全球化形成的市場低價競爭。」
A寶開始擔心了:「那怎麼辦?」
我仔細地說明:「全球化的趨勢也是一條不歸路,不可能再走回以前所謂「部落文化」般的關稅壁壘。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那些東西適合全球化,那些最好能夠保護地方的完整性。比如說,自由經濟的全球化勢必要接受一些管制與規範,不能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來壟斷市場。因為若沒有規範,經濟力量一定會愈來愈集中在少數大企業手中,使他們儼然成為「私人政府」,對真正的政府有很大的影響力。那麼原本為平衡政府獨斷力量而發展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反過來和政府聯手,形成了新的獨裁力量,和真正的民主真諦背道而馳,儘管它打的名號是自由開放與民主。」
A寶若有所思:「打著自由開放名號卻形成新的獨裁,現在許多跨國企業的影響力似乎就是如此。」
B寶附合A寶:「這些新霸權跟以往帝國主義的獨裁不一樣,也更不容易被人民的力量來推翻吧?」
我笑笑地安慰AB寶:「對於「經濟全球化」的改變,我是樂觀的,因為經濟全球化是以法律規範等人為方式產生的,當然可以同樣用人為治理的方式瀰補其不足!」
結束這場談話,我看B寶用不同的態度重新看著她前面的資料,我一邊想著,改變目前經濟全球化真正阻礙的力量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是我們自已內心的貪婪,為了物質享受捨不得改變生活方式;是我們的懶惰,只想抄捷徑搶短線,找最容易的路走;是我們偏狹的心,無法彎下腰傾聽大地的心,傾聽別人的心,不願更寬容更柔軟地看待所有不同的意見。
.......原…刊載於青春共合國雜誌的專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所以環保對我們而言是什麼?環保對我們來說是什麼?如果經濟停滯,但能夠換回大自然,我們願意嗎?
    Thumbnail
    avatar
    瘋塵中享受孤獨而快樂的小丑-張弘宜
    2021-03-16
    電熱毯對身體有害嗎?為什麽?電熱毯安全使用對人體是沒有害的,只是在日常使用中,電熱毯是不建議直接睡上去的。 電熱毯不宜長時間開著,持久液 最好是在睡覺之前壹兩個小時打開電熱毯開關,將被褥烘熱,等到準備上床睡覺時就關閉電源,取出電熱毯再睡上去。 當然也有小夥伴嫌取進取出麻煩的話,也可以在電熱毯上鋪上較薄的褥子或者床單,電源關閉後
    avatar
    cartei1
    2020-12-24
    NC. 為什麼台灣民間團體應該反對兩岸一家親?反對統戰語言的實質利益否定一家親的統戰語言對台灣整體的三個實質利益: 1.壓縮統派空間 2.台灣民族建構 3.國際政治表態
    Thumbnail
    avatar
    美薯抖內箱
    2020-05-30
    為什麼印度消費者願意花大錢買綠色環保產品?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有碳足跡計算機之名的Vivek Gilani和他的團隊成員被指定為碳排放管理的專案負責人,負責制定節能標竿。目前他們創立了Cbalance,並正嘗試推廣環保標章,希望印度大眾能夠有意識的消費,讓印度也能吹起綠色潮流。
    Thumbnail
    avatar
    MMH 計劃
    2020-04-23
    劉仲敬訪談 032 @ 20190410 論海外流亡團體,論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論拖延時間其實對台灣有利,論女人為何想在教堂結婚,論奴隸勞動九九六,論特殊材料製作的共產黨人。我們要明白,民主國家的政府和檯面上的人只是表面,社區才是根本。社區長大了以後,你掌握了否决政治(Vetocracy),就可以把攤牌的時間推到你自己選擇的任何時間。然後在那時候你再以多數派的資格捲土重來,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反過來,有一批無根的精英知識分子制定的偉大的統戰理論,却失去了好鬥的、能生育的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19-04-16
    為什麼媒體的標題越來越農場近年來已可注意到,一些主流媒體使用的標題似有農場化的傾向。這是媒體業者「操守」或「專業」低落所導致的嗎?儘管白痴敗類的媒體工作者確實存在,但我是認為不盡然如此。
    Thumbnail
    avatar
    searenata
    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