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跳出舒適圈】極限,是你自己定義出來的

只有解方是不夠的,還要你願意努力。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才剛過完新年,我寫了篇文章,給預定要在年後轉職的朋友們。
果不其然,這幾天真的就有朋友找我聊聊,關於他該如何選擇未來想該去的公司。 而他的選擇困難,則讓我看到不同人,面對「舒適圈」的不同態度。
一般來說,一篇好的文章應該先聊聊什麼叫做舒適圈,順便講些大道理之類的;但今天我不想多說廢話。
就讓我們直接切入主題。
先背景介紹一下:
我這位朋友不管是技術或是管理能力上,都絕對稱得上是強者,是那種可以讓工程師們跪下來膜拜的那種。
但認識他十幾年,卻總是過於謙虛,謙虛到了一種讓人覺得他在貶低自己的程度。
這次電話來了,一開頭就很困擾地,開始跟我說他面臨的問題,但說實在的,他這問題實在太過奢侈了…
在這個人人求工作而不可得的大環境下,他有著三份好工作擺在那讓他選。
一份工作是他的老同學在某大銀行的子公司當大主管,要他去幫忙支援技術和管理團隊。
一份工作是某家新創團隊,背後的金主實力堅強,要他去創建新的技術團隊。
一份工作是美商公司在台灣的據點,要他接手台灣的研發團隊,並和美國的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改良現有的產品。
想當然耳,薪水也是美商公司最高,但不只語言有隔閡,連時差也可能會是個問題。 於是乎,我這位親愛的強者朋友就找上我聊聊了。

跳出舒適圈的朋友
前兩份工作不用多講,對他來說根本就是得心應手,倒是第三份工作讓他困擾了許久。
困擾的點是什麼?
原來是怕語言不夠流利、遠距溝通會有問題而導致工作不順利,以一般美商的作風來說,可能三個月不到就快刀斬亂麻,到時候,他就得重新再找工作了。
好處是什麼?是難得有一個這樣的環境可以磨練自己,只要撐過前三個月,他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非常得心應手了。
但萬一做不到的話…
「喔。原來你在怕這個啊?」我戳著問他。
「這很重要啊!薪水雖然高,但風險也最高啊。」他這樣回答我。
雖然在電話中,我看不到他臉上的表情,但也猜得不會差太遠,他又在怕自己做不到了。
「我問你,你的人生目的是想做什麼?」我平淡地這樣問他。
「哎呀,我胸無大志,只要能夠賺錢,足夠讓我好好的退休,那就夠了。」嗯,他又來了…
「先不談你是不是真的『胸無大志』啦,既然你的目的是賺錢,那你在那邊猶豫些什麼?以錢為目標來看,你究竟該選哪間公司,應該很清楚。」
「但是那間公司的風險最大啊,萬一有個怎麼樣,那不就…」他急切地想表達他的擔憂。
我想了想,還是直接對他說清楚比較好。
「那麼,為了賺錢,你拼了命讓那個萬一不會發生,不就好了?為了你的目標,難道你不願意用盡全力拼一下嗎?」我開始挑戰他的想法。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賺錢,那不就更應該為了賺錢,而去努力突破一切事情和障礙嗎?你的目的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不是嗎?」繼續質疑他的想法。
「為了達成目標而該做的事,不就是死皮賴臉、拼死拼活、用盡全力去為了你的目標而打拼嗎?」
結語。
「嗯,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他聽懂了。

恐懼只是幻象
其實,人很多時候往往為了自己的恐懼,而不斷地劃地自限;而也因為恐懼,而忘了自己渴望的人生目標。
人生目標不就是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想做的事情嗎?無論大小,任何事情只要是你現在想做的,都是你的人生目標。
如果這個目標對你非常的重要,重要到你願意花上一生去達成它,那麼為什麼不用盡一切辦法去達成它呢?
沒錯,任何事情都有風險,都會有失敗的時候,誰說愛迪生一生下來就會發明鎢絲燈泡?誰說愛因斯坦一出生就了解質量守恆定律?
這些被景仰崇拜的跨時代偉人,他們的背後都有著沒人看過的努力。
你能想像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以外,都在想著並做著往目標前進的事嗎?
如果覺得做不到,那只是你還沒那麼努力,或者是你還沒那麼深愛你的目標。 就這麼簡單,如此而已。
「為了達成目標,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就會得到多少成果。」
這是萬有定律,沒有付出,別說你值得成功。
不要看人低,因為你不懂他背後付出多少努力。
也許你現在沒沒無聞,沒有任何成就,但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突然開竅,創造出所有人連想都想像不到的成就。

繼續陷在舒適圈中的朋友
最後,分享另一個朋友的故事。
我這位朋友很有趣,是一家中小企業的老闆,經營事業之餘,也是紫微斗數的老師,學生還不少。
雖然是紫微斗數的老師,但卻怎麼算也算不出自己的婚姻是如此的糟糕,和老婆冷戰幾十年了,就算要離婚,也離不掉,因此總是不得其解。
想離婚想了好多年,直到他自己沒辦法了,只能四處求神拜佛,甚至拉著我陪他到處跑,去各個大廟和小廟拜神、求靈符。
有一次,他實在受不了了,要我陪他去台北某間歷史悠久的土地公廟,請駐廟的乩童爺爺給他一些指示。
彷彿是在考驗決心一樣,經過一些轉折,我們去了第二次才遇上那位靈驗的爺爺,聽了原因之後,祂開了靈符給我這位朋友,並且千交代萬交代,要在某個時辰和老婆一起面對某個方向喝下符水,日後就會漸漸好轉。
在那個當下,我朋友臉色僵硬,笑得很僵…
隔了半個多月之後,我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就問了他狀況。
沒問還好,一問不得了。
「根本沒有用!那什麼神?!求了根本沒屁用。」他怒氣沖沖地跟我說。
「怎麼回事?」我還二丈金剛摸不著頭。
「我要的是幫我讓對方離婚,而不是要跟她和好!跟她有什麼好合的?!我要的東西都辦不到,這叫做哪們子的神!?」他氣得半死。
嗯,我無言了,他在氣頭上,說什麼都也不會聽得進,何必自找麻煩、自討苦吃?
我心裡想著,就是因為你的方法行不通,所以神明才會給你另外一條路啊,結果你反而說是別人不對,埋怨別人給你的方法不是你要的。
這就像是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所說的:「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awareness that created them.」
我想這是愛因斯坦說的吧?他說,用「和製造問題相同程度的思考去解決問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翻譯成大白話來說,就是如果你的方法行不通,那就代表試試別人的方法可能比較好。
就像我這個朋友的故事一樣,如果自己的方法行不通了,而去求比你更有智慧的人給你解決方法,但卻又因為方法不是你要的,而不願意去做。
那還不如別做,浪費大家的時間。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by Albert Einstein.
「什麼叫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愛因斯坦。
這兩個故事是發生在我周遭的親身故事,因為都是我陪在他們身旁去經歷這些事,然而,結果完全不一樣。
第一位朋友把我的話聽進去了,順利就職,也在拼了命努力中,看起來應該會順利地度過初期的大風大浪。
第二位朋友還繼續陷在泥沼之中而不可拔,三不五時就會聽他又去哪邊求神拜佛,連自己算出的紫微斗數都不願意聽了,我就算想幫忙,也都沒轍。

這就是所謂的「舒適圈」。
只有你願意踏出這個圈,抓緊目標打拼,才能看見問題背後不一樣的風景。
也只有願意用「比製造問題更高層次的思考」去解決問題,你才能夠跳出泥沼,抓到那隻垂下的樹枝,努力、拼命地逃離深陷的沼澤區。
努力是否真的能夠得到成果?不一定。
但不努力、不拼老命,那就繼續卡在那邊,直到再也沒有力氣離開,屍骨無存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