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個人價值認知】你的價值不是由你自己認定,而是由環境決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我感覺良好,可以很爽;但可能會害你看不到前面該走的路。
每次站在辦公室的窗邊,看著夕陽落下的時候,總是覺得…一天又過了。嗯?這不是廢話嗎?難道,時間會重新回到一早上,剛進公司的那一瞬間?
事實上,很多人總是埋頭忙著工作,而忘記時間飛逝的速度是超乎我們想像之外的,一天過著一天,然後,不知不覺一年又過了。
還記得去年的公司尾牙誰喝到吐得滿廁所都是,也還記得自己沒抽到大獎時,心裡那一點點小小的落寞嗎?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間,大約是 2020年的農曆新年前夕,所以,恭喜你,尾牙、年終獎金就快到了,再撐一下,對,再撐一下就是你的了。
然後,你就…解脫了?我猜,大多數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並不是這麼想的。
就算你心裡默默地打算在拿到年終獎金之後,就要遞出那張離職單,你也知道,那可能只是換到另一個上班、下班,然後繼續加班的地方而已。
無聊嗎?很無聊。很多人就這樣一天過著一天,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年、兩年、三年,直到有一天發現公司其實並不太需要你存在。

在這樣的生活中,你有想過「什麼時候可以變得不一樣」「我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更不一樣」嗎?你的腦袋裡是否曾經閃過這樣的話?
但說得比較殘酷一點,其實對任何公司而言,你的存在並不一定是重要的。
除非,你和別人不一樣。
這時候,一定會有人心裡想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是不一樣的。」這些正面、激勵的話,請留在書籤裡看看就好,限時(+現實)是殘酷的。
「現實」世界裡的企業,並不會把你當成「獨特」、「和別人不一樣」;
「限時」世界的我們,也不會自動變成「獨特」、「和別人不一樣」;
因為,除非你擁有公司「達成目標」所需的「獨特能力」,否則...
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無論你自認多麽資深、多麽專業,事實上,如果你對公司沒有「獨特價值」,那麼你就是隨時可以被任何人取代的。
別試著想讓自己好過一點,想說服自己擁有「獨特價值」,你根本還沒問過、了解過公司怎麼想之前,任何的想法都是你自己亂猜、亂想的。
別幹這種「只能催眠自己」的傻事。

最近一兩年,在 LinkedIn 上的職涯導師功能,常有人問我下面這個問題:
Q:「我該如何讓公司看到我的價值。」
每次接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我都會歪著頭想著:「這問題你應該去問你上司,怎麼會在 LinkedIn 上問呢?」
要知道,如果你是上班族,那麼你的薪水、獎金是你的公司發給你的,對公司而言,那叫做「價值交換」,你的價值是由「公司決定」的,不是你自己,更不可能是我。
不論你身處在公司哪個階層、哪個單位,做著哪種職務(或植物?),我想,對大多數公司而言,只有當你的貢獻可以推進公司的目標,那就是你給公司的「價值」了
因此你能做的,就是去了解決定你薪水高低的人,對你的期望是什麼?他們如何認定你的價值(和價格)?
你得先了解公司的估價機制之後,才會知道如何讓公司看到你的價值。
你應該去挖掘的,不是像激勵課程、心靈成長課程所教的「想要突破,就要先瞭解自己內心深處」那樣。
你應該去探索的,是對你所處的公司而言,他們需要的「獨特價值」究竟是什麼?
只要你明年還想繼續在這間公司抽大獎、吃尾牙,那麼瞭解你在公司的「獨特價值」就是絕對必要的事,瞭解之後,強化它!
不斷地強化、尋找、定義你的獨特價值,直到…轉換跑道為止。

我,專注於通用型的人工智慧研究,深入研究的經驗,已經讓我看見許多人被電腦取代的那一天了,只要是現在看著我這篇文章的你,未來的那一天也會和我一樣經歷同樣的變化。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被 AI 取代,畢竟,不論是電腦還是人類,時間對雙方而言都是公平的,而有些資訊、經驗的累積是獨一無二,無法靠著巨量的大數據來訓練並取代的。因此……
這些「獨一無二」將是你「獨特價值」之所在。
尋找它,將是你 2020 新年該做的功課,也應該是你往後的每一年該做的事。
祝福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的你,找到屬於你的「獨特價值」,並且持續不懈地,讓它永遠在你的跑道上發光發熱。
2020 新年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34內容數
讓我們用輕鬆的角度來看看 PBA-商業分析在實務上會發生什麼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K 耀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你是不是業務人員,也無論你要賣的是新產品還是既有產品,上了戰場,就同樣都要面對市場的競爭,而只有了解自家產品的優缺點,才能找到可以強化的優勢或迴避的弱勢。 更要花心力關注這件事的,還有最前線的業務部門,因為只有業務才最清楚客戶也在關注哪些競品。
經營企業時,「找到並緊抓住獨佔顧客」永遠是每間企業最想要的。 要做到這件事,首先,你得知道和顧客息息相關的四個面向:市場、產品、通路和定位;而這四個面向中,「市場」則是一開始必須關注的方向。
想了好久好久,我在思考究竟該不該寫這篇文章。 因為今天要教你如何抹黑栽贓別人。 畢竟,在人人稱讚「正面思維」的時代,寫一篇「如何抹黑別人」的話術文章,可不是一件很聰明的事。(被取消追蹤可是件大事呢~) 我期望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開始張開眼睛看看我們這個世界,看看有多少這樣的資訊到處流竄。
如何 30 秒話術應用到比較長一點點的「簡報」上呢?讓我很簡單很簡單地告訴你,一樣只要三步驟: 一、確認簡報目的:為什麼而做這場簡報,目標對象是什麼類型的人。 二、分配內容長短:不同的目的,寫的內容重點就不同。 三、提出結語金句:餘音繚繞的「標籤」,讓人容易在日後回想起來。
說故事很簡單,但要說個好故事很困難。看故事很容易,但要看出故事背後的故事,就沒那麼容易。 如果你想用聽的,歡迎來到我的 Podcast Blog →【DK Opinion】 越好用的工具,往往越難被理解;越簡單的東西,用對了,往往威力強大。 什麼是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 在商業分析的
在談論各種商業分析的時候,有邏輯地蒐集資料、整理、分析,然後提出可付諸行動的決策,其實才是整個分析的目的,尤其是最後的「付諸行動」,更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整個商業環境的變化,因為訊息交流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日趨複雜,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套可以在腦袋裡,建立起完整商業資訊的思維架構。
不管你是不是業務人員,也無論你要賣的是新產品還是既有產品,上了戰場,就同樣都要面對市場的競爭,而只有了解自家產品的優缺點,才能找到可以強化的優勢或迴避的弱勢。 更要花心力關注這件事的,還有最前線的業務部門,因為只有業務才最清楚客戶也在關注哪些競品。
經營企業時,「找到並緊抓住獨佔顧客」永遠是每間企業最想要的。 要做到這件事,首先,你得知道和顧客息息相關的四個面向:市場、產品、通路和定位;而這四個面向中,「市場」則是一開始必須關注的方向。
想了好久好久,我在思考究竟該不該寫這篇文章。 因為今天要教你如何抹黑栽贓別人。 畢竟,在人人稱讚「正面思維」的時代,寫一篇「如何抹黑別人」的話術文章,可不是一件很聰明的事。(被取消追蹤可是件大事呢~) 我期望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開始張開眼睛看看我們這個世界,看看有多少這樣的資訊到處流竄。
如何 30 秒話術應用到比較長一點點的「簡報」上呢?讓我很簡單很簡單地告訴你,一樣只要三步驟: 一、確認簡報目的:為什麼而做這場簡報,目標對象是什麼類型的人。 二、分配內容長短:不同的目的,寫的內容重點就不同。 三、提出結語金句:餘音繚繞的「標籤」,讓人容易在日後回想起來。
說故事很簡單,但要說個好故事很困難。看故事很容易,但要看出故事背後的故事,就沒那麼容易。 如果你想用聽的,歡迎來到我的 Podcast Blog →【DK Opinion】 越好用的工具,往往越難被理解;越簡單的東西,用對了,往往威力強大。 什麼是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 在商業分析的
在談論各種商業分析的時候,有邏輯地蒐集資料、整理、分析,然後提出可付諸行動的決策,其實才是整個分析的目的,尤其是最後的「付諸行動」,更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整個商業環境的變化,因為訊息交流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日趨複雜,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套可以在腦袋裡,建立起完整商業資訊的思維架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透過價值觀來找出生命中所重視的事,強調尋找「重視的事」對於人生方向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價值觀與目標之間的差異,並提供了五個問題幫助讀者整理自己的中心價值觀。最後,鼓勵大家勇敢地面對自身的選擇,找到最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在待業中所感到的羞愧和價值追求的心魔。作者自省自己是否需要一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提醒讀者,人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工作和收入,作者透過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更瞭解並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閱讀《為自己上班-因為一生的工作很多天》,書裡提到這50個價值,限時五分鐘,請選出五個作為你的個人價值,你為選什麼?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覺得只有努力付出才能獲得回報。然而,世界並不是只有一種情況,世界是有很多種信念,你可以選擇想要的信念過生活。我們可以改變信念。 收入與自己認同的自我價值成正比,自己認可的自我價值越高,就能夠得到相對的高收入。也就是說,富足程度、安全感甚至是這些結果表現出的現金都會變得更多。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了解並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並在工作選擇中表達自我。
Thumbnail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透過價值觀來找出生命中所重視的事,強調尋找「重視的事」對於人生方向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價值觀與目標之間的差異,並提供了五個問題幫助讀者整理自己的中心價值觀。最後,鼓勵大家勇敢地面對自身的選擇,找到最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在待業中所感到的羞愧和價值追求的心魔。作者自省自己是否需要一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提醒讀者,人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工作和收入,作者透過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更瞭解並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閱讀《為自己上班-因為一生的工作很多天》,書裡提到這50個價值,限時五分鐘,請選出五個作為你的個人價值,你為選什麼?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覺得只有努力付出才能獲得回報。然而,世界並不是只有一種情況,世界是有很多種信念,你可以選擇想要的信念過生活。我們可以改變信念。 收入與自己認同的自我價值成正比,自己認可的自我價值越高,就能夠得到相對的高收入。也就是說,富足程度、安全感甚至是這些結果表現出的現金都會變得更多。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了解並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並在工作選擇中表達自我。
Thumbnail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