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論壇講座的發展探討-從九零後論壇延伸|活動趨勢觀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想探討這個議題?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在這場之後我也想了幾個可能會有的問題及趨勢:

一、主題性 vs 統包性

這次名稱訂為「九零後論壇」,原本希望打中「1990後出生的客群」,但後來發現怎麼宣傳跟廣告都吸引不到,經過現場觀眾回饋及問卷蒐集,發現多數人更傾向參加「主題性」的講座,例如性別議題、職場議題、教育議題,其實現在不喜歡參加多元性的講座。
前幾年流行的「青創」、「新興」類的大範圍式活動,在今年已經漸漸式微,僅剩下還有長期舉辦有固定受眾。
未來如要舉辦相關講座或論壇(單方面傳輸內容的),可能會朝主題式發展,但若是新潮流的議題,如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目前觀察仍是大範圍的方式舉辦,因為普遍民眾仍不懂細微的分類;至於已經熟悉且市場談論許久的領域,如教育、新創,則是需要用更細的主題去串聯。

二、論壇 vs 講座

在過往我們也有一個假設是大家會傾向參加「一次很多位講者」的活動,因為讓人有大豐收的感覺,但近期也發現聽眾更傾向參加自己有興趣的短講座,而非參加概念性的長講座,尤其是論壇多半花費 4 小時以上的時間,對於大多數人不容易有這麼長的時間。
因此未來的知識性活動,我認為都會傾向於「短」和「精」,如同線上課程般用一段一段的方式來傳輸,線下的長時間論壇已無法抓住觀眾的胃口,再加上市場上短、精的社群活動越來越多,知識性逐漸被認定為短時間快速吸收、可收藏之後閱讀,並不是那麼及時需求,反而是「社群定位」已成為選擇的主要原因。

三、長期舉辦 vs 偶爾一次

這次的論壇是由公司突然一次舉辦,過往並無相關案例,也因此在市場上似乎較難被認可或信任,在宣傳上也較難找到長期合作夥伴(因為可能之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辦),比起原本就每年都有舉辦青年論壇的單位就弱勢許多。
現行的活動不像過往單場單場個別辦理還能生存,多半需要有長期策略,每次設定好主題,#1 、#2 、#3 …的方式持續進行,也才容易找到長期合作夥伴,這也是我目前正在嘗試的方向。
我認為未來的單場次活動會持續減少,多數都會轉成有策略式的長系列活動,例如像是簡報小聚、創業小聚、CMX,每一場都是提早就安排好,才能提早卡位吸粉。

▍總結

目前上述的探討都是根據 100 位內觀眾的回饋及問卷蒐集,並沒有大範圍地蒐集市調,也因此還不能作為所有講座活動的標準,但未來我也將持續觀眾青年的喜好及講座類型動向,持續更新我認為的活動發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場充滿能量的跨界對談活動,參與者透過不同主題的演講,探討了教育體制中的盲點、社會公義、職場溝通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講者包括媒體人員、社會運動者與教育者,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經歷和思考,提供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的啟示。透過這些分享,讀者能幫助自我反思人生路徑,理解社會議題,並激勵自己勇於探索與實踐。
    Thumbnail
    分享近期舉辦的一場單身聯誼講座的經驗,探討了自我介紹、情感交流的關鍵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雖然參與人數不多,但講座氣氛輕鬆愉快,分享了多方面的見解和建議,強調適應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情感與人生方向。文章同時預告了未來將舉辦的講座,期待更多的互動與參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一個演講中真誠的部分取決於它鑲嵌在世界的什麼場合,而這樣的真誠,也往往是讓這場演講能有最大啟發性與價值的核心要素。在這個時代裡面,最常有機會帶來啟發性的是學校畢業演講。無論講者是誰、通常在乎什麼,這天將這一切內容組織起來的思路會非常接近「如果我是一個要獨自面對社會的年輕人,我最需要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前兩天,線上參加研討會。 2個字,累死。 發表之外,還討論2篇。 本來以為線上參加,會比較輕鬆,但其實也是很累。 我想,這終究還是個性的問題吧。 雖然避開實體社交,但是線上,也是一種社交, 覺得好辛苦。 不過,這次會議是第7屆, 上是第6屆,查了一下,都已經是2009年的事了
    Thumbnail
    本篇分享了關於社會新創以及中產階級危機的故事。作者在講座中分享了在日本的實踐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分析了中產階級面臨的危機和潛在風險,提出了中產階級需要找回信任的問題,並提出了場域營造的方法論。在2024年以後的日子中,作者希望能進一步累積新的實踐經驗和倡議計畫。
    Thumbnail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啟動「淨零青年沙龍」專案,希望透過影響力人物與青年的對談探討青年在永續轉型下的需求。此次邀請中研院李遠哲院士和台大詹長權特聘教授,就「對焦公正轉型前景中的青年主體」展開專題演講,對青年代表提出的「如何跨域溝通推動永續轉型」與「永續與經濟成長之間的衝突」問題提出深遠的洞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一場充滿能量的跨界對談活動,參與者透過不同主題的演講,探討了教育體制中的盲點、社會公義、職場溝通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講者包括媒體人員、社會運動者與教育者,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經歷和思考,提供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的啟示。透過這些分享,讀者能幫助自我反思人生路徑,理解社會議題,並激勵自己勇於探索與實踐。
    Thumbnail
    分享近期舉辦的一場單身聯誼講座的經驗,探討了自我介紹、情感交流的關鍵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雖然參與人數不多,但講座氣氛輕鬆愉快,分享了多方面的見解和建議,強調適應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情感與人生方向。文章同時預告了未來將舉辦的講座,期待更多的互動與參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一個演講中真誠的部分取決於它鑲嵌在世界的什麼場合,而這樣的真誠,也往往是讓這場演講能有最大啟發性與價值的核心要素。在這個時代裡面,最常有機會帶來啟發性的是學校畢業演講。無論講者是誰、通常在乎什麼,這天將這一切內容組織起來的思路會非常接近「如果我是一個要獨自面對社會的年輕人,我最需要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前兩天,線上參加研討會。 2個字,累死。 發表之外,還討論2篇。 本來以為線上參加,會比較輕鬆,但其實也是很累。 我想,這終究還是個性的問題吧。 雖然避開實體社交,但是線上,也是一種社交, 覺得好辛苦。 不過,這次會議是第7屆, 上是第6屆,查了一下,都已經是2009年的事了
    Thumbnail
    本篇分享了關於社會新創以及中產階級危機的故事。作者在講座中分享了在日本的實踐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分析了中產階級面臨的危機和潛在風險,提出了中產階級需要找回信任的問題,並提出了場域營造的方法論。在2024年以後的日子中,作者希望能進一步累積新的實踐經驗和倡議計畫。
    Thumbnail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啟動「淨零青年沙龍」專案,希望透過影響力人物與青年的對談探討青年在永續轉型下的需求。此次邀請中研院李遠哲院士和台大詹長權特聘教授,就「對焦公正轉型前景中的青年主體」展開專題演講,對青年代表提出的「如何跨域溝通推動永續轉型」與「永續與經濟成長之間的衝突」問題提出深遠的洞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