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的石岡鄉滿目瘡痍、百業蕭條,整體環境只能用破碎來形容。地震震垮了農村道路橋樑等基礎建設,也損毀了農村土地及農作,地方產業生產工具陷入崩解,連帶使得原本就業機會不多的鄉鎮雪上加霜。鄉內士、農、工、商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停擺,靠著政府與民間團體勉勉強強渡過緊急的災難時期。然而,面對斷垣殘壁的家園與漫天塵土、轟喧吵雜等紛亂的環境,重建的工作千頭萬緒,更重要的是需要大筆資金。即使災區婦女參加了短期就業的以工代賑以及各項短期認養工作補助,還是需要自主的、長期的經濟支援。
婦女一方面要收拾殘局,重啟生活秩序,應付裡裡外外的生活開銷;另一方面要面對緊接而來龐大繁雜的重建經費所需。災區的婦女不僅要勞心、勞力,更要為家庭生計與漫長遙遠的重建經費尋求出路。在初步整理居處之後,有些住在帳篷、組合屋,也有些繼續住在進行補強的危屋中,暫時有個遮風蔽雨的地方,接下來,便是要積極尋找一個長期穩定的工作,以獲得穩定的經費支援。可是山城地區原本就業環境不佳,鄉民的職業選擇不多,人口外流嚴重,加上傳統社會對於女性工作上的種種限制,即便地震讓伙房社會的結構崩解,對於婦女外出就業的環境依舊困難。
尤其災區婦女的年紀泰半已經中年以上,處在傳統農業社會的模式,又礙於自己的學經歷、社會經驗乃至於現代化的能力有限,加上既有的勞力市場兩性分配不均,或是謀職資源、工具基礎不足等等因素,一旦被迫外出尋找職業,往往選擇不多與處處碰壁。但在重建龐大經費的需求壓力下,客觀的環境已經超越了昔日主觀的認知,現實的急迫需求使婦女不再緊守「男主內、女主外」的刻板印象,「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也不再是「男女有別」難以跨越,多一份參與多一份挹注,家園重建就能早一點完成,這也是婦女們最大的期望。
我便觀察到,許多災區婦女比男性更能夠放下矜持,即使是年過半百阿嬤級的人物,也咬緊牙根,尋找機會,謀求新職。套句五十幾歲的劉媽說的:「歪嘴(zhoi53)雞還敢擇(tog54)食?」六十幾歲的林媽更直接:「我就是要錢。」
而讓我更好奇的是,透過什麼樣的時機點與背景讓婦女有機會進入這個範疇,有哪些協力給予協助扶起這個架構,怎麼樣的穿透力讓各個力量能夠匯集統整?而最重要的是,婦女在這轉換之間是如何的處理與面對,甚至在傳統飲食文化的議題上如何的融入安排?婦女如何在不同時間與空間下選擇呼應環境的方式,經由災後生活重建的參與,積極尋找生存支持的契機,又是如何擷拾昔日的成長經驗,轉換成為破釜沉舟的力量,並且巧妙搭接婦女熟悉的生活經驗,結合客家傳統飲食文化與婦女廚房內的意象,踏出腳步,展開新的歷程呢?「石岡傳統美食小舖」給了我答案。
本文摘自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歸零與重生:石岡婦女921 災後生命歷程》/作者:劉宏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