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智學下的心臟觀點 ─ 心臟的禮物 Cardiodor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一般主流醫學來看,心臟是生命的泵浦,血液主要是由心臟推動至全身。但人智醫學的觀點下 ,不會將心臟視為泵浦。認為血液的流動是部分獨立存在,部分由心臟推動。
在胚胎發展早期,血液在心臟未發展的情況下,已經可見,而且是不知道從何出現,血液有其自主性。
在胚胎上,一開始心臟位於頂部,由於胚胎出現前彎的力量,心臟最終在第18天到第21天左右到達胸部,然後才開始跳動。從這裡我們可以觀察推論,血液是獨立存在。我們也發現心臟不僅在抽血,也利用它的力量使血液停止一會兒(就在心肌收縮之前,即收縮期之前),然後通過心臟收縮再次促進血液繼續流動。
停止,是沉默的片刻。我們可以將沉默的那一刻看作是“觀察的時刻”,在此時刻,心臟會掃描血液並詢問:你好嗎?然後將血液往前推送。
《這啟發了我們,觀照身體的重要》
主流醫學下,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吸煙,運動量少,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慢性壓力....等等。那人智醫學怎麼看心血管疾病?
人智學觀點下,心血管疾病分成三類型態(原因):
1. 過度擠壓(過度型態化):冠狀動脈心臟病、動脈粥狀化、高血壓、心絞痛
2. 過度擴張(沒有型態):心臟衰竭、二尖瓣脫垂
3. 紊亂(混亂型態):心律不整
解決方式:
1. 解除筋攣 (改善過度擠壓):煙草,鎂,顛茄、鉛D30。
2. 排除體液 (改善過度擴張):接骨木,菩提花,樺木和檸檬。
3. 溫暖 (改善紊亂心率):銅軟膏、迷迭香軟膏、黃金玫瑰薰衣草及各種保暖油(如
薑)。
4. 增強心肌:山楂
在百年前,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與伊塔·韋格曼(Ita Wegman)針對大部分心血管疾病,開發出一種人智學藥物,心臟的禮物「Cardiodoron」。
其中成分與人類的三元(神經,節奏和新陳代謝系統)相對應。
成分如下:
a. 報春花 Primrose → 對應於新陳代謝系統。通過其硫酸鹽性質支持心臟的合成代
謝,是一種溫和的心臟刺激劑。
b. 驢薊 donkey thistle → 對應於神經系統 ,具有成形作用。刺激心臟的分解代謝過
程,同時具有塑形的力量。
c. 莨菪 henbane → 對應於節奏系統,調節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心臟功
能的節奏。具有恢復、規律節奏作用。
許多心臟問題源於心臟與循環之間的協調不足,或者可能是神經疾病引起的。在這兩種情況下,Cardiodoron均具有調節和再生的作用,可調節心臟收縮和擴張之間的活動,即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之間。它可以改善大多數心血管症狀(Rother C.,2013),如高血壓、睡眠障礙、降低LDL......,但仍須生活節奏的配合 (生活習慣的改變)。
每種嚴重疾病,當然也包括心臟病,都面臨著與自己,周圍環境和親人之間建立新聯繫的挑戰。從廣義上來說,心臟病表示某些東西已被困住。這通常是由於外在對我的過度要求,或已超過我們能接受的負荷。
* 主流醫學藥物仍需持續規律使用,合併使用人智醫學藥物。一旦,改變生活方式並且穩定下來時,主流醫學藥物的需求便會減少。

心臟的禮物 (Cardiodoron) 的實證研究
功能性心血管疾病(FCD)占了所有心臟病患者的25-40%,即無法檢測到器質性原因。典型症狀是心跳過快、心律不整,過度換氣,眩暈,血管迷走性暈厥和睡眠障礙。
Rother C., Klinische Forschung與Weleda合作,於2013年發表一篇研究。他們在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間,記錄500多名患有FCD及睡眠障礙的患者,讓他們接受心臟的禮物 (Cardiodoron) 治療。治療期間3-6個月。除了醫師診斷心血管症狀外,患者也進行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
結果:
FCD及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顯著降低。PSQI亦顯著降低。而且大多數患者都表示,在改善的過程中,沒有不適應的情況出現,對藥的耐受性很好,因此它們用藥服從性高。
參考資料:
1. Rother C. (2013). Administration of Cardiodoron®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and/or sleep disorders--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non-interventional study. Epub.
2. D. Cysarz, C. Heckmann, H.C. Kümmell (2002). Cardiodoron® und cardio-respiratorische Koordination. Forschende Komplementärmedizin Klassische Naturheilkunde.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K會員
166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一瞬間煩惱煩惱煩惱全忘掉~」 有感受到撲通撲通的心跳嗎? 關於心臟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PSVT(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簡單說就是突發性的心悸,原因來自心臟多了一條不正常的"神經”,也就是說原來我從小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我卻不知道。     27歲時心悸發作135下/分鐘,以為是喝咖啡造成的,做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一切正常,什麼都檢查不出來。
上一集 我們簡單介紹了心流的定義, 這一集則是要來了解構成心流的幾個重要的要素和其所帶來的益處~   許多心理研究發現,心流是我們的一種意識。 當我們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思維、思考,然後根據這些想法有意識的投入後續的動作,讓身心靈和動作都有意識的運作著。 透過這樣有意識的行動,更能專注
Thumbnail
心流(Flow),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貫注於某項活動時,所經歷的一種最佳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感到極度專注、時間感消失、並且獲得高度的滿足感。心流理論強調,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他們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會大幅提升,這對於提升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時,突然感受到心臟加快,甚至是有心悸的感覺,病人通常會擔心是不是心臟出問題,前往心臟科就醫時醫師卻開立抗焦慮症的藥物,這是為什呢? 心悸、胸悶、胸痛、吸不到氣等等症狀,看起來是心臟的問題,但其實大部分與精神焦慮、恐慌有關。焦慮症雖然是心理問題,但與心臟病發生機率有正相關。 焦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每天投入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患者的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的身體運動能夠減少42%的心臟病復發率。 心臟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心臟疾病患者的復健過程中,適量的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專家推薦的活動形式包括快走、游泳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slam 注射時是注射進靜脈當中,靜脈通常從皮膚外觀就能看到,能看到紫綠色的管道佈滿整個手臂、手掌裡面的血液都是要被回收到心臟重新充氧的,所以缺氧的血液比較濃稠、顏色也比較混濁,呈暗紅色,靜脈裡會有瓣膜,幫助這些缺氧的血液流回到心臟,從上下大靜脈聚集後流進右心房裡。 心臟每一收縮一下,血就會被送出
Thumbnail
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非心臟莫屬,它控制著血液流動,身體任何器官、細胞等都無法缺少血液供給養分,否則便無法生存,因此照顧好心臟絕對是人人必要且須重視的課題。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連帶心臟功能下滑,令不少人提心吊膽,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1方法」,就算50歲後才開始執行,也能有效延緩老化速度。 年齡
按照中醫觀點,心主神,位階是王者,其他臟腑則是附屬。比如說,肺部是宰相,脾胃是糧倉,肝是將軍,膀胱則排水道。心容易受到影響,四周要有一層「心包絡」來護衛。心臟之尊,如同總統,身邊要有維安特勤,出門更要交通管制,這些貼身保鑣乃是屬於「心包絡」。 日常生活中,心時時隨著人事物和環境變化,跳動時慢時快。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一瞬間煩惱煩惱煩惱全忘掉~」 有感受到撲通撲通的心跳嗎? 關於心臟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PSVT(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簡單說就是突發性的心悸,原因來自心臟多了一條不正常的"神經”,也就是說原來我從小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我卻不知道。     27歲時心悸發作135下/分鐘,以為是喝咖啡造成的,做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一切正常,什麼都檢查不出來。
上一集 我們簡單介紹了心流的定義, 這一集則是要來了解構成心流的幾個重要的要素和其所帶來的益處~   許多心理研究發現,心流是我們的一種意識。 當我們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思維、思考,然後根據這些想法有意識的投入後續的動作,讓身心靈和動作都有意識的運作著。 透過這樣有意識的行動,更能專注
Thumbnail
心流(Flow),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貫注於某項活動時,所經歷的一種最佳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感到極度專注、時間感消失、並且獲得高度的滿足感。心流理論強調,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他們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會大幅提升,這對於提升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時,突然感受到心臟加快,甚至是有心悸的感覺,病人通常會擔心是不是心臟出問題,前往心臟科就醫時醫師卻開立抗焦慮症的藥物,這是為什呢? 心悸、胸悶、胸痛、吸不到氣等等症狀,看起來是心臟的問題,但其實大部分與精神焦慮、恐慌有關。焦慮症雖然是心理問題,但與心臟病發生機率有正相關。 焦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每天投入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患者的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的身體運動能夠減少42%的心臟病復發率。 心臟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心臟疾病患者的復健過程中,適量的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專家推薦的活動形式包括快走、游泳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slam 注射時是注射進靜脈當中,靜脈通常從皮膚外觀就能看到,能看到紫綠色的管道佈滿整個手臂、手掌裡面的血液都是要被回收到心臟重新充氧的,所以缺氧的血液比較濃稠、顏色也比較混濁,呈暗紅色,靜脈裡會有瓣膜,幫助這些缺氧的血液流回到心臟,從上下大靜脈聚集後流進右心房裡。 心臟每一收縮一下,血就會被送出
Thumbnail
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非心臟莫屬,它控制著血液流動,身體任何器官、細胞等都無法缺少血液供給養分,否則便無法生存,因此照顧好心臟絕對是人人必要且須重視的課題。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連帶心臟功能下滑,令不少人提心吊膽,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1方法」,就算50歲後才開始執行,也能有效延緩老化速度。 年齡
按照中醫觀點,心主神,位階是王者,其他臟腑則是附屬。比如說,肺部是宰相,脾胃是糧倉,肝是將軍,膀胱則排水道。心容易受到影響,四周要有一層「心包絡」來護衛。心臟之尊,如同總統,身邊要有維安特勤,出門更要交通管制,這些貼身保鑣乃是屬於「心包絡」。 日常生活中,心時時隨著人事物和環境變化,跳動時慢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