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有的,看見機會和力量
單從書名看這本書,會以為某些是領域的工作者才需涉獵閱讀的,可能還會覺得有些冷門,細細閱讀後,會發現它的親民、親近和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圖表一目瞭然,也可以按圖索驥當工作指南。
書中有很多精彩案例,是一本有深度的故事書;作者踩踏實踐的地方,很多人不曾走過,比旅遊書還精彩又獨特;在地食材做出的風土料理,好似一本具文化內涵的食譜⋯⋯,尤其作者擅長歸納重點,繪製出一張張一目了然的圖表,內容系統化又有細節,有微視的細緻,就算按表抄課也具體可行;從巨觀角度來看,又具架構、脈絡和邏輯。
🔑給自己的三個提問
❓習以為常的小事物,真的能被外界看見嗎
❓可以用什麼樣的新思維,策動自己和他人
❓如何以企劃觀點,設計自我獨特風格、突破既有框架
🔑書中的三個關鍵重點
☑️ 旅人的思維:感受他人的感受,以人類學者的客觀思考,外地及在地人的主觀感受,賦予意義。成為有好奇心的人、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及對現場情境的觀察溝通,才能觸動他人。
☑️ 編劇的洞察:從生活、生產與生態三個面向去挖掘亮點、串聯亮點、並讓亮點轉化新意義,才能產生創意。設定主題後就是規劃細節,無論是安排情境、設計情節,帶出情感,都要有戲劇性的感受和感動。
☑️ 導演的實踐:建立工作流程,指導每個體驗環節的「演員」,根據「劇本」賦予的任務,呈現各自的角色故事,還要進行溝通協調,掌握現場的執行細節。在之前還要透過實地「排演」,即時調整,並於「演出」後檢討與修正。還要成為幕前的「帶路人」,兼具局內人與局外人的雙重視野,策略端與執行端兩種立場角度,讓「風土舞台」帶動生意。
🔑可以做的三個微行動
☑️ 從日常生活培養人類學家的能力。隨時觀察記錄客觀事實、訓練思考力;感受與理解人事物背後的意義和價值;詮釋內容,賦予別人未見的深刻意義,有觀點、觸動點和記憶點。
☑️ 從時間、空間、人間的三向度思維,建構屬於自己能實作的架構、脈絡,並有明確的內容細節,規劃能觸動人的情節、有重點的情境,還有激起自己或他人行動的情感。
☑️ 培養自己如人生導演般,具備脈絡力、領導力及控場力。有計劃性的自我訓練表達能力,能講述重點、扼要回答,還能在腳本中安插笑點或感動點,並能留意他人的反應,調整節奏。
作者猶如「帶路人」引人興味,一窺理論的堂奧,卻不至於艱澀難懂,還有具體的經驗引領,觸發閱讀者的思考和行動。很欣賞他的「複眼」視角,有老鷹的策略端高度,蚯蚓的執行端深度和接地氣,深具地化和本土性觀點,讀後更能欣賞家鄉的美好。
形塑獨一的個人魅力,創造獨特的價值,將自己的日常,變成別人珍視的不尋常,進而成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