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覺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馥樂親子--醫學小編
“感覺統合"是近年來很熱門的名詞,但感覺統合到底是什麼?
感覺統合 是指大腦對於感覺的處理
感覺統合理論是以神經醫學、神經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為基礎,涵蓋了 1.視覺 2.聽覺 3.觸覺 4.嗅覺 5.味覺 6.前庭覺 7.本體覺,其中,觸覺、本體覺、前庭覺 最先開始發展,各項感覺的發展自胎兒時期至學齡前(0-7歲)會出現劇烈的變化,其影響及改變甚至持續一生。其理論內容強調”當感覺訊息的傳遞與處理越良好,大腦則越能發揮其更高階的能力”,因此,當感覺訊息處理不佳,孩子的各項學習越容易出現狀況。
感覺的調節影響 警醒度 與 學習表現
而負責感覺的調節、處理是大腦的邊緣系統,當感覺調節不佳,即連帶的影響學習、情緒、行為、表達,並與警醒程度相關。當警醒度過低,孩子無法提起精神注意重要的訊息,而看起來反應慢慢的、無法集中注意力;當警醒度過高,孩子過度的興奮,無法靜下來完成事情。透過適當的感覺刺激,使孩子的警醒度調整適當則有助於孩子在學習時得到最好的效果。
感覺訊息處理是認知發展的基礎
基於感覺統合理論的內容,孩子的各項學習猶如建設一棟高樓大廈,擁有良好且完善的地基才能建構出穩健的大樓,感官系統則是這棟大樓的地基,當各項感覺處理完善,孩子的警醒度調整至最適切的狀態,各項發展及學習才能達到最大的效能。
關於感覺統合的相關問題,應諮詢”職能治療師”以得到最合適的評估及練習。
avatar-img
15會員
26內容數
治療師新手媽媽,在跟著寶貝女兒小迪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想分享、紀錄下這些的小日子而創立了馥樂(full love),用全心的愛,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啟發青少年的學習感官,提供了對不同年齡段學習英語的建議以及實用的英文文本來提升語彙。作者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吸收和記憶單字的方法。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我第一次聽到「感覺統合」這個詞,是在發現我家寶寶很容易分心、還習慣咬指甲的時候… 因為感覺統合問題有可能是先天條件影響或後天環境過度保護造成的,我很擔心寶寶這是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會影響學習力發展,所以我又查了很多感覺統合訓練的方法,趁寶寶現在還小,多增加他的互動體驗,培養感覺統合能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類圖能量中心概念,以及學習人類圖九大中心的要點,與練習觀察的訣竅。瞭解自己與孩子的情緒中心運作,對於提供照顧者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孩子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啟發青少年的學習感官,提供了對不同年齡段學習英語的建議以及實用的英文文本來提升語彙。作者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吸收和記憶單字的方法。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我第一次聽到「感覺統合」這個詞,是在發現我家寶寶很容易分心、還習慣咬指甲的時候… 因為感覺統合問題有可能是先天條件影響或後天環境過度保護造成的,我很擔心寶寶這是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會影響學習力發展,所以我又查了很多感覺統合訓練的方法,趁寶寶現在還小,多增加他的互動體驗,培養感覺統合能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類圖能量中心概念,以及學習人類圖九大中心的要點,與練習觀察的訣竅。瞭解自己與孩子的情緒中心運作,對於提供照顧者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孩子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