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直四MotoGP賽車的操控性比V4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V4 MotoGP賽車動力較大,直4 MotoGP賽車操控性更好。這也是為什麼,Johann Zarco、Jorge Lorenzo以及其他從直4賽車跳到V4賽車的車手會那麼掙扎的原因。

如果你去跟多數的MotoGP工程師談,他們會告訴你賽車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平衡」與「妥協」。
不管你改善那一方面的性能,都會損失另一方面的性能:讓賽車能更快轉向,它就變得很不穩,增加動力的峰值,中段輸出就會被影響。
因此,工程師的工作就是從優點與缺點之間下去做抉擇,找尋一個平衡,把優點放到最大,把缺點減至最小。
這一點跟從大到的賽車基本設定,小到的阻尼設定與座高設定一樣重要。
兩種MotoGP賽車引擎形式─V4引擎(Aprilia RS-GP, Ducati Desmosedici, Honda RC213V 跟 KTM RC16)以及直4引擎(Suzuki GSX-RR and Yamaha YZR-M1)─各有好處與壞處。簡而言之,V4 MotoGP賽車動力較大,直4 MotoGP賽車操控性更好。
看MotoGP比賽的時候就能很明顯的看出這點:直4賽車能過彎俐落超車,而V4賽車則在直線反超。
摩托車裡的一個零件是使得V4動力更強,直4更好操控:曲軸,特別是曲軸的長度。
V4引擎的曲軸更短,更硬,用較少的培林來運轉,這有助於挖掘更大的動力。直4的曲軸較長,使得賽車在過彎的時候更加好操控。
一位曾經在Yamaha工作過,現在轉到對手車廠的工程師這樣說:「這就是為什麼直4賽車是靠引擎走超完美的路線過彎,而不是依賴車架。」
但為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8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摩托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70會員
328內容數
收錄MotoGP深入報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摩托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車隊經理Davide Brivio說Suzuki願意在這個肺炎疫情不明的狀況下續簽兩位車手顯現出這家車廠會繼續在MotoGP裡頭打拼。
這大概是武漢肺炎肆虐以及即將到來的經濟蕭條期間唯一的小確幸。多年來我的手機裡塞滿著「未讀」「未看」。後者指的是《勇敢無懼的Andrea Dovizioso》  ,這是一部一小時左右的紀錄片,講述2019年這位義大利車手跟Ducati與Marc Marquez比拼,最後拿下亞軍的故事。
Tammy Gorali跟Razlan Razali的第一段訪談請看這邊 在第二段訪談,Razali更深入談到身為雪邦賽道的CEO,為什麼他選擇了MotoGP而不是F1,這個賽道最後放棄了F1的合約。他談到馬來西亞市場的重要性,並且吸引當地車迷前來看比賽。
2020年賽季對Petronas Yamaha SRT車隊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經過出人意表的首年之後,Fabio Quartararo將從Yamaha手上拿到完整的廠車以及廠隊支援,並且有望贏得比賽挑戰世界冠軍。Franco Morbidelli 則在M1上多累積了一年的經驗,以及準備用一台更好的
在4/1,FIM國際法庭(CDI)最終對Andrea Iannone的禁藥案做出最後的判決。這位義大利車手被禁賽18個月,於此期間,他不得參加受到WADA興奮藥劑規費所約束的賽事。這包含所有由FIM或者任何國際與地區性的比賽。
這位2017Moto2世界冠軍,花了12年的時間跟著Valentino Rossi,那麼Franco Morbidelli是怎麼騎MotoGP賽車的呢?
車隊經理Davide Brivio說Suzuki願意在這個肺炎疫情不明的狀況下續簽兩位車手顯現出這家車廠會繼續在MotoGP裡頭打拼。
這大概是武漢肺炎肆虐以及即將到來的經濟蕭條期間唯一的小確幸。多年來我的手機裡塞滿著「未讀」「未看」。後者指的是《勇敢無懼的Andrea Dovizioso》  ,這是一部一小時左右的紀錄片,講述2019年這位義大利車手跟Ducati與Marc Marquez比拼,最後拿下亞軍的故事。
Tammy Gorali跟Razlan Razali的第一段訪談請看這邊 在第二段訪談,Razali更深入談到身為雪邦賽道的CEO,為什麼他選擇了MotoGP而不是F1,這個賽道最後放棄了F1的合約。他談到馬來西亞市場的重要性,並且吸引當地車迷前來看比賽。
2020年賽季對Petronas Yamaha SRT車隊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經過出人意表的首年之後,Fabio Quartararo將從Yamaha手上拿到完整的廠車以及廠隊支援,並且有望贏得比賽挑戰世界冠軍。Franco Morbidelli 則在M1上多累積了一年的經驗,以及準備用一台更好的
在4/1,FIM國際法庭(CDI)最終對Andrea Iannone的禁藥案做出最後的判決。這位義大利車手被禁賽18個月,於此期間,他不得參加受到WADA興奮藥劑規費所約束的賽事。這包含所有由FIM或者任何國際與地區性的比賽。
這位2017Moto2世界冠軍,花了12年的時間跟著Valentino Rossi,那麼Franco Morbidelli是怎麼騎MotoGP賽車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儘管帳面數據四缸的引擎只有360匹馬力,遠遜於V6的400匹馬力,但M139渦輪引擎可以在中低速就開始給你90%以上的扭力,加上自排DSG 的完美加速性遠勝於六速手排,因此實戰上2.0T加速應該比V6輕快許多。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為什麼煞車在麗寶如此重要?主要在於麗寶有兩處大直線底重煞車的彎角(T1/T11),幾乎都是從全場最高速的點直線重煞到相當低的速度才入彎,尤其T11彎速更低,煞車力道與煞車距離的掌握十分關鍵。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動自行車產業時,大馬力及時速45公里的車款正在風頭上,因此廠商希望筆者能設計一款出力達到1馬力(1hp=750W)的動力馬達。筆者就在原本250W的體積空間內嘗試加大馬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測試,最大曾經達到1,000W的輸出功率;若能進一步優化散熱設計,預計將可達到1.5KW的功率
Thumbnail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Thumbnail
以Model 3為例, 跑山路有三個罩門,分別是【電池】,【煞車】和【輪胎】。電池的部分,的確滿電情況下全功率輸出相當可怕,一般跑車會被海放到不知道人,即便是最強的S2000都不一定能輕鬆追上,但一旦電池容量下降到一半左右,其實加速感就沒那麼兇猛了
Thumbnail
三大輪胎品牌天王街胎再度決戰:  PS4S vs F1SS vs Potenza Sport評比 Hank認為三條胎各有所長,適合不同的駕駛
Thumbnail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
Thumbnail
儘管帳面數據四缸的引擎只有360匹馬力,遠遜於V6的400匹馬力,但M139渦輪引擎可以在中低速就開始給你90%以上的扭力,加上自排DSG 的完美加速性遠勝於六速手排,因此實戰上2.0T加速應該比V6輕快許多。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為什麼煞車在麗寶如此重要?主要在於麗寶有兩處大直線底重煞車的彎角(T1/T11),幾乎都是從全場最高速的點直線重煞到相當低的速度才入彎,尤其T11彎速更低,煞車力道與煞車距離的掌握十分關鍵。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動自行車產業時,大馬力及時速45公里的車款正在風頭上,因此廠商希望筆者能設計一款出力達到1馬力(1hp=750W)的動力馬達。筆者就在原本250W的體積空間內嘗試加大馬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測試,最大曾經達到1,000W的輸出功率;若能進一步優化散熱設計,預計將可達到1.5KW的功率
Thumbnail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Thumbnail
以Model 3為例, 跑山路有三個罩門,分別是【電池】,【煞車】和【輪胎】。電池的部分,的確滿電情況下全功率輸出相當可怕,一般跑車會被海放到不知道人,即便是最強的S2000都不一定能輕鬆追上,但一旦電池容量下降到一半左右,其實加速感就沒那麼兇猛了
Thumbnail
三大輪胎品牌天王街胎再度決戰:  PS4S vs F1SS vs Potenza Sport評比 Hank認為三條胎各有所長,適合不同的駕駛
Thumbnail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